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直觉和形式之间的 Julia Holter

游走于直觉和形式之间的 Julia Holter

1

  

对于 Juila Holter 的音乐,我们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描述:艺术流行、巴洛克流行、电子、氛围、前卫、实验…… 然而她始终是难以用几个标签来进行简单归类的。CalArts(加州艺术学院)科班出身的 Julia Holter 接受过专业的古典音乐训练,擅长多种乐器,同时也对流行音乐的源流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这使她得以自由游走于直觉与各种相对固定的形式之间;原声与电子乐器的运用,在她的编曲中也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晦涩感与亲和力、实验与传统同时存在于她的作品中。

 

今年9月,Julia Holter 于独立大厂 Domino Records 发行了她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Have You in My Wilderness》。相比起之前的几张专辑,新作少了一些冷峻的氛围和深奥的哲学思辨,多了一份温暖的朴实质感。新专辑发行后在各排行榜的成绩不俗,PitchforkThe GuardiansAllMusic 等媒体也对这张专辑给予了高分评价。

 

2011《Tragedy》  /   2012 《Ekstasis》  /  2013 《Loud City Song》  /  2015 《Have You in My Wilderness》 

 

Julia Holter 很快会开始她的第一次中国之行。11月28日,她将和她的乐队一起参加香港 Clockenflap 音乐节第二天的演出。之后的12月3日和4日,Julia Holter 会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带来专场演出,其中由上海交响乐团与 Split Works 联合呈现的"当代变奏"系列演出将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举行,次日北京的专场将在 Mordensky Lab 举办。借此机会,我们也采访到了 Julia Holter 本人。

 

 

当代变奏 Contemporale 2015 - 2016

12月3日 上海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Split Works 呈现 Julia Holter 北京专场

12月4日 北京 Modernsky Lab

 

2

Julia Holter 《Sea Calls Me Home》 MV

 

Q:从你最早的两张专辑的名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你对古希腊哲学和戏剧的兴趣:《Tragedy》是对欧里庇德斯(希腊悲剧大师)的间接指涉,而 Ekstasis,除了让人联想到 ecstasy 这个词的多重含义之外,它本身也是希腊哲学家普罗提诺所推崇的哲学概念,指代难以解释的他者性。你对于古希腊文化着迷的根源是什么?词汇和它们潜在的语源学含义,是如何对音乐这种更为年轻的媒介产生影响,或与之相互作用的?

 

JH:事实上,我对古希腊文化并没有多少了解,但我很喜欢读过的一部希腊悲剧,《Hippolytus(希波吕托斯)》,它启发了《Tragedy》。我把我的唱片叫做 Ekstasis 有几个原因: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在 Anny Carson 的一篇论文里,它和我产生了共鸣,激发了我创作《This is Ekstasis》的灵感。不过有时候,解释起这些事情还挺傻的,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巧的是,有的人要那样去理解它,因为古希腊文化的关系,他们找到 Tragedy 和 Ekstasis 之间的线索,但实际上二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Q:在你更新近的作品,尤其是最新的 EP 中,你似乎从抽象的、哲学化的主题,转移到了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性思考。作为一个词作者,最近几年你有什么改变或进步?现在你写新歌从哪里获取灵感?

 

JH:我觉得可能不是我的音乐随着时间而改变了,而是我有不同类型的音乐或与音乐相关的项目。比如《Have You in My Wilderness》里有三首歌是2010/2011年创作的。在《Tragedy》和《Ekstasis》里也有一些那个时期的老歌。所以只是这张新唱片里面,有的歌更多地受到了更为人熟知的东西的启发,比如60年代的歌谣。在《Have You in My Wilderness》里,有更多易于归类的音乐形式,而在其他的专辑里,我对探索新世界更感兴趣,而不是在音乐的传统框架里工作。

 

 

3

Julia Holter 《Feel You》MV

 

Q:在你创作时是先写歌词还是先写旋律?可以再说说你的创作过程吗?

 

JH:这取决于歌曲本身。《Have You in My Wilderness》里面大部分的歌,都是先有旋律,再有的歌词。我坐在钢琴前,弹一些和弦,然后唱出一些乐句。至于我的另外一些歌(有时是更长一些的歌),是先写出一首诗歌,再给它谱上曲。但那是一种很特殊的、词曲更加分裂的方式,并且较少出于直觉。尽管有时这种过程会带来限制,但是会比全凭直觉要来得容易一些。所以我经常切换写歌的方式。

 

 

Q:就我们所听到的来看,你很自如地吸取来自更加旋律化,甚至更加“流行”风格的影响;但你又有一种独特的,立刻就能分辨出的审美,使你能够避开这样的标签。那么你在音乐上最早受到谁的影响?当你刚开始做自己的音乐的时候,你都参加了一些什么样的演出?

 

JH:我音乐上最初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清楚,因为一开始我的音乐并不一定要是最“我”的音乐。过去我以一种古典音乐的传统做音乐,也许受到 Ligeti 和 John Adams 的影响,我也不知道。但是更确切地说,是诸如 Jon Mitchell,The Beatles,Billie Holiday,Tori Amos,Kate Bush,The Smiths 这样的流行人声音乐,在早年间对我有过启发。

我最早的演出是我的个人演出,只有我一个人弹键盘——要么合成器,要么数字钢琴。一开始我经常用 loop 踏板,并且会制造声音的肌理。后来我开始享受只有数字钢琴和我的嗓音的形式。大概2006-2012年,很长的时间,我都以这种形式演出,直到我能够有乐队一起巡演。

 

4

Julia Holter 2015 演出现场

 

Q:你的音乐十分恢弘,其中有密集的管弦乐表现。你是怎样选择一起录音、编排新素材,以及现场演出的合作乐手的?你们北京和上海的演出会是怎样的乐器配置?

 

JH:和我合作的乐手通常是一起演出过,或者是我在洛杉矶看过他们和我朋友的演出之后认识的,再或者是以前和朋友演出过的。我从2012年起和 Corey Fogel(打击乐)一起合作,我是通过加州艺术学院的一圈人认识他的。通过他,我又认识了 Devin Hoff(贝斯);而因为 Devin 的缘故,我又认识了 Dina Maccabee(中提琴,人声)。

 

 

Q:谈谈你自己作品之外的吧——哪些其他音乐人或乐队是你最近听过并且喜欢的?

 

JH:我在听的都是很大众的东西,所以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提出好建议:Joanna Newsom,Kendrick Lamar,Patti Smith 是我在巡演路上在听的,尽管我觉得我还在熟悉他们的音乐的过程中。

 

Q:这是你第一次来中国,对吧?你对中国的地下音乐场景有了解吗?对这次中国之行,有什么样的期待?

 

JH:要去中国了,我非常激动。对这方面还没有太多了解。我都等了一辈子了!

 

 

5

 

12月3日 上海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12月4日 北京 Modernsky Lab

请先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