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 袁智聰
Post Date : 2010-11-06
在我那一輩的樂迷心目中,都會很相信音樂藝人與所屬的唱片廠牌所存有的微妙關係,一位樂手遇上一所合適而匹配、有著共同音樂態度的唱片廠牌,往往是一件美事來。所以就在多個月之前,得悉英國傳奇性前衞音樂奇才/環境音樂教父/唱片監製/音樂理論家Brian Eno加盟在電音名廠Warp Records旗下,對於我這位Eno迷兼Warp迷來說,那簡直是可喜可賀的消息。
繼《Another Day On Earth》後Eno足足五年來的新作,其全新個人專輯《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是正他加盟Warp後的首張出品。看到Warp的「地球」商標出現在Eno的唱片封套上,那仿似會發亮般。
有別於前作個人專輯《Another Day On Earth》抑或與前Talking Heads主將David Byrne復合在2008年出版的電氣福音專輯《Everything That Happens Will Happen Today》之Song-Oriented取向,今次Eno乃回歸純音樂的姿態,帶來猶如他在《Music For Films》裡的電影感氛圍音樂/虛擬配樂。《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是他自1983年的《Apollo : Atmospheres And Soundtracks》以來最棒的純音樂專輯。
氛圍電音先鋒遇上當代電音廠牌
其實近年Eno大師並沒有唱片合約在身,而最終他落在Warp旗下,無疑那是相當之匹配的組合。
然而可能有人會問道,成立於謝菲爾德(Sheffield)的Warp才不過是一所發跡於90年代初葉的Electronica廠牌(十年前已轉移陣地到倫敦),他們能夠高攀得起在70年代初Progressive音樂紀元出道、於電音信徒心目中有如神級地位的音樂老手Eno嗎?
可是卻不容否認,Warp所創下的成績是大家有目共睹。看著同期的Post-Rave紀元廠牌相繼停產的停產、結業的結業,Warp可算是近代其中一所最屹立不倒的獨立電音廠牌。Eno要找一間當代最具代表性的英倫電音名廠合作,Warp亦無出其右——當然,如今Warp也不獨純粹只有電子音樂,自千禧年以降招攬了Vincent Gallo、!!!、Battles、Maxïmo Park、Grizzly Bear、Gravenhurst等非電音姿態的獨立音樂單位,已意味著他們要走出電音的框框。
Eno是環境音樂Ambient教主。而早年Warp以出版Bleep House音樂起家,後來簽了無人不曉的Aphex Twin,他正是人所共知的Ambient Techno掌門人之一,再加上後起之秀如Boards of Canada,故Warp在新世代Ambient電音的版圖上無疑亦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甚至乎Warp早在1992、93年間推行以”Electronic Listening Music”為大前提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出品系列,亦正是把Techno帶到深邃、緩和而氛圍化的藝術性層面,開創了IDM樂潮的先河。影響力無遠弗屆的Eno在 Warp所留下的薰陶,亦顯而易見。故Warp能夠把大師級的Eno羅致旗下,廠牌創辦人Steve Beckett實在可以開香檳慶祝,甚至其已故拍擋Rob Mitchell亦泉下有知而大感欣慰吧。
落葉歸根
說來,Eno自從與All Saints Records的合作告一段落後,他在多年來都一直處於自由身的姿態。
沒錯,在1998至2003年間Eno曾以個人名義出版過一大堆裝置藝術配樂專輯,如《Lightness: Music For The Marble Palace》、《I Dormienti》、《Kite Stories》、《Music For Civic Recovery Centre》、《Compact Forest Proposal》以及《January 07003: Bell Studies For The Clock Of The Long Now》等等,但這批作品都是回歸其經理人公司Opal Music低調地出版(Opal的唱片廠牌早已在1992年間停止運作),只在他的自家網上商店EnoShop發售,而沒有正式公開發行過。但在2001 年與J. Peter Schwalm聯袂合作的《Drawn From Life》,卻又失驚無神回到Virgin(那是屬於已停產多時的New Age支部Venture)出版。
直到《Another Day On Earth》在2005年出現,這才是Eno再作官方發表的個人專輯——唱片由Rykodisc的支部Hannibal Records出版,但隨著Rykodisc在2006年售了給Warner Music,Warner也跟著把Hannibal關掉。
貴為堂堂Ambient電音教父,多年來Eno原來並沒有一紙唱片合約在身,這是不爭的事實。當然以今天的他來說,也毋須急著要推出新唱片。所以如今他與 Warp展開合作關係,亦難怪被視為天作之合,看到他猶如落葉歸根。當然我深明其出品只是由Opal Music特許授權給Warp出版,而我也不知道Eno與Warp是否作長線合作,但估計他與Warp會能夠有較穩定的合作關係吧。
虛擬配樂
經過整個80年代Eno全面投向嚴肅而學院派的Ambient音樂姿態後,他在1990年與John Cale聯袂合作了一張《Wrong Way Up》專輯,當年我的樂評文章之重點,是道出如何喜見Eno在十多年後再次開腔唱歌、如何重投Song-Based路線;到了1992年發表《Nerve Net》時,我又會說道這是他十多年來再次有歌曲作品的個人專輯(對上一次已是1977年的《Before and After Science》了)。那幾年間,Eno都放下了Ambient教父之身段,而回歸主唱的角色。
反之經過近年的《Another Day On Earth》抑或《Everything That Happens Will Happen Today》等歌曲路線的出品,現在我們則會指出《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是Eno全然回歸純音樂創作的官方專輯。
然而他並沒有因為加盟到Warp而特意走向摩登的電音路線(向摩登電音探討他早在《Nerve Net》已做過),《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就是一張Eno的電影感氛圍音樂/虛擬配樂式作品。
蓋著Brian Eno的個人名義發表下,《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實情是他夥拍自2001年《Drawn From Life》起差不多合作無間的結他手兼電音製作人Leo Abrahams(Brett Anderson / Carl Barât / David Holmes / Ed Harcourt) ,以及自《Another Day On Earth》起開始現身其唱片內的電子樂手Jon Hopkins(Imogen Heap / David Holmes / James Yorkston / Massive Attack)之共同創作,二人的角式就有如《Apollo : Atmospheres And Soundtracks》裡的Daniel Lanois和Roger Eno般。他們一行三人所採取,是即興性之創作方式,出來並不會是完完整整的樂曲。Eno就是喜歡這種電影感氛圍音樂在沒有影像配合下的「未完成」感覺,讓聽者喚起對畫面的想像。
Eno說:「70年代初,我發現我喜歡電影音樂而多於別的唱片。我之所以喜歡它們是其感官享受與和未完成性——在沒有電影給你的羈絆下,好讓聽者在自己的心中完成之。如果你還未看過這電影,那音樂便仍然留有一種召喚性——就像你進入一間有人剛剛離開後留下了揮之不去香水氣味的房間。我通常是在看到費里尼 (Fellini)的電影之前,已先聽到Nino Rota的配樂,這些配樂能夠令我想象到整齣電影出來,儘管每每都是跟費里尼的版本是兩回事。」
靜態環境音樂
《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裡基本上是可以劃分為兩種音樂路線:很Eno式的靜態Ambient音樂,以及以節拍作主導的動態電音樂曲。
前者有開場曲〈Emerald And Lime〉及姊妹作〈Emerald And Stone〉,在電鋼琴下是如斯溫暖而愛意洋溢,叫人怦然心動的幽美古意樂章。另一姊妹作是由迷濛冷峻Ambient氛圍帶出的〈Complex Heaven〉,配以Leo的結他及散落的鋼琴,再來有如Eno與Harold Budd合作般的空靈寂寥Ambient鋼琴音樂〈Lesser Heaven〉以作引伸。
〈Slow Ice, Old Moon〉來得淒冷而電影感,〈Calcium Needles〉奏出是闇黑的鬼魅氛圍,八分鐘〈Late Anthropocene〉是這次最長篇的Ambient樂章,伴以蒼茫的琴音而來,是連綿的Glitch電聲肌理。附加曲目〈Invisible〉背後的街道汽車聲與鳥叫,是Musique Concrete遇上Eno的Ambient音樂嗎?
Eno是電子音樂製作人,但在其Ambient樂曲卻不時會用上結他伴奏,而他對結他手的物色亦甚具獨到眼光。今天的Leo Abrahams,就相對於早年Robert Fripp及Fred Frith,抑或後來Michael Brook或Daniel Lanois之於其作品裡的結他手角色。〈Written, Forgotten〉是Leo的藍調結他Ambient樂曲,手法有多少近似Daniel Lanois;而簡約的主題曲〈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聽到是Leo淡淡然的結他勾線,那股氛圍亦很近似《Music For Films》時的聲音。
節拍主導動態樂曲
另一方面,〈Flint March〉是由冷冽節拍作主導的懸疑電影感樂章。〈Horse〉由好比脈搏奔流的高壓Glitch電子碎拍以及脫韁野馬般的電結他,祭出了 Krautrock時代的電子音樂質感。〈Bone Jump〉在匪夷所思氣氛下,有著懸疑的Bassline與爵士琴音,令我想起昔日Eno的Space-Jazz作品。〈Paleosonic〉讓 Afro節拍肌理與即興結他絲絲入扣而來。論到最快板之作,〈Dust Shuffle〉則全然由Breakbeat馳聘驅動。
最懾人心魄是一曲〈2 Forms Of Anger〉,通過冷酷的氛圍帶出Tribal節拍,Leo奏出有如Fred Frith般的Avant結他暗湧而來,當樂曲綻放成為Avant Rock / Post-Rock組態的一刻,不禁叫人聽得喝采。
我相信這不是關乎於Warp的名牌效應,然而《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之優秀音樂質素,卻叫我這位追隨Eno多年的樂迷義無反顧地對這張他的個人作品給予高度評價。
BRIAN ENO 空降地球表面上
|
有用+1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