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
Frederic Lamond
流派: 古典
专辑类型: Box set
介质: Audio CD
发行时间: 2018-08-31
出版者: Apr
唱片数: 3
条形码: 5024709173105
流派: 古典
专辑类型: Box set
介质: Audio CD
发行时间: 2018-08-31
出版者: Apr
唱片数: 3
条形码: 5024709173105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全部)
谁听这张唱片?
订阅关于The Liszt Recordings [Frederic Lamond] [Apr: APR7310]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id 2020-01-21 06:57:35
4.5。触键是真的很好,结构太大,能力有点跟不上,恍惚间有点绍尔的趣味,但绍尔填结构能力比他强太多了……听完诺娃利斯洗洗耳朵。
0 有用 達文兮 2019-10-15 22:55:06
李斯特最后一个学生,浪漫时期大师演奏的传承。虽然录音比较老,但是丝毫不影响欣赏。力荐!
0 有用 … 2025-01-25 02:33:19 广东
这贝奏确实不好懂,前几年听这套光听小品留着贝奏没听是正确的。又是一位把奏鸣曲当幻想曲弹的主,典型例子热情第三乐章,但这个思路比Barentzen melo那个要清晰多了:Lamond知道自己手指头机能不行所以刻意强化了技巧复杂的段落与其他段落的速度对比,且并不是仅仅减慢了自己弹不动的段落而是对相对应的其他片段也进行了降速和加速处理,使得旋律在声部和速度的切换中产生了上浮下涌的奇特效果。就作品本身的... 这贝奏确实不好懂,前几年听这套光听小品留着贝奏没听是正确的。又是一位把奏鸣曲当幻想曲弹的主,典型例子热情第三乐章,但这个思路比Barentzen melo那个要清晰多了:Lamond知道自己手指头机能不行所以刻意强化了技巧复杂的段落与其他段落的速度对比,且并不是仅仅减慢了自己弹不动的段落而是对相对应的其他片段也进行了降速和加速处理,使得旋律在声部和速度的切换中产生了上浮下涌的奇特效果。就作品本身的解读而言这样弹无疑是有待商榷的,但单就演奏而言确实能打开思路。触键上的修饰和某些乐句的处理总让我想起Rosenthal,但老罗技巧和控制力可要比他强得多,也没有各种莫名处于失控边缘的瞬间。小品弹得很好。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旧社会的,不是没缺陷但能听的地方很多。友情给个满分吧,听完还是开心的,选曲有亮点。 (展开)
0 有用 MuzBuz 2018-09-14 22:41:41
转制有进步,150岁猴王雷吼,150岁猴王债件
0 有用 calvino 2019-11-21 19:11:10
Naxos ML
0 有用 MuzBuz 2018-09-14 22:41:41
转制有进步,150岁猴王雷吼,150岁猴王债件
0 有用 Sid 2020-01-21 06:57:35
4.5。触键是真的很好,结构太大,能力有点跟不上,恍惚间有点绍尔的趣味,但绍尔填结构能力比他强太多了……听完诺娃利斯洗洗耳朵。
0 有用 givoLtaqe 曾经 2021-01-26 02:10:56
这录音 太难了
0 有用 Melody 2024-11-21 01:37:29 浙江
有些选曲好像糊了,整体还是演绎得很好的
0 有用 calvino 2019-11-21 19:11:10
Naxos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