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哲珮的《许愿盒》
翻出上一篇发表的乐评,已是距今八个月之前的留笔。不知是本性里的不愿,抑或学会了尊重——害怕自己肆意的论述与认知,玷污了作者本身的情愫与作品的价值。依我见,除却文字的走向,乐评时难以把握的,还有写下感触的时间——不少时候,音乐匆匆过耳,顿觉欣然,立即笔耕不辍,又恐由于过于迅疾,对乐曲的感知趋于浅层;倘是持久地拖着,又生怕错过了某些有益的思索,当灵感一去不复返时,方才觉察到某种惋然。
将自己围裹在音乐里,似乎是一种美妙的感触。包括做事情时,亦试图从音乐中塑造某种淡定而清朗的思绪。这些乐曲,似被自己当作某种利用的工具——每当意识到这点,不免感觉某种负罪感——她们如同“过耳云烟”,在耳畔悄然流逝,自己却甚么也没有意识到。
后来,开始由一味的撒网与涉猎,偏向深入地领会乐曲的本真。每份乐曲,都有着专属她自己的曼妙。她固然能携带自己进入某种氛围,但这氛围显得过于散逸,居无定所,而易于灰飞烟灭。终究还是需要独立地为自己辟出一条思索的道路,她需要寂静的扪心自问。
——在为《许愿盒》写下文字之前,首先留下一段思考的笔录。我并非那一类每听过一张唱片、总能归结出一篇文字的作者,乐评正逐渐演变得稀有。然之于许哲佩,有种特殊的珍重与深情。她曾使我体察到某种温暖,藉此便值得付出。
当我曾将自己隐藏在黑暗中,为《气球》而魂牵梦萦时,距那张专辑的推出,实已过去三四年的时间。不少听众流连于这个娇小玲珑的女孩,在歌曲的表达中、五十余字不换气的优越唱功。但之于我所认为,不应有任何一位真心实意的音乐人,会单纯地试图依靠演唱技巧的绚彩,而赢得广泛的称道。《气球》真实吸引我之处,在于那般干净的况味——当时,我将这气质认作决绝。许哲佩具备着这种能力与潜质,让音乐充分而尽致地抒发、内心里某种盛情之下的澄静。
时至《许愿盒》推出,在网络上粗略地浏览过他人的听感与体验。其间,一个词眼为大家所广泛提及,即“六年”。“人的一生又有几个六年”,一位网友生发这样的感触。的确,这个表征时间跨度的单位,绝不是一段匆促的时日。六年间,许哲佩或许能拥有充足的机会对外展现自己。由此看,这似足以引人为之怅惋。
我不知晓,她与唱片公司之间发生了什么。然之于一个年轻的音乐人而言,甘于如此持久地保持缓和与沉静,或许本就需要恒留于心的安然与隐忍。泛滥的精品容易贬值。我更愿意相信,她在为自己寻求更多积淀的机会。在执起新专辑之前,有理由期许着,这不长的十五首乐曲,体现出某种能量的集中。
Peggy选择了轻快简淡的曲风,为演绎展开帷幕。以“梦境”命名的intro,延续着引人欣然的淡雅。未曾想到,由之直截引开的,却是心境的起飞——《永远在一起》,这回归耳畔的声线,飞翔在空中。六年逝过,这个历经了些许磨砺的女孩,依旧向外彰示她未曾消却的、内心的松淡与欢愉。然这般欢愉,却足以使熟识她的听众感动备至——轻快的打击乐器,烘托出那个舞动的氛围。看到这个女孩,自我欣赏般地在面前旋转跃动。你是否觉察到,在那单纯的可人里面,蕴涵着某种历练与坚韧。
她向听众表达着她的憧憬。彼得潘引领着飞往的永无岛,“没有悲伤,没有眼泪。我还学着飞,寻找远方美,要共同指引我,梦在眼前。”那个遥远而自由的国度,那分难于触及的悠远,虽然只属于小彼得,但爱将是最后的防线。
当我们依旧怀念那在冰岛海畔、手弹钢琴深度倾诉的形象时,轻淡电子的魅力已使《白日梦飞行》和《芭蕾舞者》承载了梦境的惬意。Peggy所擅长的手风琴,亦被灌注到新专辑的重要位置。整张专辑中,这个足够聪颖的女孩,藉用不同的手法,以童话故事的轻盈与曼妙,描绘出这样一个穿着玻璃鞋和“pink dress”的芭蕾舞者——她在皇宫前手风琴的伴奏下,手执水晶球,乘着白日梦飞行……于是我们得以明了,那是她内心所希冀的舒缓与抒合。
我们都曾试图过幻想,试图藉此抒发某种情怀,将自己的内心归还给自己。然每一个幻境所及的乌托邦,都不会持久地引人流连。许哲佩不应希冀、所有的乐曲都用于承载一味的幻彩。与此同时,更需要一个在现实中恬淡安然的她。手风琴间奏过后,她性格中的某种特质,使她的这些由感而发的情愫得以散发。
这些乐曲,初听引人眼前一亮,而又缺少那种浓艳的热烈与华丽。这是一分沉淀下来的淡定心态——这份“淡定”,代表的是一种平和,而非颓然,亦不是无绝的纠缠。它表现在,当恋人只身前去德国、她独自度过落泪的圣诞时,那分引人心醉不已的爵士曲风;亦表现在,情人节时分、与恋人傻得可爱的浪漫,那些轻摇滚中蕴涵的“You are my angle man”的呼唤。
这张颇具欧陆风情的唱片,旁人听及,细细着玩味起那些歌词,不免为她的优雅与幸福,泛起一丝微笑的感受。
唱片里最引得感触的,依旧是《玻璃鞋》与《疯子》。时至这里,情感表达的路途可算进入了高峰。Peggy自然不会选用那般高亢的表达方式。而不少时候,许多凝聚的情感,都是在外表平静的倾诉中引得盛怒的。譬如《玻璃鞋》,起初引述了一个小女孩拾到一双断了鞋跟的玻璃鞋,欣喜地尝试,反迩跌了跤、摔断了手链的故事。相似的曲调,句句往复无绝。初听好似平淡无奇,但当细致地将自己融入这交织的乐声间,你会探索到其间集聚潜藏着的忧伤与惆怅。
“…模糊我眼前世界,原来快乐要用悲伤换的…”这曲决绝的《疯子》,由Peggy柔软的声线唱出,似本不适可。但就在平淡的呢喃中、表达出的那般歇斯底里与掷地有声,同样拥有震人心魄的力道。翻覆而成瘾地聆听,肆无忌惮地哼出,都觉察到全身的震惊与抽动。我曾尝试将这样的曲调吟唱出来,会发现是那般困难。调子不易校准,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缺少那般感情的理解与抒达。
《永远在一起了》音乐响起,令人瞬间觉察到,这恰是之前《永远在一起》曲调的重现——值此,她们终于统一地联成了一片。惟独不同的是,节奏与感情上,结束曲表现出了更些的沉静。正如她的日子,或许曾有过不驯的过往,但随着年纪与阅历的滋长,终会日臻恬淡而泰然。
钢琴声好似明钟,伴着渐行渐远的心跳声,送尽了这曲悠然。六年的积淀,拥得许愿盒的期许与曼妙。雪花纷飞,天多美丽,许愿和你不分离。我们欣然地看到,哲佩正逐渐学会,通过这些本真的乐曲,深入地剖析某种思索,过滤出生活的沉淀。它们是潜藏在心底的许愿盒,使贴近她的人产生心灵的契合,甚至一针见血的潸然。
我们终会感激这个别具况味和深意的声音。无论多少人曾提及她的幻彩与绚烂,我们都正逐渐成长,应逐渐学会对自己诚实。我们感激于,在返观内心世界时,拥有这个叫哲佩的女生,陪伴并引领着、采撷这路途中的细雨与阳光。
http://bokai.yculblog.com/post.1688216.html
http://www.douban.com/subject/9006328/
将自己围裹在音乐里,似乎是一种美妙的感触。包括做事情时,亦试图从音乐中塑造某种淡定而清朗的思绪。这些乐曲,似被自己当作某种利用的工具——每当意识到这点,不免感觉某种负罪感——她们如同“过耳云烟”,在耳畔悄然流逝,自己却甚么也没有意识到。
后来,开始由一味的撒网与涉猎,偏向深入地领会乐曲的本真。每份乐曲,都有着专属她自己的曼妙。她固然能携带自己进入某种氛围,但这氛围显得过于散逸,居无定所,而易于灰飞烟灭。终究还是需要独立地为自己辟出一条思索的道路,她需要寂静的扪心自问。
——在为《许愿盒》写下文字之前,首先留下一段思考的笔录。我并非那一类每听过一张唱片、总能归结出一篇文字的作者,乐评正逐渐演变得稀有。然之于许哲佩,有种特殊的珍重与深情。她曾使我体察到某种温暖,藉此便值得付出。
当我曾将自己隐藏在黑暗中,为《气球》而魂牵梦萦时,距那张专辑的推出,实已过去三四年的时间。不少听众流连于这个娇小玲珑的女孩,在歌曲的表达中、五十余字不换气的优越唱功。但之于我所认为,不应有任何一位真心实意的音乐人,会单纯地试图依靠演唱技巧的绚彩,而赢得广泛的称道。《气球》真实吸引我之处,在于那般干净的况味——当时,我将这气质认作决绝。许哲佩具备着这种能力与潜质,让音乐充分而尽致地抒发、内心里某种盛情之下的澄静。
时至《许愿盒》推出,在网络上粗略地浏览过他人的听感与体验。其间,一个词眼为大家所广泛提及,即“六年”。“人的一生又有几个六年”,一位网友生发这样的感触。的确,这个表征时间跨度的单位,绝不是一段匆促的时日。六年间,许哲佩或许能拥有充足的机会对外展现自己。由此看,这似足以引人为之怅惋。
我不知晓,她与唱片公司之间发生了什么。然之于一个年轻的音乐人而言,甘于如此持久地保持缓和与沉静,或许本就需要恒留于心的安然与隐忍。泛滥的精品容易贬值。我更愿意相信,她在为自己寻求更多积淀的机会。在执起新专辑之前,有理由期许着,这不长的十五首乐曲,体现出某种能量的集中。
Peggy选择了轻快简淡的曲风,为演绎展开帷幕。以“梦境”命名的intro,延续着引人欣然的淡雅。未曾想到,由之直截引开的,却是心境的起飞——《永远在一起》,这回归耳畔的声线,飞翔在空中。六年逝过,这个历经了些许磨砺的女孩,依旧向外彰示她未曾消却的、内心的松淡与欢愉。然这般欢愉,却足以使熟识她的听众感动备至——轻快的打击乐器,烘托出那个舞动的氛围。看到这个女孩,自我欣赏般地在面前旋转跃动。你是否觉察到,在那单纯的可人里面,蕴涵着某种历练与坚韧。
她向听众表达着她的憧憬。彼得潘引领着飞往的永无岛,“没有悲伤,没有眼泪。我还学着飞,寻找远方美,要共同指引我,梦在眼前。”那个遥远而自由的国度,那分难于触及的悠远,虽然只属于小彼得,但爱将是最后的防线。
当我们依旧怀念那在冰岛海畔、手弹钢琴深度倾诉的形象时,轻淡电子的魅力已使《白日梦飞行》和《芭蕾舞者》承载了梦境的惬意。Peggy所擅长的手风琴,亦被灌注到新专辑的重要位置。整张专辑中,这个足够聪颖的女孩,藉用不同的手法,以童话故事的轻盈与曼妙,描绘出这样一个穿着玻璃鞋和“pink dress”的芭蕾舞者——她在皇宫前手风琴的伴奏下,手执水晶球,乘着白日梦飞行……于是我们得以明了,那是她内心所希冀的舒缓与抒合。
我们都曾试图过幻想,试图藉此抒发某种情怀,将自己的内心归还给自己。然每一个幻境所及的乌托邦,都不会持久地引人流连。许哲佩不应希冀、所有的乐曲都用于承载一味的幻彩。与此同时,更需要一个在现实中恬淡安然的她。手风琴间奏过后,她性格中的某种特质,使她的这些由感而发的情愫得以散发。
这些乐曲,初听引人眼前一亮,而又缺少那种浓艳的热烈与华丽。这是一分沉淀下来的淡定心态——这份“淡定”,代表的是一种平和,而非颓然,亦不是无绝的纠缠。它表现在,当恋人只身前去德国、她独自度过落泪的圣诞时,那分引人心醉不已的爵士曲风;亦表现在,情人节时分、与恋人傻得可爱的浪漫,那些轻摇滚中蕴涵的“You are my angle man”的呼唤。
这张颇具欧陆风情的唱片,旁人听及,细细着玩味起那些歌词,不免为她的优雅与幸福,泛起一丝微笑的感受。
唱片里最引得感触的,依旧是《玻璃鞋》与《疯子》。时至这里,情感表达的路途可算进入了高峰。Peggy自然不会选用那般高亢的表达方式。而不少时候,许多凝聚的情感,都是在外表平静的倾诉中引得盛怒的。譬如《玻璃鞋》,起初引述了一个小女孩拾到一双断了鞋跟的玻璃鞋,欣喜地尝试,反迩跌了跤、摔断了手链的故事。相似的曲调,句句往复无绝。初听好似平淡无奇,但当细致地将自己融入这交织的乐声间,你会探索到其间集聚潜藏着的忧伤与惆怅。
“…模糊我眼前世界,原来快乐要用悲伤换的…”这曲决绝的《疯子》,由Peggy柔软的声线唱出,似本不适可。但就在平淡的呢喃中、表达出的那般歇斯底里与掷地有声,同样拥有震人心魄的力道。翻覆而成瘾地聆听,肆无忌惮地哼出,都觉察到全身的震惊与抽动。我曾尝试将这样的曲调吟唱出来,会发现是那般困难。调子不易校准,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缺少那般感情的理解与抒达。
《永远在一起了》音乐响起,令人瞬间觉察到,这恰是之前《永远在一起》曲调的重现——值此,她们终于统一地联成了一片。惟独不同的是,节奏与感情上,结束曲表现出了更些的沉静。正如她的日子,或许曾有过不驯的过往,但随着年纪与阅历的滋长,终会日臻恬淡而泰然。
钢琴声好似明钟,伴着渐行渐远的心跳声,送尽了这曲悠然。六年的积淀,拥得许愿盒的期许与曼妙。雪花纷飞,天多美丽,许愿和你不分离。我们欣然地看到,哲佩正逐渐学会,通过这些本真的乐曲,深入地剖析某种思索,过滤出生活的沉淀。它们是潜藏在心底的许愿盒,使贴近她的人产生心灵的契合,甚至一针见血的潸然。
我们终会感激这个别具况味和深意的声音。无论多少人曾提及她的幻彩与绚烂,我们都正逐渐成长,应逐渐学会对自己诚实。我们感激于,在返观内心世界时,拥有这个叫哲佩的女生,陪伴并引领着、采撷这路途中的细雨与阳光。
http://bokai.yculblog.com/post.1688216.html
http://www.douban.com/subject/900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