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懷疑分低是很少人認真聽多變
全專曲風連貫,細膩幽微耐聽。
這一年對他來說是跌宕起伏的年份。
為了《白蛇傳》排演傾盡全力不記得失
甚至被金曲冷落......之後好像就是憑《幾許風雨》重新“崛起”,服裝也開始修改線路(劉培基的回憶)。
這張製作精良的Jazz味專輯與早先《仲夏夜》很呼應,仲夏夜是更濃烈的盛夏綻放,而這張多了初秋的清涼快意。我覺得羅記性格中的樂天幽默與達觀(不是傻樂,是達觀,是苦中作樂盡情玩),與Jazz的精神氣質時分相襯。
不知不覺已經連續循環幾日了。
《你好》那一曲的尾音:人聲和伴奏的拉長轉音,既又早先的華麗又疊加了一點簡樸。
黃霑詞曲那一首太妙樂。
《在我生命里》不消說。
《島的一方》是很多人尊風的遺珠之作。
很多地方都處理很細緻值得回味。
而當年勁歌金曲沒有跟上他的步子。
順便說聯想:《仲夏夜》是否與莎士比亞有關?
他親友採訪層提及羅文母親在讀書時是話劇團成員 熱衷夕陽喜劇,熟知莎士比亞。籮記自己上台灣綜藝《龍兄虎弟》的某一期,莎士比亞的句子脫口而出。
他的家教給了他最濃郁優雅醇厚的音樂啓蒙與品味,奠定了他一開始內心就有的高度。最後一張專輯《Shanghai Newyork》,也是Jazz大夢,專輯扉頁他說到與大band合作的理想來自於童年父母的熏陶。
生命早期種下的優雅,他維繫了一生。
奇哉一朵不敗之花在我心中留存。
致敬羅記。
夕陽=西洋
又早先=有早先
尊風=尊奉
以上, 錯別字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