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伊的天赋初现,已是惊艳!
Honky Dory给我的感觉已经非常华丽了,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作品,从封面到词曲都相当完美,个性也非常明显,你能从中听到无尽的想象,也能看到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一点非常了不起。但可能因为其中有很多尝试,相对Ziggy Stardust,我总觉得这张有一点青涩的可爱。 这一专里,最有鲜明的鲍伊个性的应该是Changes, Oh!You Pretty Things, Life on Mars?和 Queen Bitch这几首。其中又以Life on Mars? 最为明显,歌词里太空的想象,夹杂现实的场景,神秘梦幻而且严肃务实;鲍伊的作曲天赋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简而言之大概是一种延续和弹性,里面很多部分不按照常见的走向收尾,而峰回路转般地继续,甚至由此进入副歌部分,同时他独特的嘶吼的特点也非常明显,不落俗套而且充满神秘感,鲍伊当时的特点不也正是如此吗。 关于前面两首,鲍伊特有的嗓音变化,自我营造出和声效果非常好听,同时其中的灵动的键盘配合鼓点,处理得非常巧妙,有一种层层叠叠铺垫来开的感觉,丰富而不单调。歌词也很有意思,Change里面Time may change me, but I can't trace time一句我非常喜欢,简直是对他此后音乐的一种预告。而Oh!You Pretty Things则是受尼采的启发,在超人类思想寄托了厌恶和逃离当时糟糕社会现状的一种大众情绪。 还需要单独提一下Queen Bitch这首,虽然是对地下丝绒的致敬,但我听来满满是鲍伊自己的风格,甚至这种风格延续成为了Ziggy Stardust(这一点有待继续考量),尤其是里面的吉他,相当华丽(这张专辑里的吉他已经是Mick Ronson了),可以对比听Starman和Hang On to Yourself,这种感觉很明显。 总体来说,这张专辑的风格并不统一,鲍伊进行了很多尝试,这种尝试进行得随心所欲,可以说才华横溢。里面致敬模仿和尝试的色彩交融,Song for Bob Dylan里对迪伦唱腔的模仿,Queen Bitch对地下丝绒的致敬,Changes里面卡朋特的影子(pitchfork的评价,我没怎么听出来),The Bewlay Brother里面好像还用了唢呐,营造出非常悲凉的氛围,还带有一点东方的色彩。同时这时候的鲍伊还保留了一些民谣的色彩,比如Kooks和Fill Your Heart几首,但在以后似乎就抛弃了这种纯粹的民谣。 值得注意一点是,鲍伊的借鉴不单单是音乐方面的,还有绘画(Andy Warhol),文学(Oh!You Pretty Tings),所以我感觉他所学习的不单单是音乐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表达方式,甚至怀疑他塑造一个全新形象,寄托现实想象和思想,也是从中汲取了灵感,毕竟这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