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说真的,能完整听下来确实需要一些耐心和毅力,挺无聊的。稍微值得注意的歌曲有《你来自何方》、《何必在乎爱多久》...
许景淳老师的声音真是很特别吖···
爱的国度里
第四届金曲奖最佳专辑。也是台湾流行音乐概念专辑的雏形,此专辑成功将歌手与制作人带到公众面前,并且大胆地舍弃了一般卡带中AB面的概念,选取两组制作人完成两个“地域”概念的拼接。虽用了台北和上海的概念,但制作人并没有让歌手本人贴合城市特点,而是另辟蹊径从作品本身出发。台北篇专辑同名那首,制作人陈扬提出设问句式,解构都市人的寂寞与失落,通过来自与去向这样对立的词汇,或是心伤和安慰此类关联词汇,辅佐许景淳... 第四届金曲奖最佳专辑。也是台湾流行音乐概念专辑的雏形,此专辑成功将歌手与制作人带到公众面前,并且大胆地舍弃了一般卡带中AB面的概念,选取两组制作人完成两个“地域”概念的拼接。虽用了台北和上海的概念,但制作人并没有让歌手本人贴合城市特点,而是另辟蹊径从作品本身出发。台北篇专辑同名那首,制作人陈扬提出设问句式,解构都市人的寂寞与失落,通过来自与去向这样对立的词汇,或是心伤和安慰此类关联词汇,辅佐许景淳优雅自如的声音,五首歌面向广阔,细微入里,如人生或水滴。而我个人更爱李泰祥的上海篇,李更凸显歌手声音质感,据传还是用现场录制的方式完成,五首歌在声乐与叙事方面更胜一筹,尤以《爱的国度里》提供的广大维度,及《分手》与《等待》般对立式的唱法,弦乐铺就,更能顺利描摹许景淳嗓音中,清亮通透又不失其个人特质。 (展开)
这个太艺术性了……
金曲奖-04
拿了年专但歌后之争不敌翻唱的高胜美,当初还在想为什么,这么一张概念完整度极高的专辑会比不过翻唱,后来才明白,那个时候的GMA都太注重奖项本身,许景淳这一张更强在概念和制作,而高胜美则是实在用歌声突出重围
流离人生,鸿爪
可惜只有前半张
如果我们会怀疑,那也许会问“你来自何方”。
> 更多短评 49 条
> 15人在听
> 214人听过
> 97人想听
订阅关于你来自何方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连城易脆 2014-04-10 16:45:21
说真的,能完整听下来确实需要一些耐心和毅力,挺无聊的。稍微值得注意的歌曲有《你来自何方》、《何必在乎爱多久》...
0 有用 某某 2009-04-03 15:39:07
许景淳老师的声音真是很特别吖···
1 有用 不会游泳的鱼 2012-03-18 15:33:00
爱的国度里
0 有用 锐利修蕊 2019-08-25 01:51:22
第四届金曲奖最佳专辑。也是台湾流行音乐概念专辑的雏形,此专辑成功将歌手与制作人带到公众面前,并且大胆地舍弃了一般卡带中AB面的概念,选取两组制作人完成两个“地域”概念的拼接。虽用了台北和上海的概念,但制作人并没有让歌手本人贴合城市特点,而是另辟蹊径从作品本身出发。台北篇专辑同名那首,制作人陈扬提出设问句式,解构都市人的寂寞与失落,通过来自与去向这样对立的词汇,或是心伤和安慰此类关联词汇,辅佐许景淳... 第四届金曲奖最佳专辑。也是台湾流行音乐概念专辑的雏形,此专辑成功将歌手与制作人带到公众面前,并且大胆地舍弃了一般卡带中AB面的概念,选取两组制作人完成两个“地域”概念的拼接。虽用了台北和上海的概念,但制作人并没有让歌手本人贴合城市特点,而是另辟蹊径从作品本身出发。台北篇专辑同名那首,制作人陈扬提出设问句式,解构都市人的寂寞与失落,通过来自与去向这样对立的词汇,或是心伤和安慰此类关联词汇,辅佐许景淳优雅自如的声音,五首歌面向广阔,细微入里,如人生或水滴。而我个人更爱李泰祥的上海篇,李更凸显歌手声音质感,据传还是用现场录制的方式完成,五首歌在声乐与叙事方面更胜一筹,尤以《爱的国度里》提供的广大维度,及《分手》与《等待》般对立式的唱法,弦乐铺就,更能顺利描摹许景淳嗓音中,清亮通透又不失其个人特质。 (展开)
0 有用 郑宁素 2016-03-21 20:08:23
这个太艺术性了……
0 有用 蓝色乌鸦 2022-05-05 12:16:56
金曲奖-04
0 有用 目测观感不佳 2023-08-06 18:40:06 天津
拿了年专但歌后之争不敌翻唱的高胜美,当初还在想为什么,这么一张概念完整度极高的专辑会比不过翻唱,后来才明白,那个时候的GMA都太注重奖项本身,许景淳这一张更强在概念和制作,而高胜美则是实在用歌声突出重围
0 有用 孔艳艳 2021-02-09 04:17:22
流离人生,鸿爪
0 有用 陈大乘 2021-08-13 11:32:13
可惜只有前半张
0 有用 LV 2019-09-28 13:50:06
如果我们会怀疑,那也许会问“你来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