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锅盖进,说两句

之前没有特别留意,但听说过LYC出了新单曲《少年中国》
晚上无事,看音乐网上首页排名挺靠前,就听了听
一开始听就知道:百分百的中国风
江南小调的曲子,非常好听,有JAY的感觉,然后根据节奏推测,觉得这歌应该是比较俏皮的
然后听下去,发现歌词还精致,但,没什么内容
有感觉的是两句“习惯了后发制人赢了还说承让”,有点新意,还是用过脑子的;“少年强 那中国一定 也很棒”,大白话,有成为流行语的潜质。
但其他的,实在乏善可陈。有点同情词作者,硬找出这么多句子来凑数,从古代学习的各个方面,到唐诗宋词里抽出各种时间、空间变化的场景……可他费了半天力气,前言和后语搭吗?一个喜欢玩的俏皮少年,与“少年强”之间有多少逻辑关系?跟“中国一定很棒”又有多少关系?
“吸收五千年的磁场 有传说中的神奇和谦虚的锋芒 一根傲骨 无法隐藏 还闪着智慧的力量”里面的堆砌历史、神奇、谦逊、骄傲、智慧等词语,跟央视的晚会歌曲差距也不大了。
平心而论,这歌词在目前的歌词中还算不错的了,但强拉《少年中国》这么大的题目,就有些撑不起了。估计,作者的创作过程,是先想到“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这句,然后想到成长主题,然后再凑前面几句,期间,灵光乍现想到了“习惯了后发制人赢了还说承让”,然后修改完篇,勉强交差。
曲子很不错,怎么听都不错,尤其是编曲,在中国风里都算好的,只是豪迈方面欠了点。
(看评论的时候发现原来是一曲两用,但听了原曲发现,还不如《少年中国》的好。关于争论,我比较同情原曲,毕竟是人家先发表,而且有感情投注在里面的,现在这种做法,其实相当于作者在潘迷中的叛变,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呵呵,语气重了点。PS:原曲听着舒服,但一听就是玩票的水平,与专业还是不能比的,可以说改编对这曲子的传播还是功德无量的。)
然后,就是主要需要顶锅盖的地方了:谈论下对李宇春演唱的感觉。
一直都觉得她的嗓音和舞台表现力很好,当年虽然我不是玉米,一样被她折服。这首曲子,从歌唱的角度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从感情的角度,觉得还是欠一点。
这首歌前半首歌词的感觉是俏皮,很有悠然自得,好像在玩一样的味道,感觉LYC注意到了这方面,但还没到位,尤其是自信方面欠了点,还没有到因为自信心爆棚而很随意、很放松的地步。PS:个人觉得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JAY的《青花瓷》。后半部分感情应该是比较张扬,而LYC则相对比较“收”。
再说那非常牛*的MV,也没有想像得好。全篇水墨这一点,的确在MV中耳目一新,但到底有多好呢?也未必见得。建议看看当年的《小蝌蚪找妈妈》,以及中央11台的形象片,类似的创意人家用得要大气得多。
其实,我觉得李宇春还是个乐坛新人,连自己到底适合怎样都不完全清楚。如果没有超女的身份背景的话,还处在摸索积淀阶段。做到这个份上应该说是“清新可喜”。看了贴吧和音乐网上,发现完全是一边倒或者两极分化的评论,觉得不是很正常,如此的关注度和支持率对一个新人成长弊和利究竟各多少,很难说。
晚上无事,看音乐网上首页排名挺靠前,就听了听
一开始听就知道:百分百的中国风
江南小调的曲子,非常好听,有JAY的感觉,然后根据节奏推测,觉得这歌应该是比较俏皮的
然后听下去,发现歌词还精致,但,没什么内容
有感觉的是两句“习惯了后发制人赢了还说承让”,有点新意,还是用过脑子的;“少年强 那中国一定 也很棒”,大白话,有成为流行语的潜质。
但其他的,实在乏善可陈。有点同情词作者,硬找出这么多句子来凑数,从古代学习的各个方面,到唐诗宋词里抽出各种时间、空间变化的场景……可他费了半天力气,前言和后语搭吗?一个喜欢玩的俏皮少年,与“少年强”之间有多少逻辑关系?跟“中国一定很棒”又有多少关系?
“吸收五千年的磁场 有传说中的神奇和谦虚的锋芒 一根傲骨 无法隐藏 还闪着智慧的力量”里面的堆砌历史、神奇、谦逊、骄傲、智慧等词语,跟央视的晚会歌曲差距也不大了。
平心而论,这歌词在目前的歌词中还算不错的了,但强拉《少年中国》这么大的题目,就有些撑不起了。估计,作者的创作过程,是先想到“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这句,然后想到成长主题,然后再凑前面几句,期间,灵光乍现想到了“习惯了后发制人赢了还说承让”,然后修改完篇,勉强交差。
曲子很不错,怎么听都不错,尤其是编曲,在中国风里都算好的,只是豪迈方面欠了点。
(看评论的时候发现原来是一曲两用,但听了原曲发现,还不如《少年中国》的好。关于争论,我比较同情原曲,毕竟是人家先发表,而且有感情投注在里面的,现在这种做法,其实相当于作者在潘迷中的叛变,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呵呵,语气重了点。PS:原曲听着舒服,但一听就是玩票的水平,与专业还是不能比的,可以说改编对这曲子的传播还是功德无量的。)
然后,就是主要需要顶锅盖的地方了:谈论下对李宇春演唱的感觉。
一直都觉得她的嗓音和舞台表现力很好,当年虽然我不是玉米,一样被她折服。这首曲子,从歌唱的角度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从感情的角度,觉得还是欠一点。
这首歌前半首歌词的感觉是俏皮,很有悠然自得,好像在玩一样的味道,感觉LYC注意到了这方面,但还没到位,尤其是自信方面欠了点,还没有到因为自信心爆棚而很随意、很放松的地步。PS:个人觉得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JAY的《青花瓷》。后半部分感情应该是比较张扬,而LYC则相对比较“收”。
再说那非常牛*的MV,也没有想像得好。全篇水墨这一点,的确在MV中耳目一新,但到底有多好呢?也未必见得。建议看看当年的《小蝌蚪找妈妈》,以及中央11台的形象片,类似的创意人家用得要大气得多。
其实,我觉得李宇春还是个乐坛新人,连自己到底适合怎样都不完全清楚。如果没有超女的身份背景的话,还处在摸索积淀阶段。做到这个份上应该说是“清新可喜”。看了贴吧和音乐网上,发现完全是一边倒或者两极分化的评论,觉得不是很正常,如此的关注度和支持率对一个新人成长弊和利究竟各多少,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