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音乐
搜索:
  • 音乐人
  • 专题
  • 排行榜
  • 分类浏览
  • 乐评
  • 豆瓣FM
  • 歌单
  • 2024年度榜单

期待看到他们的未来

萨尔沁 2010-02-02 00:52:49

好听的流行摇滚乐并不鲜见。在有海量的音乐资源可以汲取的这个时代,获得几个动听的动机,形成一首好听的歌,并不困难。总的说来,爱的大未来也不过就是一支还算好听的乐队。当然,这张EP中只有两首半歌(一首是《世纪末之诗》的电子化重编),所以还不能感受到他们的全貌,只能领略一个大概。

但是从这两首半作品中,我以为,还是可以发掘一些需要记住的内容。比较鲜明的印象是,他们从乐队名字到歌曲内容,都没有离开爱情,但是又不是时下流行歌曲所炮制的泛滥的爱情。《世纪末之诗》中有几句歌词“不安的时代,迷样的未来,年轻人自私起来,相信真爱,却追逐被爱,信仰在心里摇摆”。有这几句,就可以感受到这是一支思考着的乐队,他们没有像一些过分迷信摇滚乐的社会介入性而力避淡情说爱的乐队。但是也没有堕入你爱我恨的小情小调。这样的结构,也确实给我们的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感受。同时,这几句词,正可以说明他们的队名不是浮浅的。

这首歌从篇章结构上,也值得关注一下。开篇用副歌部分作引子,这在结构上不算新鲜,初听的时候,使我无端想起了信的《死了都要爱》。但是不一样的是,《死了都要爱》最后虽然唱到声嘶力竭,但不过是用夸张来说明本就已经大而无当的歌名,这与动力火车的《当》没什么区别。这样的歌写得再动听,也不过是老祖宗的《上邪》的买椟还珠。但是《世纪末之诗》在似乎是一首感天动地的情歌引子之后,却唱起了对当下爱情的脆弱的反思。这的确是有点新意的。

另外,《青鸟》中的弦乐和键盘和1976参与的重混的《世纪末之诗》,也显示了他们在音乐上的想法和用心。当然,还是那句话,只有两首半的歌,还不足以看清一个乐队的全貌,但也正由此,我们期待他们的“未来”。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All We Need Is...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手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