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o 短评

热门 最新
  • 16 伤心日记本 2019-05-11 22:39:06

    水果姐抄袭王丽红的MV 火力恒盾直接抄袭A.I.爱的概念 到底道德放在哪里?

  • 11 Eyes2theWind 2019-05-11 04:19:13

    9.0 机器学习的结果和艺术家的参与已经难以分辨,穿插的诡异模拟声音,本意想来也不是使人享受,但这是一次前鲜有古人的试验,而Herndon"为其所用"的组合、利用,与Avant garde基底和唱诗班式曲目+Glitch音效的调和,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与宣告,也即人在科技生态中的角色思考和复杂情绪

  • 5 tlmgt 2019-05-10 15:49:52

    “熬”过前三首后其实是她三张专辑里最亲和的一张。Godmother越听越好

  • 9 MeetMeinaMaze 2019-05-11 13:51:22

    Holly Herndon本来就热衷以声音技术度量情感表达,通过AI程序反馈的成品效果也营造了理想的科幻乌托邦环境,是她最无播放阻力的一张,club倾向的作品很迷人,机器之音经过培育长出血肉、产生行为的过程更迷人,关于性别、身份的存疑也在原始和科技氛围的对峙下浮出水面

  • 10 Mr.Flop 2019-05-10 23:15:39

    20th SE,两个点:1. 当代的先锋音乐=未来的民乐;2. 神创造人➡️人创造AI。也许我们终究不会知道未来,但这张专辑已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 0 𝙎𝙥𝙖𝙧𝙠𝙮 | ✟ 2019-05-10 19:25:50

    飘了

  • 5 SladeGreen 2019-05-11 00:10:23

    嗯……想法是好的,效果有好有坏。喜欢前三首和中间的一部分,Tribal味道太浓厚了。(但我仍然觉得现在的先锋艺术家过于把Polical Opinion放在心上了……Way too Aggressive than it should be)

  • 1 失控的蘑菇 2020-06-10 12:28:28

    和上一张一样难听!

  • 2 无法太多 2021-07-16 09:45:30

    Frontier那种成千上万cyber ghosts向你啸叫,欢迎你步入这座赛博万神殿的感觉,无法不感动

  • 3 tONy顺仔 2019-12-11 22:13:12

    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仿佛经历一场颅内高潮。她对于音乐未来可能的进化方向有多强的前瞻性、对社会议题有多大的影响性不得而知,但利用A.I.技术即兴创作出这样天马行空的experimental adventure就足够惊艳。PROTO就是电子乐在异域感民乐和科技提供的广阔沃土中生长的过程,难以预测的音乐走向在世界文化和宗教感融合的神圣氛围里诞生出机械硬冷与人性温度交融的产物。未来主义色彩的电子乐在被赋予启示录意义的同时,也相当的悦耳与和谐

  • 1 PabloHoney 2019-05-16 17:34:22

    我佛了,这是AI流行乐?

  • 6 末窗 2019-05-11 00:41:51

    这张专辑我找不出任何技术细节,无非是机器学习中的生成模型,找到一篇可能相关的 2016年Google DeepMind论文,WaveNet: A Generative Model for Raw Audio。 总之 Holly Herndon 不会发明什么新的机器学习算法,所谓用人工智能作曲这些一点也不高级,但是对流行音乐,它的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录音室技术的延伸,就是打造一个我们真实生活中所不可能存在的空间,我们在这个新的空间去听音乐。如果更多把算法引入,对这个空间进行更为精密的构造,同时更极致的去控制,这才是本意!

  • 5 2019-05-11 17:00:46

    (90) 从外环境上,PROTO是一种民俗文化,宗教氛围和choral的另类融合,它为Glitch-Pop孕育了一种崭新的诠释。而内核则是,鲜活,耀眼的先驱非生命体实现了相对的价值,并且把科技力量和音乐发展的结合所产生的认知化与意识流问题给出了相当深刻的解答。人声的冰冷和电子节奏的热络产生了强烈的对流,在这短短的44分钟里交互,捍卫彼此的尊严和权利,将诞生和灭亡推向了高潮和与之抗拒的边缘。它是性感的,又是极富争议的,而正是因为拥有这种艺术性,又兼具未来感的扭曲体才能打破现状,将我们推向新的时代。

  • 0 血源2出了吗? 2021-10-14 18:00:43

    咋忘标了

  • 0 hitlike 2024-09-17 14:38:32 黑龙江

    人机和谐的动机但攻壳感的效果,标准的AI味儿——粗颗粒合成、低质采样的质感,民乐混入后整体又很像Carl Stone的某些采样处理,一些新奇的生成还是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比如她说《Godmother》里AI自己创造出的类似打嗝般的声响……

  • 0 Nye 2020-12-17 02:02:03

    听着不怎么好听,一看介绍这么牛逼的吗

  • 4 W.L.N 2020-10-11 22:09:00

    0/100 当last gasp那些温柔的glitch一点点地跳入我的耳朵的时候 我的恐惧就达到了顶峰 我不知道怎样去评价这样一张专辑 它的概念性和音乐性是非常完整的——人类 文化 科技 历史 与AI的灵肉交融(甚至在封面上都能体现出来) 但是在那些时而宏大时而细腻的感情中 Holly的态度却天真得恐怖 我本身就非常反对AI创作这项技术 而这部作品里我更是看不到任何强有力的后设 其实从movement的切割 到platform的展开 这张是水到渠成的 但更令我恐慌的是这张可能带来的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这张专辑宁愿去回望或是展望人类文明或是直接讨论情感却无视AI技术的危险性的内容令我非常愤怒 我甚至觉得这种美丽新世界式的艺术走向就要吞噬整个文化 而这专辑却无动于衷 // AI爆炸时代我没预言错

  • 0 K 2019-05-21 11:29:26

    在线做法

  • 0 WickedWill 2025-04-15 20:32:25 湖北

    当时听真的没听懂,现在听觉得是非常棒的创意。Holly在这里不是把AI当作与人类对立的一种二元论,而是将AI与民乐摆到一起,你会发现AI那些古怪的写作和那些与现代西方主流音律不同的民歌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它们构成了一个奇妙的隐喻。听完后我甚至认为“去人类中心主义”都是一个伪命题,不妨退一步去想,人类自己在世界音乐史上存在一个统一的、中心化的“元语言”吗(注:西方七声音阶都是近现代才开始向全球扩张的,并且扩张范围实际很有限)?如果不存在,为何不接受AI的生成是一种写作?

  • 2 Alain 2019-10-23 12:40:26

    基于机器学习的音乐伦理实验,在人声与合成声音的合唱中,人文性与科技性融合为怪异的有机体,于是能感受到一种电气化的破碎感在神圣庄严的宗教气质中流窜,A.I.因其具备丰富层次和情感暗流的声音特质而拥有一种拟真的人格。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