Cupidone Bleue听过的音乐(190)

按时间排序·按评价排序·按标题排序
1-15 / 190
  • MOZART Le Nozze di Figaro
  • Luca Pisaroni,Christiane Karg,Sonya Yoncheva,Thomas Hampson,Angela Brower,Anne Sofie von Otter,Maurizio Muraro,Rolando Villazón,Vocalensemble Rastatt,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Yannick Nézet-Séguin / 2016-07-08 / 专辑 / CD / 古典
  • 2021-09-04
  • Conoscete, Signor Figaro!
  •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 Kirill Petrenko,柏林爱乐乐团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2020-09-25 / 古典
  • 2020-11-10
  • 如果说贝多芬是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话,那佩特伦科的第四乐章贝多芬应该已经把命运掐死了。 3 有用
  • Neujahrskonzert 1988 / New Year's Concert 1988
  • Claudio Abbado,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Vienna Boys Choir / 1988 / 专辑 / CD / 古典
  • 2018-01-02
  • 天道好輪迴(... 三十年前的假面舞會四對舞, op. 272 & 輕如鴻毛快速波爾卡, op. 319 今又現。阿巴多這一版相較87年卡神更加具古典氣質的蝙蝠,和今年穆蒂比起來更要神出鬼沒的假面舞會,以及驚世駭俗強盜波爾卡最後一聲的炸裂 ... 那年的“永不止息,歲歲年年。” 1 有用
  • Sinfonie 5
  • Christoph von Dohnanyi / 1995-10-16 / Import / Audio CD
  • 2017-04-10
  • 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聽完現場過後才全然地為馬勒式的馬拉松長跑所征服,太難了,在八十分鐘里被打入苦難又要獲得重生,亦或是真如評論家所說的在整首作品的傷感情緒中添加另一種持久的模棱兩可的感覺,和一種不穩定的認同感?這張碟尤其在聽第四樂章,“我只生活在我的天堂中,我的愛中,我的愛中。”完美的事物必然意味著是毀滅的,但問題恰恰在於完美之於對象本身是否可能,就如同說是四樂章首段第一旋律進行的三次變化發展,中段旋律三次轉調,然後又重新回歸到了第一旋律那樣。良人的復歸,亦即說是這種完美自身所帶的因素就已經被包含在了“我”當中?現實點來說我確實不相信這裡馬勒譜寫出的這種狂熱與創造力吧 ... 版本的話,相較之前SJB確實有欠一些火候,但確實弦樂相當特別呢
  • Karajan Symphony Edition [Box set] / 卡拉扬指挥交响曲集
  • Herbert von Karajan,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2008-11-07 / Box set / CD
  • 2017-03-21
  • Karajan Symphony Edition Vol.7 Schumann CD 2 - Symphonies Nos. 3 & 4 沒有找到單獨發行的唱片只能標記整套碟了。頭一次認真去聽舒曼的交響樂,以往總帶有先入為主的成見認為舒曼的音樂就是帶有 Kinderszenen 那樣的流暢和歡快而不能表現出交響樂的宏大。顯然搞錯了嘛事實確實並不如此 ... 聽了舒三的現場覺得尤其是一種震撼,特別是第一樂章銅管的輝煌就仿佛讓人回到了德奧最盛大的那段時期(舒三被命名為《萊茵》也真是恰如其分)。定音鼓的切分在第一樂章的末位和第五樂章中段的使用尤其值得玩味。另外就碟本身寫一點,其實合集不太好因為不知道是卡神什麼時候灌錄的,大概也因為是第一次聽舒曼不知道他在音樂里自己加進去的東西有多少,暫時保留四星吧
  • New Year's Concert From Vienna 1987
  • Kathleen Battle,Herbert von Karajan,Wiener Philharmoniker / 2007-02-13 / CD / Audio CD / 古典
  • 2017-01-01
  • 趕在今年的新年音樂會之前把三十年前的音樂會音頻聽過,愈加覺得只有這才是進入新年的真正標誌 2333333 ... 挺好的,至少是真正的新年的歡暢。春之聲的女聲簡直無可挑剔,真的聽起來有種比長笛還要浪漫的情節,在跨年的時候聽,已經不覺是驚呼 novus annus venit :-) 另外覺得卡拉揚這張碟里做得最好的就是對施特勞斯曲子里那種抑揚頓挫感的處理,像第一首蝙蝠。還有無憂無慮波爾卡,張弛之間不知不覺就跟著搖擺了起來 ~ 可能這也就是卡神對音樂的掌控感帶動所有的聽眾融入到音樂當中吧。說來也是79歲的高齡還能在台上指揮整個樂隊。唔,也就更加期待馬上36歲小鮮肉爆炸杜的發揮了 √ Novus Annus Felix Sit~ 1 有用
  • Beethoven: Symphony No. 6, Schubert: Symphony No. 5 / Böhm,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 / 田园1971
  •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Karl Böhm / 1996-05-14 / 专辑 / CD / 古典
  • 2016-12-30
  • 舒伯特有點迷,這一張碟裡面沒拿來細聽 ... 可是貝六聽完第一樂章就覺得,嗯!That's is!就是它了哈哈哈哈哈!一整個木管聲部簡直可以被稱得上是典範。從單簧管雙簧管的 solo 再到長笛和單簧管的重奏,幾個聲部正好就卡到了那個能夠被稱作“田園式”的契合度上。其實也說不好音樂家們到底是怎麼處理這種音色的,可也就是帶有一種富有田野特色的明亮但又適時地摻雜了一些除此以外的細節。當然貝多芬的銅管也值得細細玩味啦,不給過剛換了耳機還沒有煲到一個能夠最大化反映銅管音色的那個效果上 ... 噗哈哈哈哈但畢竟聽到了木管也就完全是心滿意足的那一種能夠把各種樂器的音效劃作一個整體的效果啦!(定音鼓第四樂章有一部分不是太聽得懂,而且覺得滾奏前八后十六給一個音頭的滾奏?抽空找來總譜看 √
  • Tschaikowsky: Violinkonzert /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 Anne-Sophie Mutter,Herbert von Karajan,Wiener Philharmoniker / 1988-10-27 / Audio CD / 古典
  • 2016-12-29
  • 畢竟穆特是聽過最多的小提琴那評分還是嚴一點吧 (噗 ... 老實說循環了一個多月也沒能夠理解卡神對這一首的處理,整個節奏我覺得已經不能用慢來概括了!整首聽下來一直有一種感覺是聽者是被往下拽,往下拽。當然畢竟樂器是慢工出細活穆特刻意把速度放慢真的很能夠突出她對於音色的拿捏,可能也就像是其他人評價里寫的細膩。但我還是覺得大巧不工聽眾的有些感覺不完全是由技巧所能夠處理的。也就像是對這張碟的感覺,所有配器營造的效果都覺得無可挑剔但在整體性的那種體驗上就不如之前那一張 Batiashvili ... 還有一方面是穆特的高音聲音也比其它版本聽起來要乾澀一些,說不上是什麼緣故啦。猜測可能是現場錄音的原因音質不是那麼得好,但也可能是現場用的那把琴?其實還可以更好的啦 QUQ 1 有用
  • Tchaikovsky,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s
  • Daniel Barenboim,Lisa Batiashvili,Staatskapelle Berlin / 2016-11-04 / 专辑 / Audio CD / 古典
  • 2016-12-29
  • 不確定是不是只是因為錄音效果,聽這張碟的第一個音就覺得特別暖,聲音整個就是無與倫比的充實。單是老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就被圈粉了。說起來或許就還是一種歌唱性 ...?聽她就不只是小提琴的那種莊重,還有華麗與盛大,這些能夠從她對音色和速度的處理中感受出來。另外聽其它版本覺得這一版一些跳音的處理也略微有些不同。巴蒂亞好像斷得更加乾淨,整個跳音的觸弦更短但留下的空白就要更多。如果照應到部分樂隊進入的部分就覺得氣勢可以出來了,在相同的時值當中樂隊留下的迴響可以把樂曲的氣氛推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這大概也就是那種鼓動的力量吧。西貝柳斯第一次聽比較難說好在哪兒,不過毋寧說是充滿了想象?想象在墨綠色的叢林與蒙上了一層薄霧的湖泊旁穿行。大概要是某年寫芬蘭北歐的交流申請時這首比我的祖國還要適合當背景音樂吧但願啦 ~ 3 有用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 1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