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od,又译作萨罗德。但我觉得“刹罗琴”的译法更有古印度味。对于印度以外的业余印度音乐欣赏者来说,耳熟能详的可能只是Sitar(西塔琴)了。刹罗琴有很不同的味道,听大师Ustad Ali Akbar Khan的独奏,感觉像是听中国古琴,有冥想,有与天地精神的沟通;还时常会有音符从音乐主干斜飞出去,仿佛瞬间的通灵,而且神奇的是,这样的旁逸斜出非但没有破坏音乐的完整性,反而让它更为丰富迷人。作为一件印度乐器,它还有着天生的迷幻效果;只是与Sitar比起来,它的迷幻是淡淡的。这样更好,听起来更像古琴的玄惑感。刹罗琴还有一点与古琴相似:天生高格,只适合独奏。任何伴奏乐器的加入,都会破坏它遗世独立的气质。当然,这是我的一厢情愿,现在印度出版的大部分刹罗琴唱片,都是有伴奏的,自然也都是不耐听的。我还是愿意一遍遍听Ustad Ali Akbar Khan的那些老旧的独奏唱片。就像古琴在当代无人问津的命运一样,当我在印度,请一个非常有教养的当地人给我推荐一些印度古典唱片时,他满脸歉意地说,除了Sitar,他对印度古典音乐一无所知。然后把我带到一个唱片店,让我自己挑选。
以下系转载
印度乐器简介(14):萨罗德琴
2007-08-27 20:33:28 来自: 阇摩陀耆尼
Sarod (hindustani, string instrument)
萨罗德琴(印度斯坦弦乐器)
萨罗德琴是北印度音乐中流行的弦乐器。琴身是由一块久置的柚木(译者注:柚木属油性,久置不易变形)雕刻而成,琴腹覆有山羊皮。有4根主弦,6根低音节奏弦和15根共鸣弦,均为金属弦。弹奏时用椰壳制成的拨子弹拨。萨罗德琴没有琴品。萨罗德是在占婆寺(Champa temple)内公元1世纪的雕刻品以及阿旃陀(Ajanta)洞穴的壁画中被发现的。它与阿富汗和克什米尔的拉巴巴琴(Rabab)也很相似。它在13世纪时被阿米库斯鲁(Amir Khusru)改进过。胡斯塔德•阿里•阿卡巴汗(Ustad Ali Akbar Khan)为了提升音质还对它的外形做了精确的改进。
萨罗德早期历史要追溯到它在阿富汗的发源时期。伟大的萨罗德艺术家巴巴•奥洛丁汗(Baba Alauddin Khan)大大改良了了这种乐器,他在其中加入了各式各样的特色,使得琴的配置变得非常先进。
重要艺术家:Baba Allaudin Khan
Ustad Ali Akbar Khan
Ustad Amjad Ali Khan
PS(1):【印度和世界音乐文化入口网】剎羅琴(Sarod)又稱沙拉瓦琴(Sarrawat),是短頸的印度古典撥弦琴,形狀近似中國的琵琶,剎羅琴(Sarod)是在19世紀,從中亞、波斯、阿富汗的魯持琴(Lute),拉巴琴(Rabab)逐漸演化而成,眾說紛云,也有一說是源自希臘魯特琴。剎羅琴琴共鳴箱比較小,是以義甲來彈奏,共鳴箱上是用羊皮覆蓋,在撥弦版是呈三角型,撥弦版表面是銀色金屬撥弦板,撥弦板上沒有琴格,琴桿上頭有的附有共鳴球和不附共鳴球兩款,琴面表皮下是抽木材質的琴身;剎羅琴共上層有8金屬弦(也有6條),其中4條是主弦,其他2條是持續音、2條奇可力Chikari(可產生節奏拍子) ,下層有11到15條的共嗚弦,調弦音為(SA SA SA PA SA MA(C1C! C G C1 F!) 音域大約三個八度音。這些共嗚琴也是逐次配合不同拉格(Raga)的主弦的調音而調音, 才能彈出好聽的剎羅琴。琴長從110公分到114公分。剎羅琴是北印度常見的器樂,經常和塔不拉鼓一起演出,如北印度的古典樂或興都斯坦尼聲樂等曲目。剎羅琴大師阿里阿卡巴汗(Ali Akber Khan)已80餘歲,仍活躍在美到處表演,1968年同時在美國及印度,成立以剎羅琴教學為主的,AMMP印度音樂的學院,推廣成效蜚然,已有近萬人到該校畢業。因此阿里阿卡巴汗也常受邀為電影配樂,1998年並獲美國艾美獎提名,榮譽等身。
刹罗琴:与古琴神似的印度乐器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