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瓣音乐人:这张专辑大部分的歌在3分钟左右,和现在动辄5分钟的民谣歌曲相比,显得比较短,是有意为之吗?
杨海崧:我觉得民谣就是一个两三分钟的东西,你听鲍勃迪伦的第一张专辑,13首歌,长度和花粥的这张差不多,也是35分钟左右。
从音乐性上来说,民谣比古典乐和摇滚乐差了很多,重要的不是它的音乐表现力,而是它的歌词。 我觉得民谣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想说什么就说,这个话说够了,就要停止。” 一个两分钟能说完的事,硬要讲六分钟,这种做法对于一个讲故事的人(story teller) 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一个说故事的人,他既要懂怎么开始,也要懂怎么结束,没有必要人为拉长,没有必要突出音乐技术有多么好,这其实是自我表现。理论上来讲,所有的民谣歌手都是在背后的。民谣的传统是荷马史诗,说故事的人本身并不重要,讲故事的技巧也不重要,音乐技巧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本身。说故事的人都是把自己藏在背后的,一旦故事说完了,他也结束了。 如果故事说完了,你还要硬说什么,这就是一种自我表现,在民谣中是最不可取的。说故事的人需要懂得“戛然而止”,让听众觉得“我还想听”。
豆瓣音乐人: 刚才提到的”戛然而止“的方式在“猝不及防”这首歌里显得特别明显。歌词很密集,没有明显的副歌,层层叠加的处理效果很吸引人,最后突然减弱。
杨海崧: 是的,我很喜欢这首歌。开始和结束都很猝不及防。实际上这首歌已经被拉长了,我加了一个小前奏,一个尾奏,歌词就两段,旋律都一样,吉他也没有什么变化。花粥录音的时候只是录了两段吉他,也不知道该加什么。
我个人喜欢这首歌是因为它短,但它的空间特别大。我最喜欢的一首歌词就是这个,这首歌词写得非常聪明。唱片里听到的两句歌词叠加的效果,在录音的时候是分开的,单数句和偶数句各录一遍。最妙的是,单数句的歌词和偶数句的歌词是彼此独立的,叠加在一起,这首歌又变成了另一个意思。
它是完整的,自成一体的,歌词的对位很聪明。我觉得花粥认真考虑过歌词怎么写,类似文字游戏,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