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
Wiener Philharmoniker
/
Claudio Abbado
/
Georges Pludermacher
/
Sergey Vasil'yevich Rachmaninov
/
Nathan Milstein
/
Eugen Jochum
流派: 古典
专辑类型: 专辑
发行时间: 2019-04-05
出版者: 环球唱片
唱片数: 1
流派: 古典
专辑类型: 专辑
发行时间: 2019-04-05
出版者: 环球唱片
唱片数: 1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全部)
谁听这张唱片?
订阅关于Nathan Milstein: Complete Deutsche Grammophon Recording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Ethuil 2020-05-19 23:16:48
啊...这张感觉音色没有其他的那么亮?不管怎么说我永远爱Milstein,是我每一个抑郁且丧的时刻的救赎。
0 有用 momo 2023-06-16 16:11:42 日本
很難不滿分。
0 有用 pakupaku 2024-03-10 19:26:56 北京
全是定番!
1 有用 sumooo 2021-08-09 08:18:35
常听常新,米尔斯坦合集
0 有用 Kempff946 2024-03-06 22:52:23 上海
夜听米尔斯坦演奏他根据帕格尼尼多首作品改编而成的《帕格尼尼偶记》(Paganiniana ),5星中的5星。甚至可以说,这演奏有点类似于海菲兹拉奥尔改编的帕格尼尼《第24随想曲》,是已经无法用星级评价,而成为对于该乐器的演奏来说的某种绝对化存在。也正是此曲,最大地显明了米尔斯坦与海菲兹这两位超技天师深层的差别。海菲兹拉超技作品,轻松归轻松,却始终把高能的那根“弦”绷到极紧。米尔斯坦也有这样的紧绷时... 夜听米尔斯坦演奏他根据帕格尼尼多首作品改编而成的《帕格尼尼偶记》(Paganiniana ),5星中的5星。甚至可以说,这演奏有点类似于海菲兹拉奥尔改编的帕格尼尼《第24随想曲》,是已经无法用星级评价,而成为对于该乐器的演奏来说的某种绝对化存在。也正是此曲,最大地显明了米尔斯坦与海菲兹这两位超技天师深层的差别。海菲兹拉超技作品,轻松归轻松,却始终把高能的那根“弦”绷到极紧。米尔斯坦也有这样的紧绷时刻,但有时,他会在超人的控制力的基础上,进入一种完全轻(顶)松(级)闲(b)雅(t)的状态。克莱默回忆他初见米尔斯坦,是一种觐见的心态。就以这首作品为例,克莱默强横的技巧也能拉出轻松感,但那份闲雅,是他永远不可能达到的。虽然他是时代之子,但毕竟他和米尔斯坦之间,还隔了两百个(括号里的名字自己填)。 (展开)
1 有用 Bourbonvio 2023-04-18 14:49:53 江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米爷的演奏版本堪称"万恶之源"。
1 有用 sumooo 2021-08-09 08:18:35
常听常新,米尔斯坦合集
0 有用 pakupaku 2024-03-10 19:26:56 北京
全是定番!
0 有用 momo 2023-06-16 16:11:42 日本
很難不滿分。
0 有用 Kempff946 2024-03-06 22:52:23 上海
夜听米尔斯坦演奏他根据帕格尼尼多首作品改编而成的《帕格尼尼偶记》(Paganiniana ),5星中的5星。甚至可以说,这演奏有点类似于海菲兹拉奥尔改编的帕格尼尼《第24随想曲》,是已经无法用星级评价,而成为对于该乐器的演奏来说的某种绝对化存在。也正是此曲,最大地显明了米尔斯坦与海菲兹这两位超技天师深层的差别。海菲兹拉超技作品,轻松归轻松,却始终把高能的那根“弦”绷到极紧。米尔斯坦也有这样的紧绷时... 夜听米尔斯坦演奏他根据帕格尼尼多首作品改编而成的《帕格尼尼偶记》(Paganiniana ),5星中的5星。甚至可以说,这演奏有点类似于海菲兹拉奥尔改编的帕格尼尼《第24随想曲》,是已经无法用星级评价,而成为对于该乐器的演奏来说的某种绝对化存在。也正是此曲,最大地显明了米尔斯坦与海菲兹这两位超技天师深层的差别。海菲兹拉超技作品,轻松归轻松,却始终把高能的那根“弦”绷到极紧。米尔斯坦也有这样的紧绷时刻,但有时,他会在超人的控制力的基础上,进入一种完全轻(顶)松(级)闲(b)雅(t)的状态。克莱默回忆他初见米尔斯坦,是一种觐见的心态。就以这首作品为例,克莱默强横的技巧也能拉出轻松感,但那份闲雅,是他永远不可能达到的。虽然他是时代之子,但毕竟他和米尔斯坦之间,还隔了两百个(括号里的名字自己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