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
Ornette Coleman Double Quartet
流派: 爵士
专辑类型: 专辑
介质: CD
发行时间: 1990-10-25
出版者: Atlantic / Wea
唱片数: 1
条形码: 0075678134722
流派: 爵士
专辑类型: 专辑
介质: CD
发行时间: 1990-10-25
出版者: Atlantic / Wea
唱片数: 1
条形码: 0075678134722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全部)
- 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100张爵士名盘 (R·Mutt)
- All That Jazz I (远近)
- 蚩尤疾行 (劳戈)
- JAZZ (boogie)
- Paintings As Cover Art (已注销)
谁听这张唱片?
订阅关于Free Jazz (A Collective Improvisation)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tata 2012-01-02 19:58:27
无需从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常识去评判这张专辑,它之所以在爵士乐史上有重要地位,只是因为它是“第一”,是首创,后人只能领会其理念而无人可以模仿,就像杜尚的小便池,以及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当代艺术中最看重的“概念”创新,科尔曼做到了。这种音乐好评或差评都合理,因人而异,Down Beat当年就破例刊登了两篇乐评,一篇五星,一篇零星。
2 有用 ___ 2007-07-14 22:55:27
这真不是free funk,他70年代搞的那种才是free funk
0 有用 KREJERK 2024-06-18 12:42:55 北京
录音方式很有创意啊,虽然不是很先进,但却有种60年代模拟录音开始探索立体声时的微妙趣味。想象中,录制是发生在两个左右对称的小房子里,每个房间中央安置了一个麦克风,再各配上一个无钢琴的四重奏乐队,小房子本身就像一个音箱,两个乐队因而可以隐约听到彼此的演奏。简而言之这是一次经过封装的两个四重奏之间的出题与解题,而非每个乐器各自为战捉对厮杀。从听感上来说,第二趴比第一趴要有趣,第二遍比第一遍要有趣。无论... 录音方式很有创意啊,虽然不是很先进,但却有种60年代模拟录音开始探索立体声时的微妙趣味。想象中,录制是发生在两个左右对称的小房子里,每个房间中央安置了一个麦克风,再各配上一个无钢琴的四重奏乐队,小房子本身就像一个音箱,两个乐队因而可以隐约听到彼此的演奏。简而言之这是一次经过封装的两个四重奏之间的出题与解题,而非每个乐器各自为战捉对厮杀。从听感上来说,第二趴比第一趴要有趣,第二遍比第一遍要有趣。无论如何,总算消灭到了一个拖延了十三年的想听w(゚Д゚)w(我想听这张唱片 2011-04-17 修改 删除) (展开)
20 有用 Clash-Cash-Car 2008-09-18 03:17:25
他的自由放克 开创了一种 貌似胡吹的 不热的自由爵士 告诉了人们 怎么演奏都可以 怎么破除节奏限制都行 但是他外表 往往包了一层大节奏 像云里的波迪德利
5 有用 老几林 2011-05-14 15:55:05
这张反而没那么NO了
0 有用 0rius 2024-05-20 11:55:21 广东
一些大师有趣的尝试 概念就值满分 期待暴乱实际上合得挺好 lafaro宛若舞者 这居然也有杰克逊波洛克
0 有用 KREJERK 2024-06-18 12:42:55 北京
录音方式很有创意啊,虽然不是很先进,但却有种60年代模拟录音开始探索立体声时的微妙趣味。想象中,录制是发生在两个左右对称的小房子里,每个房间中央安置了一个麦克风,再各配上一个无钢琴的四重奏乐队,小房子本身就像一个音箱,两个乐队因而可以隐约听到彼此的演奏。简而言之这是一次经过封装的两个四重奏之间的出题与解题,而非每个乐器各自为战捉对厮杀。从听感上来说,第二趴比第一趴要有趣,第二遍比第一遍要有趣。无论... 录音方式很有创意啊,虽然不是很先进,但却有种60年代模拟录音开始探索立体声时的微妙趣味。想象中,录制是发生在两个左右对称的小房子里,每个房间中央安置了一个麦克风,再各配上一个无钢琴的四重奏乐队,小房子本身就像一个音箱,两个乐队因而可以隐约听到彼此的演奏。简而言之这是一次经过封装的两个四重奏之间的出题与解题,而非每个乐器各自为战捉对厮杀。从听感上来说,第二趴比第一趴要有趣,第二遍比第一遍要有趣。无论如何,总算消灭到了一个拖延了十三年的想听w(゚Д゚)w(我想听这张唱片 2011-04-17 修改 删除) (展开)
0 有用 沾血冰蛾 2024-02-20 20:29:45 贵州
两支四重奏大混战。
0 有用 黑哥碟片💽 2023-10-28 21:35:27 北京
@2021-08-13 17:08:31
0 有用 尝试玩法仙君 2024-10-09 23:56:22 江苏
看文献的时候就得听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