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私塾
作者:李晓珞
我如果展开写,这可以成为我的青春回忆录。但我只是在《丰饶之锅》发布之际,昨天突然收到中唱传来的赠碟,拿到实体唱片后,回顾自己这几年的历程,有感而发。
一、从东京到北京
2007年岁末,岛上的冬天比大陆来得早,人们裹卷在衣领和围脖之下的冷漠被更冷的气温催促成一股暖意。而我产生了一点与之平行的体验,那就是在东京歌舞学校学习的无聊因为接下来无目的的人生变得似乎没那么无聊了。从新宿站坐地铁,我穿越在涩谷、中野、葛饰的楼房之中……柴又的气氛有点像我的老家,空气里飘荡的点心味道,使我产生了穿透这个岛,去到海的对面的念头。那里,可曾是我的家?我的爱啊,从来就没有变过!多年以后,我明白,那些爱我的人,他们在到达我之前,面对着比疆界还要深远的隔阂。
飞机到了北京,武玮来接我,我在她那里住了几天。转机去长沙那天,因起得晚,误了机。晚上,听说张广天老师回家了,我和武玮就去见他。他看上去像我在东京常见到的中学教师,行坐不拘,某些侧影看上去还有些潦倒,只是他谈吐爽利,目光如炬。那种眼神,可以把所有行动中的人定住,是我从来也没有感受过的力量。
他随便谈到一则俄罗斯的新闻,让我们发表看法。我提到了戈尔巴乔夫,说这个人政治智商严重有问题。没想到,就是这一句话,引起了他对我的深切关注。几年后他谈及此事,告诉我,正是因为那次的谈话,他当即决定让我加入他的“艺术家私塾”。
那年我18岁。
那个晚上,他又对我谈起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说哲学的本意和精髓,都在这本书里。他说,哲学并无深奥不测的难度,如果机缘对头,就这一下,就在今晚,李晓珞就学会了哲学。我从小学习舞蹈,是个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环境中长大的不幸的孩子,文化程度最多小学六年级,但那天晚上我真的突然改换了脑筋,豁然开朗起来。
二、我的大学
回到长沙,在家里人的逼迫下,我不得不进入一所外语学院学习。那里的同学真的不错,老师也很朴实钻研。我呆在大学里,努力尝到新生活的滋味。可是,我怎么也挥不去那个“艺术家私塾”的印象,好像有一种命定的力量敦促我向它靠拢。
我再回到北京,张老师居然赶我回家。这样的驱逐,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止发生十次。他说,没有人愿意走这条路,也几乎没有人有资格走这条路;跟着他的,不是废物,就是天才。我想,我并没有想过,却一定经历过什么,使我决定不再回去了。我退了学,要在他这家“艺术家私塾”里上大学。
可是,张老师问:“一种是顺应环境的人,一种是逃避环境的人,还有一种是改造环境的人。你是哪一种?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何去何从?”
他人不错。从具体层面上来说,他并不赶我走。于是,我吃在他那里,住在他那里。别人学琴,我也学;别人学写作,我也在边上听着;人家上台演戏,我在后台做道具……直到他发给我一个教材,叫做《流行音乐简史》,里面从猫王一直聊到噪音,有视听,有文字。
二个月后,大家写论文,答辩这部简史。有人分析和声进展,有人谈乐队组织,还有人用政治学做音乐社会批判。我只是短短写了一、二千字,说到“竟有人过这样的生活”。张老师眼睛一亮,告诉我说:“你大学毕业了。”他的意思是,学习再多的史论,或者听再多的音乐,是要知道音乐的目的,音乐的价值选择。而我在这期学习中,是唯一悟透这个道理的。
接下来的生活,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我做了选择,我通过最简明的门类艺术史,追寻到被丢失的原初兴趣,开始了漫长的艺术之旅。
三、在欧洲学习中文
张老师的“艺术家私塾”得到很多方面的支持,有国内的商人、剧院和出版社,也有国际的学术机构、戏剧基金以及大学课题。为此,当你真正合格地成为这个私塾的一分子时,你将获得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我们可以有充裕的读书时间,可以旅行,可以生产劳动,可以做各类实验,也可以学习开车和奢侈品消费,等等。但其中,有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要过语言文字关。张老师说,最好的学习中文的地方,是欧洲。他指着歪勒镇青松古柏间的明月,告诉我:“晓珞,这是那枚唐朝的月亮。我们那里的月亮在发展的机器灰尘中丢失了,却在鬼子的地盘上圆润了。”
到了柏林,他扔给我一张德语地图,说我们团队的生活就靠你了。到了霍尔斯特布罗,他又让我独自一人去奥胡思买乐器,说查列车时刻表,自己确定来回路线,他只需要看到我准时返回驻地。在奥丁剧院做访问艺术家期间,剧院每星期的例会他都不去,说李晓珞代表他。于是,我用非常蹩脚和磕绊的英语、丹麦语、德语交织在一起的李氏欧陆语言跟一大堆艺术家谈排练、演出诸项繁琐事宜。果然,就这样,我的语言流畅起来,语音也大方起来。然后,他选择一个不经意的晚餐时间,跟我总结一下引导词的语法,说东西装到筐里,筐再装到箱子里,箱子再装到船上,就是西语的本质。我似乎领悟到了这个根本。于是他又说,晓珞五分钟学会西语。
因为西语的特别思维,折射出汉语的自性,我开始真正会用更本质的母语说话。知道了母语的本质,也就了解到这个母语是在书写的思维引导下的口语。这样,我们才真正靠近了汉语中文。是的,只有中国有文字,在书写带领下言说。
那么,当我能区别读和听的差别时,就分辨清了诗与歌的不同。
接下来,我可以学习歌词了。
四、长短之间
回到国内,老师并没有给我文学的课程,而是让我主导建设工作室的录音体系。说实话,我非常惊讶自己的能力,何以突然之间做到运筹帷幄!不出20天,我跟请来的孙老师一起,就把工作室的音频体系弄明白了。随后,又接手视频体系。做视频体系,完全靠自学。看英语说明书,转论坛,问搜索引擎,一路下来,跌跌撞撞,居然把5D和Final Cut都顺通了。
张老师说,晓珞啊,你原本是个读书人,也是一个实践家,长的东西不用教,也不怕遏制,杀都杀不掉;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人短的那一面。这就是千古儒家教学的根本。
他说的是对的。我们以前,总是以为儒家在遏制人的本性,却不懂这类遏制不是闭关自守,而恰是为打开你性情中短的那些部分。遏长生短,完全心性。长处害人,在于你依赖它,吃天赋,越吃越短。人生苦痛,人生灾厄,若不修短变长,是走不完那么长的人生的!
他真正对我下功夫的,是教我演戏,教我歌唱,教我打扮,教我基础文字。他说:“晓珞你这个人,最不擅长时髦,最不擅长武活。”而我正因为这些短处,在同学里总是落后,落后就害怕,害怕就抵触,越学越糟。看着人家上台,看着人家出专辑,自己也努着做,其实心里明白不到位,却排除不掉社会风气中的杂念,总想用一些业务以外的因素凸显自我,结果越描越黑。
有一天,当我彻底意识到这些时,我去找他,告诉他我决定放弃给我的唱片项目。我要从头学起!
这件事对我很重要,它让张老师对我刮目相看,并且常以此鼓励其他后进的同学。说,晓珞之勇,非常人所有。
于是,我开始从头学,并且得到张老师亲授古文、诗词和写作课。他从诗经讲起,讲到奥顿、艾略特、斯奈德,一张一张纸看我作业,批改评点,把自己的体验秘诀与我分享。他常常做的是,告诉我一些写法,问我好吗?我说好!然后突然改口说,这些好的写法都不属于你,你去弄一些我没有说到的写法。就这样,我被他反复坑害,反复欺骗。他是一个堵路狂!他的办法是,用堵路来开路。
有一天,我很吃力地感叹:“努力,原来竟要努力到这个地步!”他半睡中听见了,跳起来说:“这下你又捡到了!能说这话的人,我可以不教了!”
我以前拍照,是半个美人,角度不对,光线不对,服装不对,情绪不对,等等,都会置身尴尬。我把学习中文的感受用到表演上,渐渐知道了情感作为道具要去实现什么目的。简单地说,就是懂得了为什么表演。这下,我可以肯定地说,不管谁来拍,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拍,晓珞是美的。我想,你们也看到了。
五、《丰饶之锅》
这个专辑,从写作,到配器,到演绎,再到出版,一路很顺。昨天拿到,是上海厂家压制的碟片,高保真,音质比以往提高很多倍。网友说是良心唱片。头一天晚餐,我真的吃到一条鱼,异常肥美的良心鱼。多么希望我们的音乐从业者,也能像养鱼人家一样,一直做良心唱片。
不要急,欲速则不达。发展,激情与速度拯救不了我们,还往往将我们带向野蛮。心的速度,与风雨同进,按四时变幻。天赐的,人力夺不去;人为的,滴水方能穿石。放着天赋节省用,慢慢用,到后来老了才用,先修补自己不足的拿来用,求进不求成,这样的日子多么惬意啊!
在新林荫大道的马姆特剧院首演《基尔凯廓尔药丸》终场后,西方记者问盘腿席地而坐的张广天老师,是怎么进行艺术教学的,是孔夫子的办法吗?有一个很了解他的朋友插话说,不,是用教育间谍的办法。
我这个艺术的学生,在经过“艺术家私塾”的间谍教育之后,在到处的人生中刺探信息,为一个天然的兴趣的目的,走在了忠诚于心的王国的路上。我得到的这口丰饶之锅,真正地,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转一篇李晓珞的文章——《艺术家私塾》
|
> 去丰饶之锅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唱片购买地址:(普渡众生)
你有钱涉足这丰饶的行业吗?(普渡·Pipi)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