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闺秀的气质不是谁都有的,看过龚先生的《桃花扇》,真的有气质。仅次于张充和先生了。
上班听昆曲工作效率还不错
寄生草听的人想哭。(PS.我挺烦老是说什么没有哪个老先生强一类的话,要不老先生是先生呢?摆在那儿不就是个楷模是个榜样是业界良心么…用这个苛责顶没意思…
好!!!!!
龚老师的嗓子,不必多说了
可以听一辈子我不开玩笑
堪称当代昆曲中生代闺门旦第一人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对她的唱法、音色完全无爱,没一支听得下去的。说不像闺门吧,她唱六转也没正旦气质
好久没听龚隐雷这套唱片,历史范畴5星,在世演绎者范畴5星。昆曲独有的切字之后的一字多腔,既迥异于德奥艺术歌曲中对于文本的重视,和国内的京、越等剧种也不相同。龚隐雷的用心之处,高度集中于曲唱,也正是将那样的特质发挥至极。现场看过她的舞台表演之后,越发体会到这一点。虽不像唱片中那样,略略有点绝对化,但舞台上能唱得如此精细,当下也几乎独她一份。唱片中,字之切分,头 - 腹 - 尾各自的润饰与处理,将传统... 好久没听龚隐雷这套唱片,历史范畴5星,在世演绎者范畴5星。昆曲独有的切字之后的一字多腔,既迥异于德奥艺术歌曲中对于文本的重视,和国内的京、越等剧种也不相同。龚隐雷的用心之处,高度集中于曲唱,也正是将那样的特质发挥至极。现场看过她的舞台表演之后,越发体会到这一点。虽不像唱片中那样,略略有点绝对化,但舞台上能唱得如此精细,当下也几乎独她一份。唱片中,字之切分,头 - 腹 - 尾各自的润饰与处理,将传统的文字音乐化构思充分体现的同时,有时又好似来到过犹不及的边缘。可正是留意到这一点,会让我们明白歌者音色中频频突出的甜,音质中常常流露的糯,从本质上说,其内核并非取决于省昆传统或张继青的影响,而是通过音乐表现中的感官享受成分的拉高,同结构刻画方面可能过犹不及的东西取得平衡,继而将那种“过”修正回来。 (展开)
> 更多短评 174 条
> 更多乐评 2篇
> 54人在听
> 478人听过
> 197人想听
订阅关于龚隐雷牡丹亭昆曲经典唱腔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JasmineJasmine 2018-12-22 20:20:31
闺秀的气质不是谁都有的,看过龚先生的《桃花扇》,真的有气质。仅次于张充和先生了。
0 有用 哥谭花匠safina 2014-09-03 10:54:48
上班听昆曲工作效率还不错
8 有用 France1793 2014-04-22 18:54:15
寄生草听的人想哭。(PS.我挺烦老是说什么没有哪个老先生强一类的话,要不老先生是先生呢?摆在那儿不就是个楷模是个榜样是业界良心么…用这个苛责顶没意思…
2 有用 慕 2012-10-25 16:46:33
好!!!!!
1 有用 solaris 2013-12-04 17:51:50
龚老师的嗓子,不必多说了
0 有用 bora! 2023-10-25 10:57:01 湖南
可以听一辈子我不开玩笑
0 有用 吴下若雨 2023-10-04 14:14:36 浙江
堪称当代昆曲中生代闺门旦第一人
1 有用 绯色の鲑鱼🐟 2023-08-13 15:47:06 江苏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0 有用 蝶蝶不休 2024-08-26 13:53:46 福建
对她的唱法、音色完全无爱,没一支听得下去的。说不像闺门吧,她唱六转也没正旦气质
0 有用 Kempff946 2024-09-14 14:13:47 上海
好久没听龚隐雷这套唱片,历史范畴5星,在世演绎者范畴5星。昆曲独有的切字之后的一字多腔,既迥异于德奥艺术歌曲中对于文本的重视,和国内的京、越等剧种也不相同。龚隐雷的用心之处,高度集中于曲唱,也正是将那样的特质发挥至极。现场看过她的舞台表演之后,越发体会到这一点。虽不像唱片中那样,略略有点绝对化,但舞台上能唱得如此精细,当下也几乎独她一份。唱片中,字之切分,头 - 腹 - 尾各自的润饰与处理,将传统... 好久没听龚隐雷这套唱片,历史范畴5星,在世演绎者范畴5星。昆曲独有的切字之后的一字多腔,既迥异于德奥艺术歌曲中对于文本的重视,和国内的京、越等剧种也不相同。龚隐雷的用心之处,高度集中于曲唱,也正是将那样的特质发挥至极。现场看过她的舞台表演之后,越发体会到这一点。虽不像唱片中那样,略略有点绝对化,但舞台上能唱得如此精细,当下也几乎独她一份。唱片中,字之切分,头 - 腹 - 尾各自的润饰与处理,将传统的文字音乐化构思充分体现的同时,有时又好似来到过犹不及的边缘。可正是留意到这一点,会让我们明白歌者音色中频频突出的甜,音质中常常流露的糯,从本质上说,其内核并非取决于省昆传统或张继青的影响,而是通过音乐表现中的感官享受成分的拉高,同结构刻画方面可能过犹不及的东西取得平衡,继而将那种“过”修正回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