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声边缘产品

有句话说“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的原声也许可以归入这一类。因为发行得较早,这张原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到,大家都在找,找的艰难过程,便让这张原声显得格外的宝贵了。
其实,如果和《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相比,或者和《青蛇》、《黄飞鸿》等滚石发行的其它几张古装电影原声相比,这张原声整体内容的架构未见得比其它几张出色,甚至,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衡量,我觉得《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都要比它更像一张纯粹的电影原声。
而《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它真正的名字是叫作《东方不败——林青霞电影音乐纪实》,卖点——又或者说用来架构这张唱片的着眼点是在哪里,就不言而喻了。
华语地区的原声唱片市场的形成与成长远远落后于欧美,即使在是今天,还有很多人把电影原声和电影录音剪辑混为一谈,更不用说十年前。
要发一张电影的原声,到底吸引力有多大,唱片公司心里还是没底吧,因此,必然尽其所能把它作得花哨,在“电影音乐”的概念之外再加进许多其它的东西来增加它的附加值。
在唱片的文案里,黄沾写道:“人人听见林青霞要出唱片,心中都不免有个大问号。老实说,我也有。但当录完音之后,我没有问号了!只有赞叹号!
这位大美人的唱歌嗓子,原来另有一功。清纯清新得不得了!令我越听越爱。”
云云。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张唱片不是属于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的,它是属于林青霞的。
所以它不是理直气壮叫《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O.S.T》而是《东方不败--林青霞电影音乐纪实》。
但是,如果以一张个人专辑的标准来要求它,林青霞在这张共二十个曲目的唱片里只唱了两首歌(一首《只记今朝笑》,一首《天地醉》),又有点交待不过去。
于是后记的文案又写道:“在电影创意主导的制作过程里,最初的目的是期望经由电影结合音乐、音乐诠释电影的表现手法,加深爱好者的双重验证印象,形成喜欢音乐同时接受电影,喜欢电影同时认同音乐,这是原始用意。”
话说到这个份上,让你不好意思质问:如果是林青霞的专辑,只唱两首是不是不够料?
而且你也不好意思再质问:如果是林青霞的专辑,剪那么多拍摄现场闹哄哄的拍戏过程进去作啥(有7个曲目是拍戏现场的录音)?营造现场感、情节提示?问题是,我想听的是音乐,只想听音乐——电影情节我早已烂熟于心,不劳阁下大驾再来提醒,况且加进去的还不是电影里的片段,而是听不清在说些什么的现场录音。
加拍戏现场的录音这一点,倒是与当下DVD附送花絮一脉相承。我知道现在有没有花絮甚至会影响某些人最终是不是购买一张DVD,但我来说,喜欢某一点,有那一点就够了,旁的附送品我并不放在眼里,有的没的掺一堆我没要求过的杂碎在里头,反倒不纯粹了。
亦舒说:我不能爱屋及那么多只乌鸦。是的,我也是这样。
听这张唱片,通常是:把所有的拍戏现场录音统统跳过去;设置重播听袁卓繁写的配乐《邂逅》、《浓情》、《天地醉》、《倾心》、《曲谐》;或者是设置单曲重播反复放周小君唱的《沧海一声笑·断弦版》(这支曲子个人最爱还是唱片里没收录的黄老沾唱过的那个版本)。
当然,唱片公司要是净指望着像我这种少数的偏执狂,早就关门大吉了,所以他们还是努力把唱片作得花团锦簇,努力给你花快餐的钱吃满汉全席的印象。而从花哨的程度也可以看出唱片公司对这张原声的信心——杂七杂八拉电影里没有的明星演唱版往里塞搞双保险或三保险,心里没底才会这样。
直到现在,华语电影原声唱片的制作与发行还或多或少有这种闪闪缩缩自信不足的表现,但毕竟与十年前要好得多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东方不败--林青霞电影音乐纪实》,倒是相当有纪念意义。
不过,还是觉得,这张唱片或许并不适合把它叫作O.S.T(Oringinal Soud Track),也许,说它是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的Image Album(印象曲集)更准确一点。
2002
其实,如果和《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相比,或者和《青蛇》、《黄飞鸿》等滚石发行的其它几张古装电影原声相比,这张原声整体内容的架构未见得比其它几张出色,甚至,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衡量,我觉得《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都要比它更像一张纯粹的电影原声。
而《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它真正的名字是叫作《东方不败——林青霞电影音乐纪实》,卖点——又或者说用来架构这张唱片的着眼点是在哪里,就不言而喻了。
华语地区的原声唱片市场的形成与成长远远落后于欧美,即使在是今天,还有很多人把电影原声和电影录音剪辑混为一谈,更不用说十年前。
要发一张电影的原声,到底吸引力有多大,唱片公司心里还是没底吧,因此,必然尽其所能把它作得花哨,在“电影音乐”的概念之外再加进许多其它的东西来增加它的附加值。
在唱片的文案里,黄沾写道:“人人听见林青霞要出唱片,心中都不免有个大问号。老实说,我也有。但当录完音之后,我没有问号了!只有赞叹号!
这位大美人的唱歌嗓子,原来另有一功。清纯清新得不得了!令我越听越爱。”
云云。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张唱片不是属于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的,它是属于林青霞的。
所以它不是理直气壮叫《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O.S.T》而是《东方不败--林青霞电影音乐纪实》。
但是,如果以一张个人专辑的标准来要求它,林青霞在这张共二十个曲目的唱片里只唱了两首歌(一首《只记今朝笑》,一首《天地醉》),又有点交待不过去。
于是后记的文案又写道:“在电影创意主导的制作过程里,最初的目的是期望经由电影结合音乐、音乐诠释电影的表现手法,加深爱好者的双重验证印象,形成喜欢音乐同时接受电影,喜欢电影同时认同音乐,这是原始用意。”
话说到这个份上,让你不好意思质问:如果是林青霞的专辑,只唱两首是不是不够料?
而且你也不好意思再质问:如果是林青霞的专辑,剪那么多拍摄现场闹哄哄的拍戏过程进去作啥(有7个曲目是拍戏现场的录音)?营造现场感、情节提示?问题是,我想听的是音乐,只想听音乐——电影情节我早已烂熟于心,不劳阁下大驾再来提醒,况且加进去的还不是电影里的片段,而是听不清在说些什么的现场录音。
加拍戏现场的录音这一点,倒是与当下DVD附送花絮一脉相承。我知道现在有没有花絮甚至会影响某些人最终是不是购买一张DVD,但我来说,喜欢某一点,有那一点就够了,旁的附送品我并不放在眼里,有的没的掺一堆我没要求过的杂碎在里头,反倒不纯粹了。
亦舒说:我不能爱屋及那么多只乌鸦。是的,我也是这样。
听这张唱片,通常是:把所有的拍戏现场录音统统跳过去;设置重播听袁卓繁写的配乐《邂逅》、《浓情》、《天地醉》、《倾心》、《曲谐》;或者是设置单曲重播反复放周小君唱的《沧海一声笑·断弦版》(这支曲子个人最爱还是唱片里没收录的黄老沾唱过的那个版本)。
当然,唱片公司要是净指望着像我这种少数的偏执狂,早就关门大吉了,所以他们还是努力把唱片作得花团锦簇,努力给你花快餐的钱吃满汉全席的印象。而从花哨的程度也可以看出唱片公司对这张原声的信心——杂七杂八拉电影里没有的明星演唱版往里塞搞双保险或三保险,心里没底才会这样。
直到现在,华语电影原声唱片的制作与发行还或多或少有这种闪闪缩缩自信不足的表现,但毕竟与十年前要好得多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东方不败--林青霞电影音乐纪实》,倒是相当有纪念意义。
不过,还是觉得,这张唱片或许并不适合把它叫作O.S.T(Oringinal Soud Track),也许,说它是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的Image Album(印象曲集)更准确一点。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