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争鸣》上榜了《南方都市报》评选的2018下半年20佳专辑,名列第二名。
1.「爱丽丝Where Are We Going」谢震廷 2.「争鸣」沼泽 3.「0」林忆莲 4.「南方灵魂」欧开合唱团 5.「看不见的城市」惘闻 6.「垂直活着,水平留恋着」艾怡良 7.「低成本专辑」云端司机(李权哲) 8.「Nothing Is Under Control」岑宁儿 9.「我们目前是什么都先不做」昏鸦 10.「沙发海」陈绮贞 11.「仙人指路」皇后皮箱 12.「当我们谈论他的名字时我们在谈论什么」P.K.14 13.「L.O.V.E」陈奕迅&the duo band 14.「换句话说」Hush 15.「希游记」孙盛希 16.「水底」大象体操 17.「耳朵」李荣浩 18.「书名号」朱七 19.「知人」TizzyBac 20.「幻」苏运莹
原文网址:http://epaper.oeeee.com/epaper/C/html/2018-12/26/node_24574.htm
[全文】
2018年下半年优秀华语专辑选——
在流量音乐的时代里年少有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8年12月26日 版次:GB02 作者:综合
2018年是流量音乐的时代,然而2018年的下半年却是互联网的寒冬。流量时代的泡沫来得快的同时,退潮得也快。一众当年的独角兽如今早已门可罗雀,近几年声名鹊起的新兴流量,却与乐坛宿将一道,开始了各自的转型。
歌迷们津津乐道于吴亦凡、张艺兴、易烊千玺、毛不易的新专,许嵩、汪苏泷、王心凌的变身,而专业乐评人则关注得更为微细——— 譬如《野子》之后的苏运莹,《追光者》之后的岑宁儿,如何在她们今年的个人全新大碟中重塑自己;又或者检视一下林忆莲、艾怡良、陈绮贞的冲奖之作是否会有什么新的惊喜。在这片流量之海,无论主流,抑或Indie,都能令人欣喜地听到,那些看不见的城市里的争鸣,就像这个革故鼎新的年代,过去四十年来的那些声音。
如今回过头来,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留下来的声音,终究不外乎人之常识本性。就像这半年里声入人心的那首歌,李荣浩的《年少有为》,正是直面泡沫时代下的年轻人,他们的失落与欢欣,纠结与果敢——— 同样的,这也是下半年里乐评人评价最高的,少年谢震廷和他的《爱丽丝Where Are We Going?》里的摄人之处———垂直地活着,真实而残酷。
或许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时代,但他可以选择如何在时代里tobereal。而真实的人性,不正是这个流量时代,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吗?□邮差
1 谢震廷《爱丽丝Where Are We Going?》
《爱丽丝》是《查理》之后的另一个故事。谢震廷饱受情绪困扰两年之后再出唱片,无论是音乐元素的应用和文字及情绪的维度都比前作有了大幅度提高。此“爱丽丝”可以是彼“爱丽丝”,也可以不是。谢震廷以迷失和寻找出路为主要母题,其中又涉及成长、分离及家庭暴力等虚实交杂的元素,制造出不停下沉的美丽、斑斓和晕眩。他的困扰也是他的沉稳,在这张唱片里,节奏和编曲以及迷离的合成器音色都用直接简单的方式呈现,即便是弦乐组的引入,也尽量保持歌曲整体的干净,颇有合而为一的效果。一开始你似乎只是打开了一个简单的八音盒,然后旋转的人偶将听众拉入这个神秘又深邃的心理世界。这是一张温暖又沮丧的唱片,从真实的自我出发,引出真实的困惑与挣扎,祝谢震廷好运。(Sean)
2 沼泽《争鸣》
这张专辑并非是在常规录音室完成的,在今年欧洲巡演的路上,他们卸载了一些长久的杂念,在某一站,一气呵成,就此了断。感谢比利时佐特海姆的一片森林,他们在那里完成了成军20载的一个使命。他们钻入了空无一人的野林里,在阳光、微风、鸟鸣的氛围中倾诉了自己的心声。整张专辑只有一首作品,43分28秒,它其实已自觉地脱离了后摇的界定,朝着沼泽心目中的音乐神殿慢慢靠近。你内心的沼泽是什么,那么《争鸣》就是什么。主唱海亮曾经提到,这张专辑的创作灵感来自他读过的一本书———《夹边沟记事》。(邱大立)
3 林忆莲《0》
在将声音的宏大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的《盖亚》之后,《0》探讨的是轻盈与和声的智慧。专辑称得上是一张artpop,除了《沙文》和《归零》以外,氛围与柔性电子鬼魅地扩散开去,常石磊主导的音效编织出的幻境让听感游走在新古典与节奏实验之间。
这基本上是近年来华语流行专辑中和声编写最繁复、唱法最精致的一张,在虚无漫游的宇宙空间感中,聆听的情绪几乎毫无支点,两首突然复古的摇滚把愤懑倾泻出来,达到情绪上的平衡。专辑的意图很明显,不依靠砸典故勾连世事的歌词升档,依然通过音乐上的繁复编写,直接将林忆莲声音中的神性拉向了一个在大众眼中逼格高不可攀的飘渺宇宙。她虽为流行天后,如今做音乐的态度却更像个独立音乐人。(呆若木一)
4 欧开合唱团《南方灵魂》
2013年获得金曲奖的三项肯定后,欧开这支由台湾原住民组成的A Cappella合唱团,经历了重组、更名等种种波折,却熄灭不了他们对音乐的热忱。“南方”代表着生命的源泉,人生的方向,在寻找暗淡时刻的光明时,指引你倾听心灵的声音,同时拥有坚持自我的“灵魂”。不同于第一张专辑的丰富多彩,《南方灵魂》听起来温柔而内敛,情感饱满许多,有如一壶美酒,需细细品尝方能体会出这段路程的酸辛和沟坎。为了呈现出更精致的人声艺术,四人砸了不少资金,请来了顶级的大师操刀编曲与混音制作,风格涵盖了巴萨诺瓦、福音等,就是要让一路来相信和支持他们的朋友,感受到他们的用心以及对歌唱的执着。生活像首歌,婉转着一曲旋律,但绝对不是单一的岁月的薄凉。(小信猪)
5 惘闻《看不见的城市》
虽然标题来自卡尔维诺,惘闻的新专辑并没有太多的文学性引用。《看不见的城市》在冰岛完成录音和制作,声响上也带上一丝冰岛后摇滚乐队特有的冷热共存的特质,伤感与孤独交融,褪去些许粗粝与晦暗,多了一些冰清玉洁的精美。音乐中诸多意象,依然指向乐队的故土——— 大连。
惘闻以往厚重的音墙堆叠,如今慢慢转变为流动的质感;合成器音色之精巧,仿佛让人想到雪花的棱角;而铜管乐的运用依然是乐队的招牌——— 他们早已摆脱了歌曲结构和旋律的限制,以及对“悦耳”的一味追求。惘闻宏大的声音场景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进一步被凸显,反复聆听后,韵味也更悠长。(方舟)
6 艾怡良《垂直活着,水平留恋着。》
垂直来看,与艾怡良以往的作品相比,这张专辑的曲风和音色显然更大胆、更放得开手脚,因为快节奏和电子音效变得丰满,而不止于已获肯定的都会慢情歌。
水平看,在女歌手扎堆发片的旺季,它依然以艾怡良“针尖刺痛神经”的敏感写作,包括不落俗的旋律塑造,和对文字的独特领悟、阐释和诠释能力,共同强化出艾怡良的创作特色,是足够让听众反复流连,甚至留恋的。在这种浑然天成的、天赋般的写作能力前,唱的部分不得不微显黯淡。大多数作品缺乏明显记忆点的音色和唱腔,或许仍然是艾怡良从业界心水走向大众流行的一道坎。当然,她或许根本不需要。(梁晓辉)
7 云端司机《低成本专辑》
“云端司机”其实就是去年台湾瞩目新人李权哲的新化名,他之前曾说过,第一张专辑内的歌曲大多是他多年前的创作集合,这张内的歌曲才是他近期所写,最能代表现在的自己。新碟刻意走低调、简约路线,连专辑cover都只是一个音符!如此的简洁、简约,又符合他这张音乐中想表达的那种慵懒、随性、自由,或有点颓靡之感。整张其实很难提出哪首单独讨论,他的此张专辑也更趋于展现音乐的整体气氛,其整体性也比他的首张专辑更佳。(田中小百合)
8 岑宁儿
《Nothing Is Under Control》
真正喜欢Yoyo听者会开心,“庆幸这不是一张《追光者》2.0的专辑,因为《追光者》未必代表100%的Yoyo,加上《Here》专辑,再加上《Nothing is Under Control》才可以。”
从字面上看来,《Nothing is Under Con-trol》有一点带着宿命论般的口吻,Yoyo的创作初衷正向且愿意客观面对“失控”的种种,她说:Nothing is Under Control并非代表Every-thing will not be OK。只是我们摊开来身边事,可控的、失控的,都组成了我们丰富又总有惊喜的生活,一如Yoyo在专辑中埋藏的不少音乐惊喜。因为生活与生命的难控,Yoyo在音乐里尽量铺陈给听者大面积的疗愈力,所以从头听到尾,即使音乐语言有“失控”———Yoyo分别用粤语歌、英文歌、国语歌安排了专辑前三首歌,但给人听到的,多数是令人慰藉的治愈力。
最后,认真推荐她和陈奕迅合唱的《一秒》,还有《开场白》、《换气》以及《Ride》。(三石一声)
9 昏鸦
《我们目前是什么都先不做》
他们在有点“丧”的氛围之下,用音乐给人以幽默轻松之感。细读他们的歌词,直白甚至有些幼稚里又透露着一点诗意。昏鸦在编配上不使用常规模式,故意在节奏和兴奋点上与听众开着玩笑较劲。现实的梦幻的,现代的复古的,在他们手中都仅仅是一次随性融合和尝试。习惯台湾乐团的工整、清新和冲劲后,听一听昏鸦的另类编配,能感受到新意和惊喜。(大地)
10 陈绮贞《沙发海》
观察者四部曲的首发《沙发海》延续了陈绮贞一贯的创作风格,曾经在《华丽的冒险》尝试过的迷幻摇滚,陈绮贞独家注册的小清新都如期上演,没有所谓惊人的风格大逆转。或许做回自己最安心的创作风格并从中再深入地去探索和解剖才能让陈绮贞找回创作的初衷,这张概念性作品其实让乐迷们更贴近陈绮贞并得以了解她内心世界里很多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去年陈绮贞的《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仿佛开启了她创作上的灵感,这首细腻的作品以观察者的身份来观察别人,一段感情然后进而反省自我,如此细微的起承转合恰好是《沙发海》给予人的听后感。(月贝凡)
11 皇后皮箱《仙人指路》
皇后没有走失,皮箱满载而归。
没有刻意在彰显“玩”,却游戏般做出了融合及复古的风格,从上世纪七零年代到新生代,从另类摇滚到艺术流行,独立的珍贵在于不羁与无拘。乍听时的原始粗粝不好消化,在探究歌词后,于每每短短数语间挖掘出深意,仙人指路,在分享人生经历后,各自获得未来路向。年轻的人听过后跟着旋律跳起舞扭一扭,潇洒地以后可以做任何事都绝不回头;载浮载沉半生的人,听过后也不必参透,清静无为而活就足够。封面凌空而起的庙宇高堂,有像素失真的一丝幽默,也有醍醐灌顶的几缕暗示。推荐开门歌《九霄云外》。(黄畅达)
12 P.K.14《当我们谈论他的名字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自2013年的《1984》专辑以来,P.K.14算是蛰伏了一段时间,乐手们各忙各的,都没闲着,主唱杨海崧和妻子一起玩的DearE loise乐队,已然风生水起,把在P.K.14没有释放完全的阴郁和暗黑情绪进行另一种抒发。《当我们谈论他的名字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没有做太大变化,依然是熟悉的节拍和唱腔,依然是国际化团队制作,保持了国内乐队的一流水平,大家都担心杨海崧有一天可能会耗光自己,但是这张专辑证明了他的隐晦、梦境、意识流的叠造方式,是独特和具有持续性的,和后现代、后朋克的精气神融为了一体,从来没有在路上走失,也没有因为年岁变更,外部环境的迁徙而迟钝漫漶,杨海崧是一个思路清晰、内在节制的现代艺术家,适合不断坠入个人世界去长久唱作,不用担心他现在的创作才华,更不用不必操心他的未来走向,大家跟着他的音乐走就能发现新天地。(内陆飞鱼)
13 陈奕迅 eason and the duo band《L.O.V.E.》
怎么来形容《L.O.V.E》这张专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很像是一张合辑,或者说是一张香港这一代前端音乐人的一张创作集,11首作品由17位不同年纪、性别、辈分的音乐人历时6年完成创作,讲了13个人的故事,风格和主题各异,只是共同点在于:主VOCAL部分都是由陈奕迅来完成,所以这张专辑的署名并非陈奕迅,而是eason and the duo band,这个band原本是为了陈奕迅的DUO巡演而成立,两年66场演出下来,从陌生到熟悉,从相知到相惜,陈奕迅也生出了想为这些优秀的音乐人出一场作品集的念头,作为乐队与爱同行的纪念品。
但它又不仅是一张集结各家之作sh ow case的单纯创作人合辑,它仍是一张非常完整而和谐的概念作品专辑,17个不同音乐人风格迥异的11首音乐创作,因为两个人而赋予了这11首作品之间共同的主题性和鲜明的个人色彩。11首作品中的9首歌由香港80后音乐人陈咏谦填词,陈咏谦为这些不同音乐人的作品找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一起走过的日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了他们一起相处这些日月中所体验过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了他们冲撞共融,分甘同味的生活片段和细节,充满生活白描化的笔法平易而又真诚,温情四溢也令人热血饱涨。(卢世伟)
14 HUSH《换句话说》
作为无数天后“御用”的才子,HUSH单飞以来,不过出过两张正式唱片而已。也许因为新专制作阵容中的落日飞车或爵士钢琴家许钰瑛的参与,《换句话说》从开场的《怎么开始的》《不祥的预感》开始便一直有明显的爵士味道,而这种若有若无的寥落也一直在唱片中蔓延。尽管唱片有玛莎(五月天)、长冈亮介(椎名林檎及东京事变)等著名乐手参与,但依然是一张标志性的HUSH专辑,HUSH对音乐的掌控力非凡,未因外力迷失个人方向。比较3年前的首张唱片《机会与命运》,《换句话说》少了摇滚、电音及动感,多了明显的感性与深度,他的歌词也擅用鲜活字汇,从一天说到一生,大概这就是成熟。(陈灵伟)
15 孙盛希《希游记》
半年之内,两张国语大碟,而且风格迥异,而又各自保持了高水准。怎么也不像是孙盛希这个韩国归侨可以一力达成的。但《希游记》里的火力,却又结结实实地冲破了她过往从“girl”到“woman”的框架,一脚踩在了融合爵士与实验流行之间的跨界边陲,即便以岛内女歌手年度最大尺度突破来形容亦不为过。
某种程度而言,孙盛希在乎的不是爵士的形式,而是爵士的灵魂,以及融合一切可能性的野心。不安分的她,甚至还想联手魏如萱致敬椎名林檎的爵士摇滚与Marvin Gaye的摩城蓝调,几乎无法依常理来推测其辽阔想象力。
只能这么概括,胆大路子野,乐坛小东邪。(邮差)
16
大象体操《水底》
玩乐队的都知道,一支乐队的贝斯如果弹得好,那么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如果贝斯又是个美女,那这支乐队离红就不远了,大象体操就是这样一支离红不远的乐队。虽然玩的是相对小众的数字摇滚,可是却携带着典型的新世代音乐人的特征。
看看大数据,你会发现70前的音乐人爱歌颂家国情怀,80后喜欢唱爱恨情仇,90后特别是95后音乐人往往把视线集中在生活碎片,某种情境或者具象事物,无所谓意义或者逻辑。大象体操的新专辑《水底》便是很多生活具象的呈现,同名曲目《水底》强烈的下坠感,《人造卫星》的空间感,《被子》的虚空和《月落》的流动,存在感极强的贝斯把曲子的架构包裹得非常清晰。几首曲目的M V也没什么故事情节,都是闹着玩似的事物叠加,或者单一场景延续,却特别符合新世代人群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触觉。(紫微)
17 李荣浩《耳朵》
五年前的《模特》一鸣惊人后,李荣浩即进入高产模式,陆续发布《李荣浩》《有理想》《嗯》三张专辑,在拓展多元化曲风的同时,也进入一场“如何唤醒大众再次产生初相见时那种惊艳感”的拉锯战———直到今年这张《耳朵》,终于迎来一次悦耳与深度的平衡。
专辑在注重旋律上口的流行脉络上,于编曲制作上灵动地融入了摇滚、布鲁斯、电子、迷幻、乐队化多重元素,每首歌都有精致而回味无穷的细节,吉他的运用更是大放异彩,而在李荣浩“一个人即是一个乐团”阵容上,专辑主题在情歌主轴上渗透了对于青春与人生的成长对照性思考,《年少有为》以大众共鸣性和易记易唱副歌,成为年度最流行金曲之一,首次尝试完全演唱他人词曲创作的《耳朵》并作为专辑标题,则适时带来不一样的清爽感和另一种诠释角度,再加上《贝贝》本质无所谓却符合短平快话题性的灵光乍现,嗯,在音乐里有远大理想,也具备乐坛当下流行模特姿色的那个李荣浩,终于让大家的耳朵再一次聚焦并为之折服。(流水纪)
18 朱七《书名号》
朱七的《书名号》是一张有意思,也有意义的唱片。一个是资深票友,一个是顶尖音乐人,当并不职业的朱七,遇上华语顶尖的王治平,也成就了这张氛围与众不同的专辑。
以老摇滚作为基本结构的多元化制作,再辅以配合歌曲主题的中国风细化,王治平对于整张专辑的音乐控制,保证了整张专辑音乐属性上的匠心、格调和有意境。
但这却并不是一张编曲主导的专辑。朱七在创作过程中,首先以老的经典读物,形成内在的专辑主题概念,也让唱片从一开始,就有一个确定的大主题。
而在不同故事的呈现中,朱七非常好地解决了个体与读本、故事与领悟之间的平衡。整张专辑的文字部分绝不肤浅,甚至是有一种十年磨一剑般的雕琢,很多字句与感悟,很明显不是一朝一夕的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时间积累之后的呈现。
文字的厚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旋律的流畅,但实际上这张专辑作品的旋律,是有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流行音乐那样的旋律质感,即使不像神曲那般上口,但依然足够悦耳动听。
当然,朱七的人声部分,依然是整张专辑不可调和的一个审美矛盾。(爱地人)
19 Tizzy Bac《知人》
《知人》是Tizzy Bac的第六张专辑,也是主唱陈慧婷单飞之后,再次回归乐团的阶段性作品,心气在线,状态回涌,尽管没有从前那般惊艳却保持了一贯的水准,“牢骚系”的风格有些收敛不再那么天马行空的跳脱,却多了一份沉着冷静。有人单飞之后越飞越高,有人单飞之后越飞越低,陈惠婷应该是后者,进入国际大厂牌之后显然进入了迷失期,个人定位不太鲜明,电子风格算是行货几无特色,词曲水准开始模糊,似乎降格了一大截,这次回归Tizzy Bac又找到最初的感觉,整体表现还不错,也许乐团才是她的归宿,贝斯手去世之后,难得大家重聚再次上路,不论什么原因,希望乐团不要解散,做一个长寿的乐团,继续带给新老乐迷惊喜。(内陆飞鱼)
20 苏运莹《幻》
苏运莹的新专辑很有意思,取名为《幻》,但是专辑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巧妙地将生活作为主题将所有作品不同的内容以潜在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个整体,令音乐主题无形胜有形。
再有,在这张专辑中,苏运莹遇上了荒井十一,这是一个很新鲜的配方,不敢保证一定就合适,但绝对有火花。荒井十一为苏运莹的唱腔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发掘出她更大的潜能,让她的表达不再只是有个性,更有人文特色与灵动性。另外,荒井十一的编曲(部分)、制作让苏运莹的音乐中飘逸洒脱、古灵精怪、天马行空的特色显得更为极致,顿然令苏运莹这个森林中的精灵变得更无拘无束,想来这也是所谓的“幻”吧。(树娃)
统筹:魅影王子 麻乐
评委:李皖 邱大立 爱地人 卢世伟 陈灵伟 邮差
魅影王子麻乐三石一声 黄畅达 梁晓辉 树娃
田中小百合 小信猪 九时用茶 冬青 大地 Sean紫微 内陆飞鱼 月贝凡 流水纪 方舟 林纶诗 呆若木一
原文地址:http://epaper.oeeee.com/epaper/C/html/2018-12/26/content_64908.htm#article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