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wan-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26982175201201811261192/
音乐里是有学问的,普通人未必听得见、听得懂。但听不听得见它都在那里,有些音乐学问还挺大。特别是编曲人、制作人专辑,如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所为,与歌手、乐手专辑明摆着不一样。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制作人昆西·琼斯1989年的《背靠街区》(Back on the Block),台湾制作人、编曲人陈扬1991年的《盆地边缘》,大陆制作人、编曲人张亚东2009年的《潜流》,都是有学问的专辑。
陈伟伦是左小祖咒的编曲人,自2007年《你知道东方在哪一边》以来,陈伟伦几乎等于左小祖咒的器乐部分。这情形有点像两个人坐驾驶室里,左小祖咒坐在副驾位子上,指指点点描划着方向和目的地,那握方向盘的、开车的,可都是陈伟伦。有时候,副驾上这伙计睡思沉沉,昏过去了,或者夜色茫茫,不辨周遭处境路况,把车子继续开下来的,还是这陈伟伦。
2011年11月末,陈伟伦出版了他个人第一张专辑《夜之色》,片名下面一行小字:陈伟伦作品集I。
同昆西·琼斯、陈扬、张亚东一样,这是一张编曲制作人专辑。
陈伟伦年岁不大,早年组乐队玩hip-hop,是大陆较早实践神游舞曲(trip -hop)的音乐人。神游舞曲重视气氛营造,尤重以采样手法,将环境声、音乐片断溶于一景,制造节奏与声音的幻境。2002年,热血摇滚青年乐得往京城各地下酒吧和舞台上冲,同样热血且摇滚的陈伟伦,却凭着一股子牛犊子劲儿往赴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去寻访采集民歌民乐。所以,毫不奇怪地,我们在五年后看到这样的景象:在《美国》、《你知道东方在哪一边》、《大事》、《庙会之族II》等左小祖咒的近作中,尤其是《你知道对方在那一边》,陈伟伦抡起十八般武艺,宛如一桌音乐满汉全席,中乐、西乐,摇滚乐、电子乐,民谣、民乐、戏曲,无所不包……其中,新语境、新进境的民乐的表现,尤足称道。
编曲人—制作人专辑与歌手—乐手专辑不一样,区别主要在于:歌手乐手,注重的是歌曲,打开专辑,往往一股气浪扑面,鲜明直接,首首歌曲如刀,受激情和灵性的支配。而编曲人—制作人专辑,更在意音乐的整体,歌曲单拆开来未必霸道,整体听上去却如化骨绵掌,云里雾里全是拳脚,气氛一浪一浪食煞人。一技之长、一时冲动,做不好这高级活儿,它考较的,更多是审慎的力量。
最主要的是,编曲制作人音符里来总谱里去,见识实在广博,艺术触觉不知不觉遂受这学问支配。对结构和词汇有更清醒的自觉,有更强的文体意识,使探索新文体、完善新语汇的雄心压倒一切。编曲制作人从来不缺想法,所患是想法太多,他总归要权衡,在比较,要在多中择一,从书山里扒拉出一条道来。
陈伟伦1980年代出生,却已十足是一个博学者。以十年之聚,他要出专辑,这制作的对象决非一支支单曲,而是一个整体构造。首先是确立这整体的主旨方向,然后,各种要素,旋律、歌词、器乐、音色、谋篇布局,都围绕着这主旨来架构。这个主旨,现在大家听到了,就是“夜色”。
要说陈伟伦的才华,多得足以漫出来,漫出来会让音乐图书馆闹水灾,但他避开了这等高级灾难,修炼掉了要显示才艺的心。思路或许是这样:对一个主题,用尽可能少的乐器,给以传神而圆融的表达。即使多,也要多得像少,纯化得近于纯净。数来数去,整个专辑就几样乐器,每首曲子,醒目的、让你注意到的,往往不过三两件:电吉他和吉他,笛、埙、尺八或小号。显然,这经过了精挑细选,直取夜色最精髓的部分。其中,小号是陈伟伦的看家乐器,是他的童子功——打小,他就习练这玩意儿。
这回,注意力不在文体,而在词汇。陈伟伦选择的文体,是普通歌曲的样式,不畸不怪,十三段曲子体裁大众化,很容易进入。你要是当普通歌曲听呢,也可以,保管妇孺皆知,童叟无欺,谁都能欣赏。唯一有点异样的,就是它非常冷,望之弥深,像午夜里的幽潭。
别看文体通俗,这却仍是一张编曲制作人专辑。对编曲制作人专辑来说,最好的聆听方式,是有学问地听,最是深邃迷人,趣味无穷。陈伟伦的着眼点,在音乐语汇的单纯圆通完美。用力之处,至为简净,着力点在辞藻的精练、精准、精细、神韵;乐器和音色的相融,力求细节。比如,《德州巴黎》铺垫在音乐最底部的人声絮语和女伶碎片,音量控制到微弱,细腻到极致。《爱与花仙子》——电子节奏、搓盘与采样来的摹拟管风琴,野汉调、男声唱与女声京剧念白,素材反差大,相容却和谐;神来之笔,连翩而出,对比、搭配极妙。
不同的歌,会斟酌选用不同的人声,这是多数编曲制作人专辑的通例,只因为编曲制作人更敏感于音色,一意要选用与乐境最相吻合的嗓音。陈伟伦自身唱功不弱,却在大多数场合把话筒留给音色各异的客座男女。音色的追求在于同种色的深深浅浅,音效的处理在于细腻精湛,音场的具像有型要达到近乎可视。《夜之色》气氛浓重,音乐传神得确乎似被看见。
扫掠音乐的图书馆,将现成音乐片断融成新的音景,是神游舞曲的基本手法。《夜之色》采样的黑胶唱片范围广博,用法却节制。这都是些非常微小的片断,在具体出现的地方,有时小得不成句,有时完全变了样貌,有时音量压得低低的,仿佛隐形了。这些采样包括:秘鲁民歌《太阳处女》、摹拟管风琴《从巴赫到披头士》、日本电影《怪谈》原声、印度乐师拉维·香卡与梅纽因《当西方遇到东方》、电影《德克萨斯州的巴黎》中的布鲁斯吉他和人物对白、美国女歌手妮娜·西蒙的灵歌《我男人去了》、电影《金刚续集》原声、唐纳德·伯德的爵士小号《缓拖》、美国爵士女伶泰迪·金的《女孩布鲁斯》、极微主义大师菲利普·格拉斯的电影配乐《失衡生活》、电吉他神人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机关枪1》、罗宾·威廉斯的喜剧唱片《现实……怎样的概念啊》。
多得好像吓人,效果却简炼精深。还是那句话:即使多,也要多得像少,纯化得近于纯净。《夜之色》的主题若拓展开来,化为一句醒世恒言,就是《爱与花仙子》的那句戏曲旦白:“我们最大的罪恶是贪婪,不是情欲/最可贵的品质是等待 可以感动上苍”。它堪称一部编曲人的示范级教材。在采样出处的注明上,陈伟伦一丝不苟,引用规范如曾留学欧洲的学人,乐曲名、专辑名、作者、演唱演奏者……一一注明,一目了然——也是示范级的。要是再注明出版时间,将完全合乎牛津的学术法度。
李皖:可深可浅夜之色
|
> 去夜之色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网上购买此张实体专辑的方式】(文藝復興新青年)
大师级别的作品(Kyri)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