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最早听的是磁带版,不记得是几岁的事情了。
为何如此天才
这大概是我听的最早的版本之一了
对我来说俞丽拿版的梁祝是梁祝的官方标准版
梁祝迷
俞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右手的功力以及女性的美感,还有那个年代的美学印象。
早版的俞丽拿虽然录音效果差点,但是情感上优于西崎崇子、吕思清、马友友。技巧上喜欢西崎崇子,单从听的角度来说确实舒服。
大提琴的壮丽,小提琴的婉转
我的启蒙音乐。白天看书、晚上睡觉在录音机里放的都是梁祝,每天伴着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朦朦睡去。余丽娜演奏的梁祝是迄今为止演绎的最好的版本,情真意切,每个音符的长度、强度、间奏都恰到好处。
《梁祝》如松脂,滴落在两只缠绵的蝴蝶身上,变成晶莹的琥珀,封印了千年的美丽,守护了不朽的爱情。
小時候家裡有張俞麗拿第一版的黑膠。我媽非常喜歡那張黑膠總是來回播放。所以我小時候在練小提琴還是鋼琴這個一坑更比一坑深的抉擇中選擇了更坑的小提琴。記得鋼琴面試是跟唱,彈一個音然後唱出其音高,然後檢查了手型。小提琴是看左手小指長度,指肚厚度,然後聽一堆音程根據感覺分類。操蛋地都通過了
不追求录音,这个版本的文献价值很大,尤其是《梁祝》协奏曲本身演绎也有演化史,这样这套里1959、1961年两个录音就难能可贵了。但如果追求录音,想听演奏家的弓法,那还是其他版本更好。这套里1980年的录音仅仅停留在立体声阶段,1985年的录音总算独奏乐器有了较为明显的展示,但受限于录音器材,音质还是干涩的。演绎上,我以为对祝英台决绝反击的刻画,也不如俞丽拿后来的BBC音乐会乐队合作的版本。本套最有价值的恐怕是开头那些介绍这首协奏曲由来的文字部分,这也解开了为何我小时候是陈钢、何占豪,现在却是何占豪、陈钢的排序。感慨一句,这是出自一群当时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的作品!还是得说一句,听《梁祝》,西崎崇子、汤宝娣、盛中国、孔朝晖、薛伟的不可不听,Shaham的倒未必,毕竟有文化隔阂,啃节全部错过。
果然还是要听女性拉的梁祝!
我的音乐启蒙教育要感谢爸妈 敢说90后同龄人听全过全曲的也不多!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百听不厌,听一遍新一遍,每次都有新感受。梁祝大概是“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最好的诠释,那种语言性精妙到令人颤抖。两年前,听俞丽拿老师的讲座的时候,印象很深刻的就是那一段运用戏曲创作手法的“紧拉慢唱”乐章,这种碰撞和融合精准道出了整个叙事感情的转折,精准又深刻,越听越欲罢不能。经典永流传!
初中看杂志介绍认识的俞丽拿,觉得她的名字特别美,单看文章里的事觉得她人也美,然后去听了她的梁祝,人美琴拉得更美……
也许这不是最好的梁祝,但是一定是最经典的梁祝。
【87】 来自《穆斯林的葬礼》,韩新月和楚雁潮喜欢听的
经典之作
作考研英语时听的这个版本,心情居然有些澎湃?
> 梁祝
0 有用 暗夜 - - 2011-09-30 16:31:14
最早听的是磁带版,不记得是几岁的事情了。
0 有用 且吟且行且唱 2011-08-05 21:56:29
为何如此天才
0 有用 钟隐 2013-02-22 11:05:48
这大概是我听的最早的版本之一了
1 有用 seal67 2011-11-16 11:36:54
对我来说俞丽拿版的梁祝是梁祝的官方标准版
0 有用 甜甜桃子 2012-08-20 14:23:58
梁祝迷
0 有用 舒壬 2018-06-30 15:07:22
俞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右手的功力以及女性的美感,还有那个年代的美学印象。
0 有用 西瓜 2019-01-02 23:09:56
早版的俞丽拿虽然录音效果差点,但是情感上优于西崎崇子、吕思清、马友友。技巧上喜欢西崎崇子,单从听的角度来说确实舒服。
0 有用 琳子 2012-05-24 11:41:44
大提琴的壮丽,小提琴的婉转
0 有用 O 2011-09-12 19:05:12
我的启蒙音乐。白天看书、晚上睡觉在录音机里放的都是梁祝,每天伴着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朦朦睡去。余丽娜演奏的梁祝是迄今为止演绎的最好的版本,情真意切,每个音符的长度、强度、间奏都恰到好处。
4 有用 [已注销] 2012-06-02 10:58:27
《梁祝》如松脂,滴落在两只缠绵的蝴蝶身上,变成晶莹的琥珀,封印了千年的美丽,守护了不朽的爱情。
2 有用 陰陽魚 2017-09-27 20:17:19
小時候家裡有張俞麗拿第一版的黑膠。我媽非常喜歡那張黑膠總是來回播放。所以我小時候在練小提琴還是鋼琴這個一坑更比一坑深的抉擇中選擇了更坑的小提琴。記得鋼琴面試是跟唱,彈一個音然後唱出其音高,然後檢查了手型。小提琴是看左手小指長度,指肚厚度,然後聽一堆音程根據感覺分類。操蛋地都通過了
0 有用 叫我妖而不孽 2024-11-25 07:15:39 上海
不追求录音,这个版本的文献价值很大,尤其是《梁祝》协奏曲本身演绎也有演化史,这样这套里1959、1961年两个录音就难能可贵了。但如果追求录音,想听演奏家的弓法,那还是其他版本更好。这套里1980年的录音仅仅停留在立体声阶段,1985年的录音总算独奏乐器有了较为明显的展示,但受限于录音器材,音质还是干涩的。演绎上,我以为对祝英台决绝反击的刻画,也不如俞丽拿后来的BBC音乐会乐队合作的版本。本套最有价值的恐怕是开头那些介绍这首协奏曲由来的文字部分,这也解开了为何我小时候是陈钢、何占豪,现在却是何占豪、陈钢的排序。感慨一句,这是出自一群当时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的作品!还是得说一句,听《梁祝》,西崎崇子、汤宝娣、盛中国、孔朝晖、薛伟的不可不听,Shaham的倒未必,毕竟有文化隔阂,啃节全部错过。
1 有用 Polaris 2021-02-02 14:50:23
果然还是要听女性拉的梁祝!
0 有用 孤獨江湖虛名 2015-11-14 01:00:45
我的音乐启蒙教育要感谢爸妈 敢说90后同龄人听全过全曲的也不多!
2 有用 momo 2020-11-23 10:44:07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百听不厌,听一遍新一遍,每次都有新感受。梁祝大概是“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最好的诠释,那种语言性精妙到令人颤抖。两年前,听俞丽拿老师的讲座的时候,印象很深刻的就是那一段运用戏曲创作手法的“紧拉慢唱”乐章,这种碰撞和融合精准道出了整个叙事感情的转折,精准又深刻,越听越欲罢不能。经典永流传!
0 有用 鱼类考古学 2025-03-12 22:09:19 福建
初中看杂志介绍认识的俞丽拿,觉得她的名字特别美,单看文章里的事觉得她人也美,然后去听了她的梁祝,人美琴拉得更美……
0 有用 五湖废人 2022-02-27 15:46:07
也许这不是最好的梁祝,但是一定是最经典的梁祝。
1 有用 紫邪 2022-04-18 12:15:30
【87】 来自《穆斯林的葬礼》,韩新月和楚雁潮喜欢听的
0 有用 Suerte 2019-09-16 22:33:41
经典之作
1 有用 金铁铁 2019-09-26 16:27:44
作考研英语时听的这个版本,心情居然有些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