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人(复黑版) 短评

热门 最新
  • 9 2012-04-16 14:14:45

    梁文道〈打 BAND,就一定要贏〉:「尤其值得紀念的是《天外人》,這首二十三分鐘長的組曲,香港乃至於全華文世界史上第一張概念唱片。當年我還在台灣上學,剛剛開始沉迷Pink Floyd、ELP、King Crimson 和Yes,便聽說香港有了這麼一闕堪比國際大師的progressive rock,便立刻跑到唱片行尋回聆聽。果然石破天驚,他和潘源良合作的這套組曲順滑地糅合了數種極為不同的樂風,編曲巧心,演奏上乘,完完全全道出了一個流落地球的外星客的孤寂和想望。起初我還以為這是受了David Bowie 那火星人的影響,後來我才知道靈感來自衛斯理。好一個香港創造,好一個徹頭徹尾的本土搖滾經典。」我認為它跟外國一流的先鋒搖滾還差了一截,但不失為中文唱片史上的可貴嘗試。

  • 3 tlmgt 2013-05-17 06:52:59

    到底是罗文的《卉》还是这张是史上第一张概念专辑啊。。。。第一首歌23分钟实在是够呛。。。。什么都有。竟然有人打 Brit-pop 标签= = 不打分了。《世界会转》还可以

  • 0 圳美一姐小渡边 2017-11-07 09:31:54

    天外人歌曲组也是由几个篇章合起来的‘一首歌’,太厉害了。粤语歌坛80年代很有哲学思考,泰迪罗宾还很有代入感写外星人也有乡愁,而之后我这个时代还在想外星人绑架的局限,看看人家的想象力。电子摇滚元素现在看来或许不足为奇,概念或许也不完整,但够前卫了。我也有计划以后做一个多主题的歌。

  • 1 兮称 2014-01-27 10:39:47

    1983前卫流行专辑,孤寂又美好

  • 1 Clash-Cash-Car 2013-07-05 05:44:01

    也只有泰迪罗宾 有这个分量做出这种 概念性极强的 带有银河漂流感的 完整性概念专辑 而且极其缜密 音乐极其动情浪漫

  • 0 soulnleevh 2013-01-24 11:36:46

    梁文道还算明白点事儿...

  • 0 雷宝珠 2013-12-21 14:46:26

    梁文道:當年我還在台灣上學,剛剛開始沉迷Pink Floyd、ELP、King Crimson 和Yes,便聽說香港有了這麼一闕堪比國際大師的progressive rock,便立刻跑到唱片行尋回聆聽。編曲巧心,演奏上乘,完完全全道出了一個流落地球的外星客的孤寂和想望。

  • 0 aodi213 2014-08-14 09:48:42

    听完有太空孤旅末路望重返人间之错觉

  • 0 死得瑟吉恩 2021-11-27 01:48:24

    晚做了十年

  • 0 0分 2014-08-31 14:40:40

    一开嗓还以为是越南话....冲着年份打的五星

  • 0 Plutonic 2014-08-17 00:44:39

    泰迪罗宾真是奇才!!

  • 1 阿米多特. 2021-11-07 08:55:41

    能理解沒聽過早期prog rock的人對這張大吹特吹,但水平真的不怎麼樣。鍵盤solo無力,編鼓具有八十年代末迪廳pop的感覺,vocal是聽過的粵語歌裡最差的,唯有的一點滿意來自三頻分離做得比當時平均水平好的mix

  • 0 慕祺海Perkira 2023-08-27 20:26:04 江西

    A- 朗朗上口,好欣赏,作为一张香港地区的前卫摇滚专辑,却有着那个年代独有的味道,一听就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港乐的标志性的东西,除却流派特征那粤语歌听来该有的特点却一点也不会少,整体是很动听很先驱的。PS:1-4、7。

  • 0 Theodore 2023-06-01 04:32:39 阿联酋

    这还多亏了大数据推送

  • 0 Laika 2019-01-07 10:51:48

    精彩而超前。

  • 0 . 2013-06-20 22:03:12

    應該係香港第一張有"album"呢個概念既碟

  • 0 灰色幽默 2024-09-24 13:00:35 浙江

    概念完整的prog,风格杂糅,人声过于突前。B+

  • 3 水刑物语 2013-09-21 16:37:08

    意料之外的感觉,虽然双排键和贝斯都听着略稚嫩,但绝对是水准之作,后面的笛子和原声吉他以及古筝的搭配也很赞。很符合prog的特征。不知道那些给打Bp标签的人怎么想的,这玩意是84年...mb!

  • 0 链锯 2016-09-23 01:11:59

    一股rush味

  • 0 无状态 2024-05-25 10:22:59 北京

    High A/80s的概念专辑,我不认为这张有多prog,更值得注意的是对歌曲结构的把握与编排早就超过了后来大部分音乐人,虽然依然略显生硬和笨拙,融入的元素基本也都属于传统的港乐,时而一些新潮的电子元素,就这种融合程度还算不上折衷主义的表现,也就无所谓prog不prog的,艺术化的呈现才是这张最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在80年代就做出来远超后来大部分音乐作品艺术性的专辑,这怎么不能算是一种伟大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