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城市人的安慰:豆瓣音乐专访梁晓雪

属于城市人的安慰:豆瓣音乐专访梁晓雪

1

撰文 采访/吴哈哈

 

早在2010年发布首张个人创作专辑《花样年华》之前,梁晓雪已经通过他发布的一系列民谣demo被很多人熟知。在这些作品里,他的声音和编曲为听众构建出此前鲜少被内地唱作人涉足的“城市”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寻求宁静、表达个人情绪、诉说都会成长故事、描绘生活,也会自嘲。

 

梁晓雪很早就以歌曲作者与制作人的身份参与内地知名歌手的幕后制作,他也曾经是北京胡同里小餐馆的老板,并因此被称为“雪总”。成为职业音乐人之后,他也没有给自己设限,向音乐的一切可能性敞开。今年,在为网剧《问题餐厅》创作配乐之后,梁晓雪发行了首张纯音乐创作专辑《耳边风景》,一张“回到创作原点”的作品。最近,他还和hip-hop音乐人Lu1合作了全新版本的《很可爱的歌(Remix)》,尝试爵士嘻哈曲风。

 

要讲述我们生活的城市,方式有很多种。我们正在听到越来越多属于“城市”的音乐作品,城市生活的焦虑和苦闷被越来越多的提及。这也是梁晓雪做纯器乐专辑的初衷之一。但他选择用轻盈的方式来关照城市人背负的沉重。

 

2

 

解开焦虑的良药

 

在微博里你提到新专辑《耳边风景》的10首曲目大概是从2011年到2017年编写的,贯穿了你音乐人生涯7年的时间。决定做一张纯器乐专辑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

 

梁晓雪:想法就是单纯想做一张纯音乐的唱片,放在车里听。其实在第一张专辑《Floral Times/花样年华》中,就有纯音乐的创作《Simple Sea》,之前的想法是想每张专辑都有一个Intro和Outro的纯音乐曲目,后来觉得这些作品放在一起,更是一种完整的情绪和表达。同时,我喜欢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周遭的人,我渐渐发现随着越来越快的城市生活节奏,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焦虑起来,通过聆听他们的真实表达与生存现状,我意识到焦虑似乎成为一种城市病。所以我也想用纯音乐这种方式,来抚慰焦虑的心。

 

梁晓雪《耳边风景》

 

你曾经提到“整个过程都是不断重启”,可以更详细地解释一下这个过程吗?是在这7年的时间里有对这些曲目反复修改吗?最后把10首作品集结成专辑的时候,面对以前的作品,是选择保留它们最初的状态还是有根据自己现在的状态进行了调整?

 

梁:不断重启其实就是每个阶段都有不同想法和感觉,之后就重启,开始新的旅程。这些曲目没有修改过。保持着原有的样子。我感觉还是保持着最初的样子会舒服一些,调整最多也是在编曲和音色上调整一下下。

 

 

10首曲目的标题都很简洁,结合去繁就简的音乐风格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你是先创作了曲子再根据最终的意境来命名的,还是更像是命题作文式的创作?

 

梁:命题作文肯定不是啦,大多都是先有曲,之后再添名字的。但也有些是在特殊的情景下写的,之后就比较应景的取了名字。纯音乐对我而言,有更多的画面感和更大的想象空间。在取名的过程中,我也记录了一些当时的心境,比如专辑的最后一首曲目《Wild Ocean》,我在创作的时候脑海中就是海浪的声音,冲刷着海滩,洗刷了无数到访的脚印,静静聆听,你会感受到海的深度,时而狂野,时而安静。

 

 

有评论说这张专辑是能抚平城市人群焦躁的‘功能性’专辑,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梁晓雪:我的感觉就是安静下来,认真做件事,不管周遭的声音就是所谓的功能性。希望我的音乐成为让人安静下来的一种方式。之前的作品,《在你身边》是对安全感的探讨,《最好还是不说》是对爱与成长的理解,到了《时间没能解决的问题》则是关于永恒不灭的记忆,到《耳边风景》,我的感受是需要找到一种安静的方式,找到城市人群的焦虑问题的症结,让纯音乐变成解开焦虑的良药,这样也是音乐的一种功能性。

 

 

这张专辑中除了你在过往作品中常用的吉他之外,还加入了钢琴和大提琴,为什么会选择这两种乐器呢?而且你提到在这张专辑中你选择了弹钢琴,而没有弹吉他,为什么决定做这样的尝试呢?

 

梁:钢琴表达力丰富嘛,尤其是纯音乐曲中钢琴的分量都是最多的,大提比较沉重和木质感强烈嘛,就比较适合这张唱片的设计基调。吉他也有俩首,但这次还是感觉钢琴为主体的整体感觉会很舒服,也很舒缓。

 

 

 

不设限的痛快

 

今年你还为网络剧《问题餐厅》创作了配乐。为影视剧集创作配乐,尤其是作为这样一个日剧的改编剧,你要面对原作的配乐以及本土化的问题,这样的经历有给你带来什么新的挑战或者体验?

 

梁:这东西总是先入为主的,所以挑战性很大,尤其在配乐旋律上怎样才能打破固有结合翻拍,这体验就是尽量找自己的感觉去阐述故事和画面的把握,最重要是和导演达成共识,其实这体验很有趣。

 

 

在以前的采访中你有提到一直希望能够为电影担当配乐,为什么会对这种创作形式有特别的兴趣?你最希望尝试的电影类型是什么样的?

 

梁:就是一直很喜欢做配乐,纯音乐的画面感会很好,个人很喜欢吧。特别的兴趣就是电影不同,用的手法也不同,很宽,很广,做起来没有下限就很痛快。电影配乐是一个大工程,也是一种可以体现音乐人综合素质的挑战,我非常渴望可以尝试一次这种大工程的创作,至于题材,希望是黑色幽默的吧哈哈。

 

 

你在之前的采访中提到过你喜欢 Ennio Morricone 和坂本龙一,还有哪些作曲家对你的创作产生特别大影响到的?你最近常听的唱片有哪些?

 

梁:约翰·威廉姆斯对我影响也很大,他的作品时间段拉的很长,影响力很也很大,最主要就是太好听了,他在《辛德勒名单》中创作的那些曲子,特别扣题,非常抓人。最近常听巴蒂·盖的蓝调唱片。

 

 

在很多简介里你被介绍为民谣歌手,同时你也获得过很多民谣类的音乐奖项,但你自己似乎并不太认可这个标签,你会如何界定民谣以及流行音乐的界限?你如何看待“城市民谣”这个风格?

 

梁:我觉得其实无妨,大家怎么都行。就是单纯民谣会有些窄嘛,其实我作品里很多配器也不是民谣,但可能是木吉他成分多就成了民谣吧哈哈哈。我从不界定风格界限,音乐好听就行,其他的标签只是为了所搜分类吧。城市民谣是个很好听的词!

 

 

民谣之后,说唱正火。你有可能会在今后和说唱音乐人有合作吗?

 

梁:可以啊,说唱的Beat也可以用任何编曲形式展现,如果有契机就可以一起玩一下呀。不久前跟Lu1合作了一首全新版本的《很可爱的歌(Remix)》,就是爵士嘻哈,经过重新编曲,有种Swing的感觉,非常复古,这算是我第一次尝试嘻哈说唱,也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

 

 

下半年你要开始新专辑的巡演了。这是你第一次做专辑的城市巡演,同时也是第一次纯器乐的巡演,有为此做什么特别的准备,或者有什么期待吗?

 

梁:之前有过“安定与即兴”巡演,10月份刚刚在成都开始了“安定与即兴”第二季的首个专场,很兴奋!演出还是以三个摇滚乐队编制的形式,也将很多以前的歌做了重新的改编,希望在现场给他大家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

 

 

请先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