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遗忘的忘摇 黑胶版本发布双专访:白冈冈 刘涛

正在遗忘的忘摇 黑胶版本发布双专访:白冈冈 刘涛

1

回顾2008年度的华语唱片,腰乐队的《他们说忘了摇滚有问题》应当是最重要的一章。在这张专辑中,这支五线城市的业余乐队不再似以往粗糙阴冷的地下之声,转变成一个表面深情款款,实则暗流汹涌的家庭录音室项目;同样是在那一年,中国的摇滚乐(或说独立音乐)开始在主流视野中获得更多关注,并催生出新的消费群体与生活方式。二者对比,颇可玩味。《他们说忘了摇滚有问题》可以着眼于小场景,亦可反观大时代,更令人叹谓的是,8年过去了,这张专辑依然没有被时间之风吹散,依然是这世上最难唱的一曲悲歌

 

2016年,大福唱片发行《忘摇》的黑胶版本,这张唱片再度成为各路乐迷津津乐道的话题。此次黑胶唱片版本绝非对CD原版的简单复制:录音在美国 Treelady Studio 进行了母带重制,并以双张LP呈现;原版设计师白冈冈采用非印刷的方式对唱片进行了重新设计,不用任何专业设计软件,而是用会随时间流逝褪色的热敏纸打印方式完成,耐人寻味。610时,限量999张并且永不再版的《忘摇》黑胶版本正式开售,1分钟内即售出100套,12小时售出已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二。在中国独立黑胶唱片发行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之前还从未出现过。 

 

2014年最后一张专辑《相见恨晚》发行之后,腰乐队已经谢幕,传奇还在继续。近期更是听闻腰的两位关键人物尚未定名的新乐队已经开始了排练,他们走向了音乐生命中的新阶段,而《忘摇》的隐喻仍旧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中发出低沉而强大的信号。借此次黑胶发行的机会,我们和唱片设计师白冈冈和腰乐队主唱刘涛分别进行了访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又见《忘摇》的故事。

 

 

腰乐队《他们说忘了摇滚有问题》黑胶版本 大福唱片官方购买链接  淘宝 | 微店

>> 在分答向设计师白冈冈和腰乐队提问 详见文末说明 << 

 

 

《他们说忘了摇滚有问题》黑胶版本发布视频

2

白冈冈:他们知道边界在哪里,可以自由选择去或不去

腰乐队《他们说忘了摇滚有问题》黑胶版本设计师

 

Q:首先来聊聊你和腰乐队是怎么认识的吧,你们的合作是怎么开始的? 

白冈冈:2006年元音厂牌策划出版了[华人独立音乐合辑C],其中有收录腰乐队的一首Demo作品《不完全果皮箱》。2007年他们有意独立发行新专辑,于是刘涛专门从昭通来到广州和我们谈,趣味相投,一拍即合。当时策划团队只有三个人,一个人做媒体统筹,一个人做企划文案,由于我的职业是平面设计师,那这张《忘摇》的整体设计也注定是我要干的活儿了。也就是那一年,我和腰乐队结缘。

  

Q:在你的印象中,腰的音乐是什么样的?腰的哪些作品是你特别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你觉得腰和国内其他乐队相比最不同的是什么?

白:可听性与可读性兼备。非常喜欢的有《公路之光》、《今夜还吹着风》、《世界呢分钟》、《一个短篇》、《情书》、《我爱你》、《晚春》、《硬汉》……我平时都会听,工作的时候、开车的时候以及旅途中。

歌词,一座座的文字雕塑。

 

 

Q:那么,腰的作品反过来对你的设计风格和理念有没有带来什么影响?

白:是控制力,腰对音乐的强大控制力,他们知道边界在哪里,可以自由选择去或是不去。对设计的控制力也应如此,不论是观念上还是表达上。

 

Q:说说这次《忘摇》黑胶的设计吧,这次没有用专业的设计软件,没有用印刷的方式,而且字迹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不见。为什么会想到要用这样的设计呢? 

白:以前在网上看到,有些情侣会把他们一起看过的电影票票根都收藏起来做纪念,但时间久了票面上的片名和时间等信息都褪色或者消失了,根本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看的哪场电影了,因为电影票跟电脑小票一样都是用热敏纸来打印的,字迹易消褪,保存的时间有限。我喜欢这种浪漫的、随机的、又不可控的感觉。

所有的图文以及歌词排版都是用一个条形码编辑软件做出来的,我在使用这个软件的时候,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专业的平面设计师,只是使用软件里的最基本的设定,做出最基本的东西,感觉是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完成的。2005年出的《我们究竟应该面对谁去歌唱》,是一张“歌词欠奉”的唱片,到了《忘摇》开始独立出版,那我们就把歌词全部印了出来,但是又用了一个密封袋把歌词装起来了。这次《忘摇》的黑胶版,歌词照样一字不漏全部打印,但是最终会又会全部消失…….还是你们自己去慢慢体会吧。实际上这是我的一个艺术计划,不只是一个音乐包装。

 

3

Q:你之前做的那些唱片设计都有很强的手工的元素,和反对机械复制的一种取向。可以再细说一下你在这方面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样的吗?

白:我不喜欢过度装饰的东西,就像我不喜欢化浓妆的女孩一样。我尊重事物本来的样子,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同样我也不喜欢大量重复的一摸一样的东西,地球上有几十亿人,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 

按职业常理我其实应该去苛求图形、色彩、字体、排版什么的,但这些东西一旦表达过度,就会让人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平面设计”本身,而忽略了作品背后的思维逻辑,所以我更喜欢用一些能被人触摸到、感知到的方式去表达我的设计观念。 

 

Q:像你前面所说的,似乎你和腰的合作都是一拍即合的,但据说这次的设计也有很多反复。你们遇到意见不同的时候,会怎么处理?

白:这是我跟腰合作的第三张了,《忘摇》的CD原版黑胶再版,还有《相见恨晚》。我们从来没有在设计概念上有过分歧,只是在实现过程中,大家偶尔会对尺寸、材料什么的有不同看法,因为毕竟不在一个城市也无法看到实物。但最终刘涛都会尊重我的意愿。

 

 

Q:对于独立音乐唱片的设计,如何平衡这其中的商业属性呢?你觉得目前国内的独立唱片设计亟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是什么? 

白:唱片设计就是是商业设计,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音乐家,只要实体唱片被设计、生产出来,最终都是要被消费的。《相见恨晚》出来的时候,有人说这个设计师太有心机,每张唱片都搞的不一样,很多人买了一张之后,发现身边的人买的另外一张也挺好看的,就开始纠结要不要再买一张。所以当时很多人是买三张、五张甚至十张的。所以我这个“心机”也许是让《相见恨晚》卖得比较快的一个原因吧。文化艺术类设计和商业类设计并不是对立面,相互都有共通点和参照性。

我觉得国内独立唱片的设计的还是有点太常规了、太合乎情理了。当然有些时候也不见得是设计师本身的意愿。我跟腰的合作应该是许多设计师非常羡慕的状态,因为太信任,创作空间很大,完全可以由我来主导。

 

Q: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设计工作室吧。

Dohop Workshop(多合创想)是我的工作室,大约七成业务是商业品牌的创意、设计工作,也有一部分是策展、互动及新媒体的项目,另外三成算是艺术探索性项目,研究平面设计的各种拓展性和可能性。我平时会去蒐集一些特殊的材料和特别的表现方式,觉得好的我都会记录下来,一旦有好的机会我就会把它实现出来。其实我的许多 idea 并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我始终相信创意就在我们周边,在我们的日常里,如果懂得观察和运用的话,有些东西就会融入或者变成艺术品和设计品。

 

4

刘涛:最遗憾的事是,如果再也没有新歌

腰乐队主唱、主要创作者

 

Q:《相见恨晚》发行已有两年。这两年里,你们都在做些什么?

刘涛:过日子和为过日子操心。今年起重启排练,新建五人组;杨绍昆主打;尚无称号,2017年起面向社会征集团名。

 

Q:年初的时候你写博客说,又开始写歌词,写了三句;又过了几个月,现在写得怎么样了?下次我们听到你们的新创作,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形式?

刘:1.还那三句呢,有话说才有得写;2.摇滚乐。

 

Q:腰的歌曲,通常都是先写词吗?你是否会听杨绍昆的曲子来写词?

刘:以前全部是,以后可能反过来;过程不重要,要结果。

 

Q:私下里你曾抱怨说,买《相见恨晚》的人里,95%都挺“讨厌”的,这是为什么?在你最初的期望里,你希望将唱片卖给什么人?

刘:不讨厌么?恨晚才拍了那么少的照片。

不存在这个最初的期望。我是有暗自希望能给一些人听一听,倒是不多,而且,又如何?

 

 

Q:我们知道其实你很在意听众对专辑的反馈,会在网上找着看。各种的评论言辞里,你印象里有哪些误解,或者完全抓不到要点的地方?不妨在此一并解释回驳。

刘:别说得这样难为情,也没有多么找;是有津津有味的看过那些歌下面的留话;并不在乎误解和抓重点,只看夸的,夸人不好搞,普通夸戳不到。

 

Q:腰的歌词总是很回味那种,很多隐语,一词多义,不是很直接的那种。这种写歌词的方式是一种审美倾向,还是一种无奈之举?

刘:是能力不行;不无奈,言论自由时我也不会写打倒和操你妈,我爱看别人写。但今天我已然没有那么喜欢拐弯抹角,向前看吧。

 

Q:现在你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刘:我个人挺好,事多和无聊,经常心烦。

 

Q:腰的专辑里,闪光点太多,不如说说遗憾。对你而言,《相见恨晚》这张是否有遗憾,遗憾在哪里?《忘摇》中的遗憾呢?

刘:闪光点太多…真会聊;没有遗憾,不要太计较,尤其事后;"rock and roll just can't recall",you know~

最遗憾的事是,如果再也没有新歌。  

 

5

Q:《忘摇》发行黑胶版本了。录这些歌的时候是近10年前。当时是怎样一种创作状态?是歌已写好,然后花一段时间录完?还是一边录,一边写?

刘:请参考5月13号博客《又见忘摇》;《之光》和《花环》是06年录音前就在广州演过…后面这2问太过细腻了,像协警审嫖客。

 

Q:你是否还记得专辑里最早一首录的歌是哪首?最后录的是哪首?

刘:最早录的是第一首,最后录的是最后一首。有趣的答案应该不是这样,但事实上,就是这样。

 

Q:听说在录音的过程里,鼓手杨阳离队了。真是这样么?当时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刘:我自己反而没听说,且我这么圆滑的人不太允许有不愉快的事。

他总上班来不了,跟着录的不多;出了《歌唱》也不冒泡,大家精神上都苦巴巴,等到《忘摇》心不是很在事上了,也是常情;因为参与相对少的原因,后来他对《忘摇》讲过几句怪话,也被我听到,笑笑就完了;做朋友到如今还是很好,打电话还讲得半个钟共同骂人两头笑抽,但不怎么说音乐的事了,像有些人说也不用跟音乐过一辈子吧。

93年我们也还是小孩子就一起,是好鼓手,敢想敢打,你听明日小城就知道我在说什么;然而赶拍,又不打点,也就,由他去。

 

 

Q:《忘摇》之后,腰就基本变成你和杨绍昆的二人组了;曹丹平、杨阳、饶飞三人现在在做什么?

他在玩在吃酒赌钱谈对象,他在仕途迂回在喜得二胎,他在生意场高歌在婚姻中困惑。

 

Q:为什么《忘摇》的CD版本要限定1000张,并且“永不再版”?

酷呗。以前《忘摇》评论有个什么炮手还是枪手现在还活跃的,觉得就他自己聪明看穿一切,讥笑说呵呵没销量只好装限量……嗯,现在你看,急死多少人。

当时通稿文里说不再版实际上是针对“该版本不再进行复制、加印”意思的一个笔误。理论上,即使CD,只要还有需求,我也支持再版,换个式样,价钱普通一点,当然这个事我自己不会做;而且放心,08年那个长久让我心衰今日让求购者难觅的版本,明显不会再有。 

 

Q:你最近一次重听《忘摇》是什么时候?这张专辑里你现在最喜欢的是哪首?和八年前是否一样?

1.去年重新做母带后,发来让听,假模假样审了一回;2.以前是《海鸥之歌》,绍昆和我怒放感情,恰在4月29录得,当天大起大落,人生难得再有。现在没听,无资格说。 

 

6

 

腰乐队《他们说忘了摇滚有问题》黑胶版本 大福唱片官方购买链接  淘宝 | 微店

 

请先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