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十日谈为躲避瘟疫共产的故事,讽刺了当下人世制造的痛苦,被称为“人曲”。李泉借用这个名,在2020年全球疫病蔓延的时刻,与自己对谈,《十日弹》的十首歌全部来自对自身内心深层的诘问,但并不急于得出任何结论和心得,只让这些变成个人音乐记录,是一种放弃需索的结果。编曲紧跟时代发展,一方面你可以听到老派音乐人依然在关注现下的音乐流行腔调,另一方面你又觉得他的这种追逐确定也会不合时宜,但除去歌名的流俗和歌词的通俗,李泉还是尽量产出了一丝不苟严谨的音乐作品。比之前几张有趣很多,但也仅仅是这样,再也没了深挖的必要。
惊喜就在于李老师这么多年还在尝试新东西 电子元素编排的细致度让人佩服 就很好。配合jazz味道底色简直相得益彰吧,歌词部分相比现在市场上随处可见的“荒凉/腐烂/罪或罚”云云为赋新词式的意象,显得异常踏实。
李泉就是个诗人啊,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依然选择勇敢与真实的自己赤裸对话。几首合成器流行和氛围作品完成度很高。阔别多年后给自己的这份50岁的生日礼物并没有选择合家欢式的中庸甜腻,相反像《无人镜》,《中年》《稻草》这种歌词写实,编曲意象化的虚实交错感,会让你觉得他依然是那个现实生活中保持清醒的走钢索的人
「绝句」的前奏很像持修的「胆小鬼」。
李泉老师这张非常令人尊敬,他表明在大陆流行音乐变成学猫叫的今天,流行音乐人也仍然可以有一些艺术审美追求。
抱歉,欣赏无能。
一年能有一张词曲都可以的华语流行就是谢天谢地
减一星在歌词上。作曲的技法还是很成熟的,不过拼贴的成分很多,许多模仿的痕迹。说虽这么说,好听可是第一位滴。
音乐上没得说,无论是词曲水平还是制作水平,整个在现在华语乐坛最顶尖的。其实我对李泉蛮多期待的,或许是因为有才华的人太少了,我总希望他能有更多一点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多表达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但是他所成长和他现在所处的阶层,让他很难站在那样一个角度去观察中国,观察这个时代。如果只是私人视角的话,我觉得他现在这样的音乐已经到顶了。
一般来说这么实验的音乐...下一张会平衡一下
实验性太浓。
听晚了
有才华的人真的是可以超越时间的,还能不断不断尝试新东西,而且作品十分成熟
B+ 电子舞曲与摇滚的碰撞,是疫情隔离时与自我相处的最佳选择。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自我剖析会是痛苦的,所有的不惑将面临着破碎和重组,直至真正地握紧那些“卷不走的蔚蓝”。这一过程里所有突兀的情绪、所有潜藏的感悟,在李泉最坦然的声音里,一览无余。cut. 法思瑞迪波,余生,绝句,弹琴的人
没有想象中那么实验性那么强,这也是每次打开李泉专辑的感觉,每次都担心听着累但每次听着都觉得品质有艺术有但不会曲高和寡。特别是这张听到《余生》和《稻草》的时候,瞬间打消了顾虑。
依然是那个走钢索的人
编曲和制作100分,旋律过于随心所欲,实在无法留下太深印象。对于创作新手来说,玩音乐实验似乎无法苛求太多,不过对于李泉这种前辈高手来说,多写几段朗朗上口的旋律,应该不算难事吧!
基本锁定年度国专最佳。李泉玩流行属于降维打击了(他也不太屑于留在芭乐的圈子里),整专从头到尾绝无重复但一气呵成,当他的浪漫底子与近年频频碰撞的电子元素一起沉淀,再用他醇美的嗓子发酵,酿出来的定是风味奇绝的美酒。
别人的中年或许显得挣扎、泥泞或困顿,然而他的似乎冷静又斑斓许多,电子、爵士、摇滚…… 组成了一副实验色彩颇浓的趣味图景。尤其是讲生活烦恼和困境的《中年》,大段爵士乐器的演奏段落既像调侃,也美化着现实的不堪。而如圣咏般的《无间》,重重和声叠唱被电子化的声响所萦绕,升腾起疏离又圣洁的异象。
个人心中2020年最好的国语专辑
> 十日彈
22 有用 锐利修蕊 2020-09-23 19:31:45
十日谈为躲避瘟疫共产的故事,讽刺了当下人世制造的痛苦,被称为“人曲”。李泉借用这个名,在2020年全球疫病蔓延的时刻,与自己对谈,《十日弹》的十首歌全部来自对自身内心深层的诘问,但并不急于得出任何结论和心得,只让这些变成个人音乐记录,是一种放弃需索的结果。编曲紧跟时代发展,一方面你可以听到老派音乐人依然在关注现下的音乐流行腔调,另一方面你又觉得他的这种追逐确定也会不合时宜,但除去歌名的流俗和歌词的通俗,李泉还是尽量产出了一丝不苟严谨的音乐作品。比之前几张有趣很多,但也仅仅是这样,再也没了深挖的必要。
27 有用 𝙎𝙥𝙖𝙧𝙠𝙮 | ✟ 2020-09-22 00:37:43
惊喜就在于李老师这么多年还在尝试新东西 电子元素编排的细致度让人佩服 就很好。配合jazz味道底色简直相得益彰吧,歌词部分相比现在市场上随处可见的“荒凉/腐烂/罪或罚”云云为赋新词式的意象,显得异常踏实。
23 有用 1806 2020-09-21 20:23:07
李泉就是个诗人啊,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依然选择勇敢与真实的自己赤裸对话。几首合成器流行和氛围作品完成度很高。阔别多年后给自己的这份50岁的生日礼物并没有选择合家欢式的中庸甜腻,相反像《无人镜》,《中年》《稻草》这种歌词写实,编曲意象化的虚实交错感,会让你觉得他依然是那个现实生活中保持清醒的走钢索的人
3 有用 齊克斯尼力佐飛 2021-02-04 22:07:43
「绝句」的前奏很像持修的「胆小鬼」。
13 有用 长亭 2020-10-02 20:24:39
李泉老师这张非常令人尊敬,他表明在大陆流行音乐变成学猫叫的今天,流行音乐人也仍然可以有一些艺术审美追求。
4 有用 Jonathan 2020-09-21 21:57:59
抱歉,欣赏无能。
5 有用 發条樹 2020-09-29 21:50:53
一年能有一张词曲都可以的华语流行就是谢天谢地
4 有用 梅可 2020-09-28 22:45:09
减一星在歌词上。作曲的技法还是很成熟的,不过拼贴的成分很多,许多模仿的痕迹。说虽这么说,好听可是第一位滴。
4 有用 雨摇 2024-02-22 20:44:23 江西
音乐上没得说,无论是词曲水平还是制作水平,整个在现在华语乐坛最顶尖的。其实我对李泉蛮多期待的,或许是因为有才华的人太少了,我总希望他能有更多一点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多表达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但是他所成长和他现在所处的阶层,让他很难站在那样一个角度去观察中国,观察这个时代。如果只是私人视角的话,我觉得他现在这样的音乐已经到顶了。
3 有用 囧闹钟 2020-10-05 22:54:27
一般来说这么实验的音乐...下一张会平衡一下
2 有用 郑宁素 2020-09-21 18:22:52
实验性太浓。
0 有用 失控的蘑菇 2023-04-30 19:57:25 北京
听晚了
1 有用 夏日扬帆 2020-10-19 22:22:01
有才华的人真的是可以超越时间的,还能不断不断尝试新东西,而且作品十分成熟
3 有用 Boron_Phage 2020-12-28 00:19:26
B+ 电子舞曲与摇滚的碰撞,是疫情隔离时与自我相处的最佳选择。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自我剖析会是痛苦的,所有的不惑将面临着破碎和重组,直至真正地握紧那些“卷不走的蔚蓝”。这一过程里所有突兀的情绪、所有潜藏的感悟,在李泉最坦然的声音里,一览无余。cut. 法思瑞迪波,余生,绝句,弹琴的人
2 有用 RoJay 2022-07-22 10:17:57
没有想象中那么实验性那么强,这也是每次打开李泉专辑的感觉,每次都担心听着累但每次听着都觉得品质有艺术有但不会曲高和寡。特别是这张听到《余生》和《稻草》的时候,瞬间打消了顾虑。
0 有用 无心人 2020-09-22 05:37:21
依然是那个走钢索的人
1 有用 罗宾汉 2020-12-14 20:32:44
编曲和制作100分,旋律过于随心所欲,实在无法留下太深印象。对于创作新手来说,玩音乐实验似乎无法苛求太多,不过对于李泉这种前辈高手来说,多写几段朗朗上口的旋律,应该不算难事吧!
7 有用 2noWfall 2020-09-24 13:03:30
基本锁定年度国专最佳。李泉玩流行属于降维打击了(他也不太屑于留在芭乐的圈子里),整专从头到尾绝无重复但一气呵成,当他的浪漫底子与近年频频碰撞的电子元素一起沉淀,再用他醇美的嗓子发酵,酿出来的定是风味奇绝的美酒。
5 有用 徐蔻依 2020-09-24 16:35:57
别人的中年或许显得挣扎、泥泞或困顿,然而他的似乎冷静又斑斓许多,电子、爵士、摇滚…… 组成了一副实验色彩颇浓的趣味图景。尤其是讲生活烦恼和困境的《中年》,大段爵士乐器的演奏段落既像调侃,也美化着现实的不堪。而如圣咏般的《无间》,重重和声叠唱被电子化的声响所萦绕,升腾起疏离又圣洁的异象。
2 有用 活在门里的人 2021-08-03 10:24:32
个人心中2020年最好的国语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