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压碟。 上次也是意大利制造的, 不过我记得还是老主顾sonopress, 所以质量很不错。 这次恐怕是换了(总之碟上没有找到sonopress的字样), 我的CD2碟边的数据层有不正齐的暗纹。 感觉不爽!
其次就是HM一贯的文字问题。 这已经是(我发现)至少第三次了。 PDF里面CD27的音轨标号不对(本来是14轨的Bernstein的弥撒, 写成16轨了), 更有甚者是同一张碟的普朗克的作品都没有任何唱词!! 可惜了我还觉得这几首是神作呢。。。。。
上次的50周年也有这样的‘小问题’。 再加上被阿拉伯海关弄坏了一点点我的盒子。 所以有点血压高。
还是有瑕疵。。。。
|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补充一个,来自亚马逊([已注销])
厂家越来越精明了,能省一点是一点。相对HM在压片上省,BIS的包子虽用电脑软件纸袋装唱片,起码压片质量有保证。
片子能听就好, 主要是内页错误无法原谅!
我觉得总体装帧和选取都是很好的。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觉得DHM的大包子选取比HM的好? 难道就是因为都是古乐? 我觉得HM的选取一向是很用心的。 比如这次是按照年表这样排序的, 各种地方都照顾到了。 50周年的我在50周年的页面里也有评论了。
而DHM则基本上就是曲目的堆砌, 而且我记得还有不完整的曲目! 一看就感觉HM注重品味和文化的传播。 而DHM属于‘你HM出了包子, 我也要出! 不能钱都让你赚了’的那种感觉。
STEIN兄记忆有误吧,HM50年包子不是sonopress压片,DHM50年包是。
天啊! 真的不是呢! Matrim兄是细节帝。
但是还是觉得50年的片子更好一些。 唉, 现在唱片每况愈下了。难怪我现在开始折腾LP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