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
Mravinsky
/
Leningrad PO
流派: 古典
专辑类型: Coffret
介质: CD
发行时间: 2008-05-12
出版者: Erato
唱片数: 12
条形码: 0825646989058
流派: 古典
专辑类型: Coffret
介质: CD
发行时间: 2008-05-12
出版者: Erato
唱片数: 12
条形码: 0825646989058
简介 · · · · · ·
CD 1:
绪论
在交响乐发展的两个半世纪历程中,如果说海顿是一块坚实的奠基石,那么莫扎特就是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而贝多芬无疑是永恒的纪念碑。贝多芬站在古典交响乐辉煌的大厅门口,开启了浪漫派的大门,由此走出西方音乐史上一个个杰出的“音乐诗人”。20世纪初,彼得格勒音乐学院一个19岁的毕业生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这首不拘成法、清新脱俗的新作立即得到众多西方指挥大师的青睐,而这个名叫肖斯塔科维奇的年轻人的名字也不胫而走。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名不经传的年轻人为20世纪的交响音乐行了一个奠基礼。
肖斯塔克维奇主要以交响乐作曲家闻名,他具有天生交响乐作曲家的雄姿,掌握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有纯管乐的,有标题音乐的,也有声乐器乐的。他和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代表了二十世纪俄罗斯音乐的巅峰,并且是其中唯一的一个在苏维埃美... (展开全部) CD 1:
绪论
在交响乐发展的两个半世纪历程中,如果说海顿是一块坚实的奠基石,那么莫扎特就是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而贝多芬无疑是永恒的纪念碑。贝多芬站在古典交响乐辉煌的大厅门口,开启了浪漫派的大门,由此走出西方音乐史上一个个杰出的“音乐诗人”。20世纪初,彼得格勒音乐学院一个19岁的毕业生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这首不拘成法、清新脱俗的新作立即得到众多西方指挥大师的青睐,而这个名叫肖斯塔科维奇的年轻人的名字也不胫而走。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名不经传的年轻人为20世纪的交响音乐行了一个奠基礼。
肖斯塔克维奇主要以交响乐作曲家闻名,他具有天生交响乐作曲家的雄姿,掌握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有纯管乐的,有标题音乐的,也有声乐器乐的。他和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代表了二十世纪俄罗斯音乐的巅峰,并且是其中唯一的一个在苏维埃美学范畴内创造自己全部作品的优秀作曲家。他的作品在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研究者的重视。真正使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音乐具有优秀品品格的是他在30-55岁中年创作时期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使他的优秀作品明显地带有悲剧性和纪念碑性,这些品格的形成自然与众所周知的1936和1948年的两次批判密切相关。《第五交响曲》就是作曲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肉体与精神的生死考验,从茫然无措和忧郁失望中镇定下来后的产物。他假托纪念俄国文学巨匠普希金之际,创作了一部男低音与室内乐作品《四首浪漫曲》。这部作品从风格到内容上的巨大转变都预告了第五交响曲的诞生。作曲家把普希金诗歌中的激情化作在野蛮的压抑之下生存下来的艺术家的宣言,并把《四首浪漫曲》中的内涵以及一些动机和片断巧妙地使用到第五交响曲的“纯”音乐形式的下面。第五交响曲充满了神经质的搏动,一种狂热地寻找走出精神围困的悸动与信念。那感人的第三乐章沉重压抑,仿佛觉得几代俄罗斯人背负着苦难从西伯利亚的荒原中走来。
作品背景
自从获得很大成功的《第一交响曲》问世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十二个春秋,肖斯塔克维奇才写出了一部能与其匹比的作品——《第五交响曲》。要了解肖斯塔克维奇创作《第五交响曲》的心历路程,就不得不提到1936年由《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引起的政治风波。在作曲家人生路上,这是第一次感情和声誉的重挫,也让他初次领略了强权政治的专横和残酷。
这部歌剧的演出经历极有戏剧性。他创作于1930—1932年,起初赢得了一片赞叹之声,以后的四年间,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在美国、英国、捷克、瑞典和南斯拉夫等欧美国家的大城市公演。但是,谁也没有料想到,从走红到挨批只有咫尺之遥。1936年1月中旬的一天,斯大林观看此剧后愤怒的佛袖而去,1月28日,一篇题为《混乱代替了音乐》的社论出现在代表官方意志的《真理报》上,猛烈的抨击了这部歌剧。虽然没有被捕,但熬过了寝食难安的日日夜夜之后,肖斯塔克维奇再也不涉足大型歌剧和舞剧的创作。
艺术创作招致的政治灾难令他心灰意冷,亲人和朋友的被捕、遇害和失踪更使他感到恐怖和凄凉。1934年,苏联领导人基洛夫神秘遇害导致了30年代后期肃反运动的扩大化。在如此血腥、残酷的环境里,作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作曲家,肖斯塔克维奇内心所承受的痛苦与恐惧,精神上受到的折磨与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作于浩劫年代的《第五交响曲》(1937)不能不使人联想起《见证》里的话:“我的交响乐多数是墓碑。我国人民死在和葬在不知何处的人太多了……只有音乐能为他们做这件事。我愿意为每一个受害者写一首乐曲,但是这不可能,因此我把我的音乐献给他们全体。”
《第五交响曲》写于1937年4月18日至7月29日,同年11月21日由姆拉文斯基指挥在列宁格勒首演。这是肖斯塔克维奇受到官方粗暴批评和不公正指责之后,经过深思熟虑而创作的一部无标题交响曲。作曲家把已经在排练的《第四交响曲》收藏起来,用新创作的这部第五交响曲作为对他的批评的回答。作品上演后引起了巨大反响。1937年12月28日肖斯塔克维奇自己表示:“我的新作品可以成为抒情英雄性交响曲。它的基本思想是一个人的感情体验和全面肯定乐观主义。我想要在交响曲中展示的是通过一系列内在心灵斗争的悲剧性冲突来肯定作为世界观的乐观主义。”
但是,当时有些西方音乐评论家倾向于贬低这部作品,他们认为这是“对政治压力所作出的让步”。还有人认为作品的主题平庸乏味,只是依赖配器中令人眼花缭乱的高超的技巧,才得以吸引观众。但不管怎样,有一点看来是确切无疑的,那就是:作品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作品浅析
《第五交响曲》规模雄伟,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用中板速度,采用奏鸣曲式。音乐富有戏剧性,其中包括悲剧性因素和复杂的思想情感,通过两个基本主题来表现。主部主题内部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刚毅严峻的音程大跳和附点节奏音型,再陷越高低两个声部用模仿性织体陈述,预示一场斗争的来临;另一个是第一小提琴奏出的歌唱性旋律,象征一种痛苦的求索。抒情的副部主题速度略为加快,第一小提琴的宽广的旋律,在竖琴和其他弦乐和弦音型伴奏下,显得明朗、纯洁和崇高。在展开部中这两个对比主题在性格上发生质的变化,形成了剧烈的矛盾冲突。乐章的高潮处在压缩的再现部,副部主题进入时才恢复了宁静的气氛。乐章的结尾,音乐暗淡并渐渐消失,流露出一种惋惜告别的情绪。
第二乐章是一首狂放的诙谐曲,采用小块板速度,结构为复三部曲式。这是一首典雅、轻快、明朗的谐序曲,舞蹈特征突出,富有幽默情趣。音乐开始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奏出,像是古老笨拙的舞蹈。乐曲中部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担任,音乐类似街头歌曲。这段音乐似乎暂时偏离了交响曲的主题思想,它并没有阐述什模深刻的思想内容,而是以嘲讽和幽默的笔触讥讽了突然想回到过去的那种创作。
第三乐章也许可以说是整部交响曲中最美的、也是感人至深的一个乐章,采用的是广板,结构类似无展开部奏鸣曲式。音乐深沉内在,充满悲哀的情绪。作曲家在这里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感情体验。缓缓流动的富于诗意的音乐,在听众的心中引起共鸣。
末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音乐充满自豪的气概,有一股一往无前的动力。仿佛主人翁消除了一切疑虑,对前面乐章中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明确而坚定的回答。经过顽强拼搏,冲出困境,跨入了新的境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是这个乐章的主题思想的发展线索。音乐的结局是庄严辉煌,气势磅礴,俄罗斯进行曲风格的主题越来越有力、雄伟,最终把这部交响曲带到了一个胜利狂欢的解决,象征前程一片光芒。
音乐思想
《第五交响曲》是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一部以表现内在的矛盾与冲突为特征的悲剧交响曲,他的主题思想——克服孤独、痛苦,走向乐观、欢乐,与贝多芬交响曲的“从黑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的主题思想还是比较接近的,因此也有人把肖斯塔克维奇的这部作品成为“新贝多芬风格”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比较严肃,采用传统形式,无标题,作曲家自称为 “一个苏维埃作曲家对批评的答复”,描写“人类思想在新理想影响下接受再教育”。
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有着个性鲜明的艺术特征:咄咄逼人的冲击音型,极富张力的悲剧氛围,怪诞机智的幽默反讽,忧郁感伤的哀歌慢板。这些特征随着他不同的创作时期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前期突出滑稽幽默,中后期则明显多了反讽和嘲弄。中期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第五交响曲》的慢板乐章可以说是作曲家平生所写的最好的慢板。圣歌式的主题平缓而有力地延伸着,展现了从宁静平和到紧张沉重,乃至悲恸至极的全部情感历程。
说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是20世纪的优秀作品,首先在于他的作品所表现出的大众性与平民性。与为艺术、为行家的唯美主义创作相比,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当然是为人生和为大众的现实主义作品。“假若一件作品不是为人民而创作,又是为谁呢?”。与贝多芬优秀作品的英雄性格不同,肖斯塔科维奇所关注的是芸芸众生的命运。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英雄还是恶棍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普通人。而时代的基本冲突就发生在这些灰色的普通人中间。“我试图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写这些人,写他们非常普通、平凡的理想和希望。”
创作《第五交响曲》时,肖斯塔科维奇自觉地把音乐创作看作是一种深刻的精神与道德活动,在创作独具个性旋律的同时肩负起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这责任中有记录,有揭露,有捍卫,有拯救。这部以自然主义的真实手法直面血淋淋的历史的杰作,无疑给愈来愈“贫血”的俄罗斯“音画”注入了充满生命力的血液。这种艺术家的胆识和作品高度艺术化地完美结合,恐怕在整个20世纪也无人能够超越。
说到这部20世纪音乐优秀作品的美学特征有两点。一是崇高与媚俗的并存,或者说是一种带有媚俗的崇高。经常在很庄严的作品中,可以听到突如奇来的喧闹的法国号,嘶哑的长号,跳跃的钢片琴,附点音型的定音鼓,以及小提琴在高音区的独奏等等。这些音乐处理的隐喻,就是把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那个“轻”拿出来调侃一下,讥讽一下。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的这种特征更多是由他与社会的矛盾所形成,是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与现行观念冲突(有时是妥协)的产物。当然,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改造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也许这是作曲家与领袖之间的一种不成文的默契。
第二个美学特征是悲剧色彩浓重。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应该让人想起生活,想起悲剧,想起受难者与受害者。我们很难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大作中找到为艺术而艺术的技巧,找到为优美而优美的旋律。他的焦虑、恐惧、蔑视、挑战、希望、信念等无一不渗透在效果强烈、粗犷有力的进击节奏中。而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内心深处对自己民族的深切而诚挚的爱。
结语
在20世纪西方各个音乐流派中,肖斯塔克维奇很难归类。他并不坚持任何特定的流派,却仍然创造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音乐语言的根基是传统的,有调性的,但也使用不协和音响与偶然的无调性,只要吻合表现的需要。
当多元构成的20世纪音乐舞台转入21世纪的音乐舞台时,当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具体音乐、抽象派音乐、环境音乐、概念音乐纷纷实验操练完毕,我们发现,群星闪耀过后,真正灿烂的并没有几颗。反而是20世纪初露出“大师相”的那几位真正成了各具风采的大师。被批评为天性守旧、风格保守、最少实验性的肖斯塔科维奇最终成了20世纪交响音乐不可替代的纪念碑,并被世人公认为是20世纪苏联、甚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现代作曲家之一。他和他的《第五交响曲》及其他优秀作品被载入人类光辉的历史史册,他的音乐思想将提醒后来者,音乐要永远与大众在一起。
CD 2: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e小调,作品93)
1953年12月17日在列宁格勒由列宁格勒爱乐乐队首次演出,E·A·穆拉文斯基指挥;总谱和作者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谱于1953年由音乐了出版社第一次出版。
乐队编制:短笛,2支长笛(II=短笛),2支双簧管,英国管(第二双簧管III),高音单簧管(第二单簧管III),2支单簧管,2支大管,1支低音大管(第二大管III),4支圆号,3支小号,3支长号,1支低音号,定音鼓,三角铁,铃鼓,小鼓,钹,大鼓,锣,木琴,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演奏时间——50分钟)
第十交响曲离前一首交响曲隔有八年之久。在这些年内肖斯塔科维奇写出了二十二首作品,他创作的体裁和形象的范围更加扩大了。其中的创作,有一系列大型声乐的和声乐——器乐的作品以及一些新影片配乐,作曲家响应了1948年2月10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著名决议的号召。从1946年到1952年肖斯塔科维奇写出:电影音乐“青年近卫军”“易北河会师”(这部影片中的“和平之歌”最为风行),“攻克柏林”,“皮罗戈夫”,“米丘林”等,清唱剧“森林之歌”,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革命诗人的词为混声合唱谱写的十首音诗,大合唱“阳光照耀着我们的祖国”,为钢琴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全部大,小调),第三,第四和第五重奏和其它的作品。这一时期作曲家开始积极参加保卫和平运动,他以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委员的身份,经纽约和其它的城市的保卫和平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肖斯塔科维奇继续担任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工作。
作曲家的全部丰富的生活和创作的经验,尤其是那些在题材上与现代生活——苏联人的劳动,他们争取和平的斗争等——直接联系着的作品的创作,不能不影响到他的交响曲的创作,这一点在标题的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里表现得十分明显,不过在非标题的第二交响曲里,较之以前各交响曲,也有许多新的东西。
激励整个进步人类的许多思想和感情,通过作者的个性独特的和复杂的反映,在交响曲里得到了表现。在这里反映了由新的战争威胁引起的不安,以及由于和平与进步势力的增强带来的希望。这一切确定交响曲所具有的深刻的人道主义的内容。
像以前的交响曲一样,在它里面有许多悲惨的篇幅,不安的沉思,甚至表现痛苦的因素(这一切主要的是在第一乐章里表达的),但是不像第七和第八交响曲那么直接,体现可怕的恶劣的“死亡的机器”和破坏。倒数第二乐章——不是悲剧性的Largo(像第五和第八交响曲那样),它是一个独特的而又内容充实的Allegretto,在它之后接着出现生气勃勃的终曲,充满新生,希望,属于青少年的形象——光明的未来的象征。
交响曲的音乐织体比作曲家以前大型交响曲中的更为清彻,心理上的变化更为细致。歌唱性的成份得到了加强,按照音乐的结构部甚至最内部“流动”的乐章获得很大的完整性。表现出了作曲家风格的总的“明朗化”
这部交响曲,由于内容复杂,在作曲家协会和报刊上引起了一场有趣的创作的争论。有些评论家指出,终曲的光明因素,正如在第八交响曲中那样,与前面各乐章中的悲痛内容不均衡,说终曲不是从前面的发展中有机地产生出来,最后,说这部交响曲缺乏坚毅有力的因素,缺少征服黑暗,克服痛苦沉思的成份。另一些评论家认为,不能要求每一部艺术作品都对现实界的所有最重要的方面作出“平衡”,均等的反映,他们的意见是,为了确定正面的理想,在终曲里并不总是非得光芒四射不可,有时只要“一线光明”,造成黑暗即将驱散的感觉,也就够了。但是不和怎么说,绝大多数参加争论的人都指出了这部交响曲的异乎寻常的高度艺术水平。
第一乐章(Moderato,e小调)跟第五和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一样,是用展开的奏鸣曲式和缓慢的运动进行写的(演奏需时二十多分钟)。这个乐章的曲式与第五和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的曲式的重要区别在于:在这里,像第六交响曲一样,主部主题以前是比较大的前奏,而不是包含在主部本身中的短小的前奏因素。前奏(e小调)的开头由大提琴和低单提琴用最弱音奏出。
这个音乐表现出深刻的,凝静地沉思,但是没有第五和第八交响曲的前奏的主题的那种强烈性和冲动性。
主部主题(e小调)是以稍快的运动进行。单簧管首先奏出它的旋律,而小提琴奏出伴奏的声部。
旋律定于歌唱性的特点,是把俄罗斯抒情歌曲旋律的一些特点加以概括变化而成(多次的变奏回到小调音阶的第五音级以后落到第一音级)。这个旋律有一点像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中的副部(即又是歌唱的)主题。
主部的发展是完整的三部曲式,在它的结尾中主题重新回到最初的样子。
副部,由独奏的长笛引进像第五,第七和第八交响曲一样,比主部的运动稍快,此外,像上述的交响曲一样,主部的复调识体在副部的开头把位子让给了主调和声的识体。它的旋律,像主部的旋律一样,常常重新回到一个音,但是具有另一种的性质:在里面可以听到舞曲的色调,有节奏地微微摆动;同时感觉到有某种的神秘的警惕性,运动被束缚住了。长笛独奏的音色冷冰冰的。和声特点是色彩忽明忽暗,“摇摆不定的”(在报刊中甚至进行过争论,这个主题到底是用什么调写的,是G大调还是g小调)。
展开部是以大管奏出主部主题的陈述用最弱的力度开始。像第五和第七交响曲一样,它包含着很大的戏剧性的增涨,呈示部的主题和前奏的主题有明显的变化,使它增加强烈的,悲惨的声音(其中,副部的音调带有顽固纠缠的性质,好像“苦恼的”感觉),但是与第五和第八交响曲的展开部不同,第十交响曲的展开部不包括速度的加快(它在呈示部的主部的速度中整个贯彻到底的);它里面也没有在第五和第八交响曲的展开部里那样的“恶势力进行曲”的形象。
第一乐章的整个高潮,像第五,第七,第八交响曲一样,包含主部主题(与上述的交响曲不同再现部的主部在这里不是出现在主调——e小调,而是在升高半音的f小调)强调地“宣告”(最强奏)再现部开头部份。
在这以后再现部的副部依照奏鸣曲式的传统在主部(E大调)的同主音调上进行。它按另一种和声配置,比呈示部明朗和宁静,它的旋律由二支单簧管——用平衡三度
在轻轻的结尾(尾声)里运用了前奏的主题材料,形成整个乐章的框架。此外,二支小长笛的建立在主部音调的基础上的二重奏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二乐章(Allegro,降b小调,三部曲式)是急速的,特殊充满动力的和强烈的谐谑曲,与第一乐章形成极其明显的对比。它的在连续的涡旋中穿过,整整延续了四分钟。
深深沉入第一乐章的个人——抒情的和悲痛的感受的境界以后作曲家彷佛突然把听众投入到生活的,充满激昂的神经紧张的沸腾的漩涡中。
第一部分的主要的主题材料在几小节引子以后由木管乐表现奏出。
开头四拍子的乐句的总的旋律轮廓像第一乐章前奏的前两小节(运动按小音阶的前三个音上行,然后下降和上升到最高音。但是富有表现力的性质,当然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在那里是集中的,一些难解的思想很慢的展开,在这里是有弹性的,“弹簧“很快的展开,给以后的连续不断的运动造成巨大的动力。
中间部份是新的主题,带有平衡三度(弦乐)变音进行的,具有“魔鬼轮舞”的特征:
以后还出现一个由小号独奏和长号独奏的主题。
第三部份(再现部)开头的主题在低音区中低音弦乐和管乐)奏出并给予扩大(即用更大的音值)。此外,主题是节奏均匀的,好像“拉直”了一样。
在结尾(尾声)里运用了谐谑曲的两个主要的主题,其中,中间部的主题是由铜管乐奏出。
这个谐谑曲的特点之一是末尾(以及叙述开头的主题的第一乐段的末尾)没有通常节奏遏止(音值的扩大)。音乐“在气促中”结束,留下了某种突然性的印象。总之,这个Allegro按它的非常高的“动力温度来说,甚至在肖斯塔科维奇的谐谑曲中也是特殊的。
第三乐章(Allegretto,c小调)使听众回到抒情的境界。但是,和第一乐章相比,运动更带有从容不迫的性质;似乎激昂的谐谑曲以后人感到了深刻的内心的生活的规律性,它的神秘的美,无穷性。在曲式方面Allegretto是非常独创的而特点是一些主题的有很大的发展。
一开始使主部主题与两个其它的主题按照迥旋曲的形式相互交替(或迥旋——奏鸣曲ABACABA)。但是主部主题(A)最后的陈述显然完全改变了和转入到大的充满动力的奏鸣典型的展开部,在它以后接着出现结束(尾声)。结果Allegretto的结构布局形成下面的样子:ABACABA——展开部,结尾。
由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A),把沉着的抒情的歌唱性与叙述的因素相结合,把行列进行的和舞蹈的节奏性与个别音调的语言的表现性相结合。
由木管乐引入的第二主题(B),具有性格的主导动机,它不仅在Allegretto获得很大的意义而且在交响曲的终曲获得很大的意义。这个动机运用的只有四个不同的音(d,es,c,h),看起来,如某些评论家所指出的,是作曲家的姓名(D.Sch)。
上引的动机用各种节奏的变化,用不同的音色和音带有不同的和声配置,贯穿在第十交响曲的第三和第四乐章内,但是差不多总是用这四个“音乐字母”的音,它们进入不同的调性里,改变了自己的调式的意义。这个动机的作用在交响曲的戏剧布局里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有机地从上述的发展生长出来的:Allegretto的第一主题也是用那四个音开始,但是顺序不同,证明这是作曲家的意思,而不是偶然的巧合——不是。(见谱例82)显然节奏也和这个主题的相近。
Allegretto的开头也起源于第一乐章前奏的开头。在那里也是那个音调公式,用其它的调性,另一种速度,节奏,音区。由于以上所说的这些很富于特点的和有明确轮郭的,主导动机d-es-c-h使人感到像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它最后定形以后,多次的反复,在它的不同的面貌中都保持着一种固定乐思的顽强的力量。
紧跟着回到开头的主题(A)以后出现了新的插部,奏出了第三主题(C):这是“园号的呼唤”,它是非常简单的同时按表现力来说,按引起的联想来说又是容量很大——可以听出既深远的回忆,又是从人的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充满热情的号召。
在这个动机陈述的音组之间出现了其它主题(如对它的“回答”):一开始是在低音区的对第一乐章前奏主题的回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然后是在高音区里新的富于表现力的旋律(大长笛和小长笛)。
重新回到主部主题(A),在这一次是由英国管而用另一种调性奏出(比Allegretto的主要调性升高半音),而在这以后再一次奏出了主导动机(B)——用和以前同样的高度,但是配的和声不同。
主部主题第四次陈述(以全部小提琴和中提琴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八分音符连续不断的运动背景上开始),如前面提到的,有强烈的变化:主题彷佛“残酷无情起来”用最强奏进行节奏也变了。它转到紧张的展开,三个主题全部运用Alegretto演奏,包含着音响的增长和速度的加快。
下降以后开始了尾声。它以轻轻的“园号的呼唤”开始,然后与Allegretto两个其它的主题回声交替着。
同最后的“园号的呼唤”结尾的音一起传来了轻轻锣点声和Allegretto在弱的高音区中由大长笛和小长笛完成了主导动机(B)三次的陈述,是以弦乐拉长的和弦为背景。主导动机第三次陈述予以节奏的扩大。弦乐的和弦静下来了……
终曲(Andante,b小调,Allegro,E大调,奏鸣曲式)是以慢的前奏开始(Andante),它的材料在最后的奏鸣曲式的Allegro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前奏的主题用低音弦乐叙述,双簧管回答它。
这是肖斯塔科维奇风格的典型抒情沉思的主题。它的调式结构特点是:小调带有大量降音级的(例如,可以和用同样的调性写的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相比。)
在前奏中逐渐地产生了终曲(Allegro)的主部主题的生动的音调,如果不是逻辑上的推论,那末在任何情况下,都使人感到是摆脱上述的心理上状态的独特的“出路”,是它的“解决”。
由小提琴奏出的这个主题,像简单的朴实的曲调。在这个主题中有特点的又简单的,但是在开始中(mi-si)节奏强烈的五度音调,以及轻微的明暗——大调和同主音小调的对比(升G音和本位G音)。这种手法从来就运用在表达霞光,黎明的感觉的音乐里,此外,还在苏联作曲家的表现青年和类似这样的旋律中经常遇见。这一切,同其它的特点一起,使生动的曲调成为“人生的青少年时期”,青春,希望的形象。
主部用三部曲式叙述;它的中间部份建立在同样活跃进行的新的主题上。副部(也是三部曲式)与主部因素中的一个相近,但是用小调(g小调)写的,而按照运动的性质有一点像进行曲,又有点像加洛普舞曲。
终曲主要的对比不是在奏鸣曲呈示部的主部和副部主题之间,而是在慢的前奏和以后的Allegro之间形成的。这个对比在以后缩短重复,因为在奏鸣曲的Allegro再现部以前重新奏出慢的前奏主题。
在展开部里运用了呈示部的不同的主题和终曲前奏的变化了的主题材料(现在在很快的运动中进行)。发展指向主题的激烈化方面同时使它们与本身之间互相接近。总的增长中还插入谐谑曲的材料。
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终曲,一般地说不是单层次的:例如,在明朗的终曲里通常有使人想起前几乐章的悲剧的,悲伤的,惊慌的强烈因素的插部。上述的增强这个功能也完成了。在它的顶峰突然的出现了第三乐章里的主导动机。它的声音庄严而意味深长(整个乐队最强奏),好像对运动“档住道路”。在这里这个主导动机在交响戏剧布局的有特别意义的作用成为很明显的。
在全休止之后,这时只是定音鼓奏出哀减的震音,终曲的前奏主题由大提琴轻轻地开始(不是至今为止运用在展开部里那样快的进行强烈的节奏,而是像最初的面貌那样)。这个主题与主导动机d-es-c-h的提示交替(长号和小号)。
奏鸣曲再现部的主部是由独奏的大管引进,它用缓慢的进行(扩展法)和低沉的,断断续续的声音奏出(以打击乐和低音弦乐为背景)。接着恢复了以前的,如在呈示部里那样的主题的运动(单簧管),然后主部的第二主题也出现,最后,副部(用e小调)它像主部一样,同呈示部比较起来大大减缩了。
在结尾里第三乐章的主导动机起着主导的作用。它与其它的动机的结合和交替,它在不同的音区和节奏的时值中最强的奏出——由园号和小号开始,然后由低音弦乐和低音木管乐,最后由定音鼓。
整个建立在同样的四个音的基础上的,这个动机又进入完全是另一种调式和声的结构关系中,处于其它的调性的条件下。主导动机也就结束了交响曲的Allegretto。但是这个结束是轻轻的,神秘的,不稳定的,有点儿莫明其妙的,也就在这里主导动机非常顽强的奏出,好像最终肯定了自己的立场。
CD 3: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二交响曲,名为1917年。为纪念列宁和伟大的十月革命而作。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革命的彼得格勒。沉重的主题(将在后面反复出现)开篇即来,几经反复和发展,变得明朗而富有战斗力。
第二乐章:拉斯利夫。湖名,列宁曾在这儿住过。由圆号奏出的第一主题,展示出一幅水雾升腾的湖面景象。弦乐上的第二主题则极具抒情性。浓厚的低音始终弥漫着,使音乐充满一种神秘感,潜在着巨大的能量……
第三乐章:奥芙诺拉。十月革命炮击冬宫的巡洋舰名。在定音鼓的轻击和弦乐的拨奏声,如同缓行的奥芙诺拉。之后的鼓号齐鸣,则如同隆隆的炮声……
第四乐章:人类的黎明。在奥芙诺拉的巨大轰鸣中,圆号奏出具有展望性的第一主题,雄伟而壮丽。经乐队反复和过渡,小提琴奏出非常甜美、梦幻般的第二主题。第一主题在展开部再次出现时,显得高远而富有预示性。黎明的曙光出现在再现部里定音鼓的敲击声中,全曲在一种雄壮、喷薄的号角声中结束。
这是纪念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交响曲。
这部作品的构思是几十年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形成和修改的。“写一部纪念符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交响曲,是我多年的宿愿。创作这部交响曲的想法还是在1924年产生的,肖斯塔科维奇于1940年写道全国哀悼日子”(注解1)。此时这部未来作品的计划已有了四个乐章的声乐——交响曲的明确轮廓。“列宁交响曲打算四个乐章的作品有合唱,独唱和朗诵参加。第一乐章——伊里奇青年时代,第二乐章——列宁站在十月革命突击的前列,第三乐章——弗拉基米尔逝世和第四乐章——列宁逝世后,我们沿着列宁的道路前进。许多的音乐片断已经准备好了,后来这些片断都用到我的目前这部最重要的作品里……(注解2)
起初想以玛雅科夫斯基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长诗的片断,日姆布尔和苏莱曼,斯塔尔斯基的诗,有关列宁的民间歌曲(在交响曲音乐中作曲家也曾起运用这些歌曲的旋律)的词作为作品的诗词基础。
在《作曲家扎记》一文中肖斯塔科维奇阐明了自己的想法:“伟大领袖的巨大形象体现在艺术中是非常困难的创作任务。我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当我谈到本交响曲的情节时,我指的不是与列宁名字有关联的那些历史事件,生平事实,而只是作品总的主题,总的思想。我很早以前就在不断地思考怎样用音乐的手段表达这个主题。(注解3)
1940年底,作曲家宣布了打算在1941年完成交响曲的作品,然而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这个计划没能实现。直到二十年之后,才有可能重新着手计划的实现:肖斯塔科维奇说“……要表现我们这个复杂时代巨人的形象需要集中全部的创作力量,——很想在符拉基米尔,伊里奇诞生九十周年之前完成这部交响曲”(注解4)。
可是后来交响曲的构思有非常重要的改变。1960年10月29日肖斯塔科维奇在电台发表了演说:
“现在我按照交响曲的次序,创作第十二交响曲。(……)在1957年我写了第十一交响曲,献给第一次俄国革命。第十一交响曲完成时,我已开始考虑它的续编;于是产生了创作第十二交响曲的构思,这部交响曲将献给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交响曲的四个乐章中有两个乐章已经差不多写完了。我想,过两、三个月这部作品即可完成。
因为我的构思已相当成熟,所以我可以谈谈第十二交响曲,它的内容和思想,当我创作第十二交响曲的时候,这些都使我感动不已,而且还将使我感动直到完成它。
当然,想写一部交响曲,献给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我是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难题。我竭尽全力,使交响曲在某种程度上符合这个范围和这个重大的主题。当创作十月革命作品时,首先出现劳动人民伟大领袖的形象——符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所以,交响曲既是献给伟大十月革命,也是纪念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
谈论自己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新的交响曲的主题使我很激动,我想,在我创作的生涯中这部作品应该是重要的阶段。我认为这部作品有巨大的意义。
帮助我实现这个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是十月革命事件的目睹者,我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到达彼得格勒那一天,在芬兰火车站广场上听他讲话的那些人当中的一个。虽然那时我很年轻,这件事却永远铭印在我的记忆中。当然,对那难以忘记的日子的回忆帮助我创作这部交响曲”(注解5)。
交响曲的总谱作曲家完成于1961年8月22日。
第十二交响曲于1961年10月1日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大礼堂,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科学院交响乐队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功勋艺术团首次演出。
1961年10月15日在音乐学院大礼堂,交响曲在莫斯科首次由苏联国家交响乐队演出。
第十二交响曲总谱于1961年由《苏联作曲家》出版社出版。
CD 4:
在中国最普及的柴科夫斯基作品是芭蕾舞剧《天鹅湖》;在音乐会上演出频率最高的作品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最后3部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有“悲怆三部曲”之称,第四和第六分别冠以“命运”和“悲怆”,第五交响曲无标题。但从现存的柴科夫斯基创作札记中,可以看出该作有着明确的标题性构思:“这一作品从完全听从命运,到对命运发生怀疑,最后决心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从而表现出肯定生活的思想”。
既然《第五交响曲》是一部承前启后之作,简单了解“第四”和“第六”很有必要。
柴科夫斯基写于1877年的《第四交响曲》,是为他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部交响曲。该作题献慷慨资助其创作的梅克夫人,在“我们的交响曲”中,威严的“命运”主题贯穿发展;1893年10月完成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为作曲家兄弟莫杰斯特所起标题。第一次公演几天后,柴科夫斯基溘然辞世,所以,有人称“悲怆”是其为自己谱写的一部安魂曲。
在写《e小调第五交响曲》前10年,已步入艺术成熟期的柴科夫斯基却彷徨于创作上的空白时期。该作1888年11月17日由作曲家本人指挥在圣彼德堡首演,音乐正是沙皇统治下的知识分子心境的真实写照,矛盾不安而非消极无为。
虽然“无标题”,同冠以“命运”的“第四”相比,“第五”则更强调、更突出“命运”主题。两个“命运”主题大相径庭,前者代表外界的力量,后者作用于自我;前者只在第一、四乐章出现,后者如同一条大动脉贯穿始终,只是以不同的形象显现在各个乐章中,“命运”主题不断变化表情,展示作曲家对命运的认知与抗衡的复杂过程,最后在终曲化作胜利与狂欢的赞歌。
第一乐章———行板转生气蓬勃的快板,奏鸣曲式:从一开始直接由“命运”主题叙述引入,单簧管领衔序奏,忧郁而沉重的主导动机,恰似一首送葬进行曲,p和f形成强弱反差,象征给人以威胁的力量,音调富于讲话的韵味,听者无意间会产生关于死亡的联想; “怀疑、怨诉、谴责”的主部,确立了音乐的戏剧性特征,并与清新愉快、优美抒情的副部形成对比;新的主题逐渐把情绪转化为明朗的抒情段落,而欢乐热烈中总是笼罩着不安的色彩;大管奏出的第一主题,更为阴郁的雾障黯淡了那一线光明,只留下苦难和绝望的形象。
第二乐章———略带自由感的如歌的行板,复三部曲式:这无疑是柴氏镶嵌在所有“悲怆”中最热情洋溢和宽广无限的篇章,它更加深刻地描绘着向往光明与幸福的形象,因而也可称作核心段落。
引子由弦乐队领奏一串圣咏式和弦,随之而来的主题丰美而鲜活,同引子投下的阴影形成温暖抒情的鲜明对照,这正是本乐章独具魅力之所在;优雅的旋律来自圆号的独白,单簧管自由模仿的衬腔,散发着一种凝神冥想且惆怅伤感的情调;第二主题率真明朗,仿佛是前一主题的应答与补白;平静而温柔的主题,在第一主题的威胁与干扰中再度显露“一线光明”。
第三乐章———中庸的快板,典雅的圆舞曲,三部曲式:在温情脉脉诗意盎然的沙龙里,婆娑舞姿妙曼乐音,暂时冲淡了苦难与忧伤。小提琴奏出富于歌唱性的主题;长笛和小号的闪现增添了冬日的色彩;单簧管和大管浓重而晦暗的音色,将神秘的“命运”主题混入圆舞曲,好比乐而忘忧却并未如愿以偿。
第四乐章———终曲,庄严的行板转活泼的快板,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开头是小提琴和大提琴齐奏的引子,用“命运”主题写成,大号和贝司强调其行进节奏;全体铜管组吹奏出带有宗教色彩与合唱风味的乐音;俄罗斯民间舞曲欢快跳跃的基本主题,同第一主题构成强烈对比;坚不可摧的“命运”在豪情万丈的凯旋进行曲中渐渐消失,辉煌灿烂与欢腾热烈如盛大节庆般的尾声,这一切,预示着人们终于挣脱出命运的重压与束缚,沉浸在欢乐与喜悦之中。
《第五交响曲》是柴氏“悲怆三部曲”中最复杂的一部,而终曲又是最具矛盾、最不平衡的一个乐章。这“表现生命、欢乐和幸福”的音乐十分动人,无数历经苦难的人们倍感亲切。
CD 5: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大约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
本曲虽属于标题音乐,但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个人的感情描写,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共同具有的悲怆情绪而已。因此有的乐评家认为,本曲不应视为纯粹的标题音乐。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慢板,转不很快的快板,b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序奏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虚的重音作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乐器则如叹息般地继续。乐曲自开始就笼罩在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片段1)。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
第二乐章 温柔的快板,D大调,5/4拍子。自始自终 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5/4拍子的分配方式为, 各小节的前半部分为二拍,后半部分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乐,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片段2)。
第三乐章 甚活泼的快板,G大调,4/4拍子,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而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本乐章第一主题为谐谑曲式,轻快、活泼,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片段3)。 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 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片段4)。 此部分略经扩展后,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
第四乐章 终曲,哀伤的慢板,b小调,3/4拍,自由的三段体。 本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而本交响曲正相反,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片段5)。 本乐章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这一乐章正如本交响曲的标题,描写人生的哀伤、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之美。
CD 6:
BOXSET里唯独缺少了这张, 实属遗憾.
CD 7:
莫扎特的《第三十三号交响曲》
莫扎特的《第三十九交响曲》、降E大调,K543,作于1788年。莫扎特最后的3首交响曲均完成于1788年夏,这首交响曲完成于6月26日。
共4个乐章:
1.慢板序奏转主部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序奏以乐队演奏和声乐句始,然后长笛奏小8分音符音型,弦乐优美地应答。呈示部第一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呈现,圆号与低音管与之应答,然后转由大提琴承奏,木管应答。经经过部,第二主题转入降B大调,拥有两个相互对照而优美的主题,先由小提琴与木管,大提琴伴奏;再以弦乐表现。呈示部结尾极短,经反复后,进入发展部。发展部以第二主题及其前后出现的乐句为材料,然后又以原型进入再现部。
2.行板,降A大调。第一小提琴奏优美的第一主题,反复后出现相当于副主题的旋律,最初主题重现,反复,加入新乐念,开头主题再出现,然后进入第二主题部,第二主题为降E大调。这个乐章无发展部,直接进入再现部,按原型再现,以各种主题为材料形成终结部。
3.小步舞曲,稍快的快板,降E大调。这是莫扎特最美的小步舞曲之一,经常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小步舞曲主题天真而又活泼,中间部与之形成对照,优雅而富田园情趣。
4.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充满喜悦,由第一小提琴呈现后,转成不同的素材,有海顿的风格。由第一主题再衍生出第二主题,呈示部结尾后,进入短暂的发展部,然后以原型呈现再现部,进入终结部,这个乐章的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各有反复记号。
CD 8:
C大调第一交响曲(Symphony No.1 in C major, Op.21),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于1794至1796年,作品21号。1800年4月2日在维也纳霍夫堡剧院首演。据说这部作品是应斯维顿男爵的建议而作,斯维顿男爵是莫扎特和海顿的保护人。 C大调第一交响曲是贝多芬的第一部交响曲体裁的作品,但事实上早在1788至1789年间,也就是贝多芬20岁不到的时候,他就曾经试图创作交响乐,但是没能获得成功。C大调第一交响曲真正问世已经是十年以后的1800年,贝多芬当时已经三十岁了。
全曲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柔板—快板(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开头有一段仿效海顿的缓慢引子,主题是舞蹈性的。第二主题是双簧管和长笛的对答。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活泼的快板(Menuetto. Allegro Molto e Vivace),实际是诙谐曲,有极快的速度,频繁冒出的节奏重音,瞬息休止的与急剧的力度对比。 第四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Adagio - Allegro Molto e Vivace),回到模仿海顿:奏鸣曲——回旋曲的曲式,充满欢乐的喜剧性,似乎充满了对海顿模仿的机智笑声。
这部作品的突出部分是第三、四乐章的轻松、诙谐、活泼,首演时那些正统的评论家曾认为“这种大量使用粗俗的不谐和音及所有乐器发出的超闹”,损害了莫扎特与海顿,其实作品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敬意。
C大调第一交响曲,其整体风格沿袭了前辈莫扎特、海顿的很多东西,有些评论家甚至感觉有些许节奏正是莫扎特在以前某部作品中使用过的。该曲给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觉,而又略带一些舞蹈性,韵味上接近莫扎特、海顿时期的交响曲。C大调第一交响曲的某些旋律段中,贝多芬展现出了自己不同凡响的一面,只是这种独创的态度显得还不够开放,而过于拘谨。这部旋律不失激昂、幽默的作品,听来通俗易懂,但与贝多芬以后的那些名作又似乎有着较大的区别。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The Symphony No.3 in Eflatmajor,Op.55),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作品55号。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此乐时常被例举为浪漫乐派的创始作品。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奏鸣曲式。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它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
这一乐章,最重点在于发展部和终结部的扩大。乐曲由两个降E大调主和弦之壮大强奏开始,然后大提琴便奏出分解和弦的第一主题,经过一段发展,由双簧管、单簧管及长笛依次奏出新的动机,不久春风煦日般的第二主题亦由双簧管提示,再转手予长笛及第一大提琴。
发展部乃此乐章之核心,以第一主题为主,变化多端,乐曲进行得极为紧凑,同时也有新主题登场,这个新主题,在弦乐所演奏的连续属九和弦音量逐渐减轻之时,顺畅地在E小调上出现,并且与第一主题互相交错,其后亦于终结部分再次出现。再进入再现部份四小节前,法国号吹出第一主题之主和弦音,与之同时出现的第一小提琴音却是七弦音,结果主和弦音跟属和弦互混合,当年不论排练或首演,皆是由贝多芬操刀的。然则,不少乐团在现时之演奏皆采纳华格纳之修订谱。
经过再现部,便进入几乎可称作“第二发展部”之终结部,而乐曲所带出之炽烈感情,跟华格纳一言“恰似自然的熔铁炉一样,表现天才于青春期所涌现之种种情绪”相吻合—特别在最后第六五五小节到六六二小节小喇叭光芒发丈地高鸣第一主题,更叫人热血沸腾。
它以雄伟、果敢的总奏和弦开始,紧迫且恢弘,体现了英雄意志的充沛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在一段简短引子严峻有力地冲击之后,河堤被冲决了,生活的泉流以其不可遏制的力量浩浩荡荡冲击海洋,各种乐器奏出的声音汇成一股激流,强烈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弦;中间情绪虽有所缓和,但英雄意志的激流仍然没有停息,惊慌的沙沙声,悲戚的申诉,崇高的筹思,以及胜利的呼喊,仍是乐曲的主旋律。
罗曼•罗兰曾这样描绘这一乐章:“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种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任他再也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极慢板,c小调,3/4拍子。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凶猛的骑兵嬉游曲。本乐章极为著名,经常单独演出。
这是个沉痛悲戚,但又美到极点的乐章。在第一小提琴弱奏当中,哀婉的主要主题凄凄而现,降B大调的中间部,仿似抚慰破碎心灵,未几,又返回降b小调,情绪亦由此再起高涨,跟死神的咆哮毫无分别;而主题的喃喃自语,亦静静结束此乐章。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整个乐章围绕着开始部分的弦乐主题而展开,力度逐渐加强,显得乐曲充满悠闲自得的气氛,令人沉醉。 跟第二乐章刚刚相反,此乐章呈现无比朝气,全曲以常动式的性格展开,作曲手法简洁细致,跟大师理念同出一辙。主题在弦乐轻快的伴奏当中,由双簧管兴高采烈地呈示,中间部(Trio)可谓名副其实三重奏,三支法国号巧夺天工的呼应配合,美妙之至,主部再夺后,有二十小节之终结部,最后强而有力地结束。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降E大调,2/4拍子。乐章的主题采用贝多芬早年的普罗米修斯主题,并以短的经过部和发展部共同构成自由变奏曲形式。
此乐章加入赋格曲及奏鸣曲式的特征,交融成别具一格的新曲式,更因此表出贝多芬之创作理念。该乐章包含两大主题:首先是从乐章开始由弦乐拨奏呈示,接著双簧管及单簧管随後奏出轻快、及与第二主题相近似之旋律;另一个对贝多芬支持者而言实在不会陌生—贝氏早於1799年至1801年负责作曲的舞剧“普罗米修斯”之终曲及1801年作曲之“十二首方舞曲”第七曲当中,使用此曲作主调。上述两大主题亦曾在1802年之“十五段变奏曲与赋格”(作品35,又称“英雄变奏曲”)当中亮相。
最后一个乐章以希腊神话故事的普罗米修斯精神为主题,把英雄的不屈不挠,发挥地淋漓尽致,使短暂的音符如火花般激越、崩进。整个乐章声势浩大、热闹、隆重,人们尽情地跳着各式各样的舞蹈,庆祝英雄的胜利和凯旋。
乐曲由上述主题作了七段变奏,最后的终结历时七十七小节,当中不乏重要主题,但予以变形,终结部尾声之时,忽转急板,以强烈主和弦之连奏,带领全曲之终结。
CD 9:
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7号(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5年至1808年初。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此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全曲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辉煌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明亮的快板,2/4拍子,奏鸣曲式。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 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引出了展开部,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展开部中,转调非常频繁,这更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同。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两个主题再次汇合,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第二乐章,有活力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稍快的行板,3/8拍子,双重主题变奏曲式。第一主题抒情、安详、沉思,是由中提琴、大提琴拉出。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第二主题先是由木管奏出,然后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
在尾声中,第一主题作了简单的展开,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第三乐章,谐谑曲:快板(Scherzo: Allegro)
C小调,快板,3/4拍子,诙谐曲,是决战前夕各种力量的对比。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了跃跃欲试的音调,小提琴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决战的第一阶段仍由命运取胜。但是,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
最后,第一主题在第一小提琴的演奏下,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第四乐章,快板(Allegro)
快板,4/4拍子,奏鸣曲式。开始是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先是由乐队全奏辉煌的第一主题,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第二主题,表现人民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到发展部高潮时,狂欢突然中断,远远地又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但已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
这就是命运交响曲,高亢、激昂,催人奋进。这首在饱尝人生磨难、忍受身体与心灵双重伤害后,向命运发出的挑战与呐喊,是孤独的诉说,是病痛的呻吟,是愤懑的宣泄,是对人生多舛的拷问!
于是,辉煌、明亮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A大调第七交响曲(1811-1812),Op.92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从1800年,《第一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一直到1808年《第六交响曲》问世,在8年时间内,贝多芬完成了交响征程上的六个脚印。虽然与才思敏捷的天才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交响曲产量远远不及前者,但是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值得咀嚼的内涵和哲理,蕴藏了属于作曲家本人的个性与才华。其实从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历程而言,从1800开始直到1809年,这10年之间,可谓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评价,都是如此。但是从1809年开始,贝多芬逐渐开始走向沉寂,以至于他的第七部交响曲,直到1812年才问世,与《田园》相隔了将近4年之久!大家或许要问,这段日子贝多芬在做些什么呢?
1809年5月,曾经被作曲家所崇拜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法军进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炮声隆隆,战局紧张。贝多芬早年的先师海顿也在此时去世了。但贝多芬没有被战火所吓退,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创作出了包括《26号“告别”钢琴奏鸣曲》、《致爱丽丝》以及《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在内多部重要作品。当时维也纳的局势非常紧迫,侵略军的不断骚扰,货币的不断贬值让贝多芬的生活非常窘迫。好在1810年战局被平息了,维也纳恢复的往日的平静。但是贝多芬也就此陷入了一生中创作热情最低落的一段时间。
在介绍《第四交响曲》的时候,我们说到过贝多芬比较失败的爱情生活。在这时,经历了几年的甜蜜以后,恋人们逐渐远离了他,使贝多芬重新陷入孤独和寂寞当中,可以说这是贝多芬失去创作灵感以及动力的一个较大原因。其次,来自于耳朵疾病对他的折磨,其实当时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几乎让贝多芬完全丧失听力的程度。同时维也纳的经济萧条依然继续着,生活条件日渐艰苦,贝多芬不得不为衣食住行而拖累。不少知心好友也在这段时间相继离开了贝多芬,或是因为去世,或是去往其他地方发展,这让作曲家的生活越加苦闷。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贝多芬在1810到1812年,只写出了几部并不成功的作品,数量寥寥无几。
不过从1812年开始,这头“音乐雄狮”开始复苏了!而复苏的标志则正是他的第七部交响曲!虽然这时候的贝多芬依然生活的不怎么愉快,但是这部《第七交响曲》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舞蹈风格,可见作曲家已经可以做到抛弃凡尘俗念对他思想的折磨和困扰,只要一沉浸在音乐创作中,他就可以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威力!
贝多芬是特立独行的,他也不想让自己作品风格有所重复,尤其是对于交响曲这个表现形式。在《第七》之前的四部交响曲可谓部部经典、成功——英雄的讴歌、青春的赞颂、命运的斗争、田园的纯朴。这时候贝多芬想到了用快乐、疯狂的舞蹈性的节奏来作为新作的创作主题。第一乐章,似乎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优雅而欢快,充满一丝明亮。第二乐章是忧郁的小快板,带有葬礼进行曲的风格,虽然旋律并不快速,但是依然不乏舞蹈的节奏感。第三乐章,一上来就表现出愉快的感觉,会让人不由得跟随他手舞足蹈,跳跃的热情一轮高于一轮!然后第四乐章上来了,舞蹈开始趋于疯狂,似乎有酒后起舞的味道,高潮迭起,让人感觉呼吸都会跟随急促起来!贝多芬用最迅捷、最激昂的手法,写出了这个十分出名的快板,似乎是天下无双的!其实关于这部作品的赏析,我想没有必要多费笔墨,因为前不久的边听边入门刚刚介绍过这部作品,大家可以看看Pianosheep的评论,十分精彩。
《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CD 10:
F大调第六交响曲(Symphony No. 6 in F major,Op. 68),又名“田园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亲自命名为《田园》。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F大调第六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其中第三、四、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作者并不在主题上加以他善长的发挥手法,只是朴实地重复,形成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第二乐章,在溪边。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 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里。一组木管乐器摹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一条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
第三乐章,乡村欢乐的集会。快板,F大调,3/4拍子,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质朴而粗犷,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音乐出现了一些不安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欢乐的集会被打断。 第四乐章,暴风雨。快板,f小调,4/4拍子。在这一乐章中,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但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代替它的是田园牧歌。
第五乐章,牧人的歌。小快板,“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F大调,6/8拍子,回旋的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雨后复斜阳,大地恢复平静,草地发出清新的馨香,牧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这种喜悦、安宁、欣慰的情绪一直贯穿这个乐章,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
CD 11:
绪论
在交响乐发展的两个半世纪历程中,如果说海顿是一块坚实的奠基石,那么莫扎特就是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而贝多芬无疑是永恒的纪念碑。贝多芬站在古典交响乐辉煌的大厅门口,开启了浪漫派的大门,由此走出西方音乐史上一个个杰出的“音乐诗人”。20世纪初,彼得格勒音乐学院一个19岁的毕业生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这首不拘成法、清新脱俗的新作立即得到众多西方指挥大师的青睐,而这个名叫肖斯塔科维奇的年轻人的名字也不胫而走。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名不经传的年轻人为20世纪的交响音乐行了一个奠基礼。
肖斯塔克维奇主要以交响乐作曲家闻名,他具有天生交响乐作曲家的雄姿,掌握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有纯管乐的,有标题音乐的,也有声乐器乐的。他和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代表了二十世纪俄罗斯音乐的巅峰,并且是其中唯一的一个在苏维埃美... (展开全部) CD 1:
绪论
在交响乐发展的两个半世纪历程中,如果说海顿是一块坚实的奠基石,那么莫扎特就是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而贝多芬无疑是永恒的纪念碑。贝多芬站在古典交响乐辉煌的大厅门口,开启了浪漫派的大门,由此走出西方音乐史上一个个杰出的“音乐诗人”。20世纪初,彼得格勒音乐学院一个19岁的毕业生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这首不拘成法、清新脱俗的新作立即得到众多西方指挥大师的青睐,而这个名叫肖斯塔科维奇的年轻人的名字也不胫而走。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名不经传的年轻人为20世纪的交响音乐行了一个奠基礼。
肖斯塔克维奇主要以交响乐作曲家闻名,他具有天生交响乐作曲家的雄姿,掌握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有纯管乐的,有标题音乐的,也有声乐器乐的。他和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代表了二十世纪俄罗斯音乐的巅峰,并且是其中唯一的一个在苏维埃美学范畴内创造自己全部作品的优秀作曲家。他的作品在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研究者的重视。真正使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音乐具有优秀品品格的是他在30-55岁中年创作时期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使他的优秀作品明显地带有悲剧性和纪念碑性,这些品格的形成自然与众所周知的1936和1948年的两次批判密切相关。《第五交响曲》就是作曲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肉体与精神的生死考验,从茫然无措和忧郁失望中镇定下来后的产物。他假托纪念俄国文学巨匠普希金之际,创作了一部男低音与室内乐作品《四首浪漫曲》。这部作品从风格到内容上的巨大转变都预告了第五交响曲的诞生。作曲家把普希金诗歌中的激情化作在野蛮的压抑之下生存下来的艺术家的宣言,并把《四首浪漫曲》中的内涵以及一些动机和片断巧妙地使用到第五交响曲的“纯”音乐形式的下面。第五交响曲充满了神经质的搏动,一种狂热地寻找走出精神围困的悸动与信念。那感人的第三乐章沉重压抑,仿佛觉得几代俄罗斯人背负着苦难从西伯利亚的荒原中走来。
作品背景
自从获得很大成功的《第一交响曲》问世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十二个春秋,肖斯塔克维奇才写出了一部能与其匹比的作品——《第五交响曲》。要了解肖斯塔克维奇创作《第五交响曲》的心历路程,就不得不提到1936年由《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引起的政治风波。在作曲家人生路上,这是第一次感情和声誉的重挫,也让他初次领略了强权政治的专横和残酷。
这部歌剧的演出经历极有戏剧性。他创作于1930—1932年,起初赢得了一片赞叹之声,以后的四年间,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在美国、英国、捷克、瑞典和南斯拉夫等欧美国家的大城市公演。但是,谁也没有料想到,从走红到挨批只有咫尺之遥。1936年1月中旬的一天,斯大林观看此剧后愤怒的佛袖而去,1月28日,一篇题为《混乱代替了音乐》的社论出现在代表官方意志的《真理报》上,猛烈的抨击了这部歌剧。虽然没有被捕,但熬过了寝食难安的日日夜夜之后,肖斯塔克维奇再也不涉足大型歌剧和舞剧的创作。
艺术创作招致的政治灾难令他心灰意冷,亲人和朋友的被捕、遇害和失踪更使他感到恐怖和凄凉。1934年,苏联领导人基洛夫神秘遇害导致了30年代后期肃反运动的扩大化。在如此血腥、残酷的环境里,作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作曲家,肖斯塔克维奇内心所承受的痛苦与恐惧,精神上受到的折磨与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作于浩劫年代的《第五交响曲》(1937)不能不使人联想起《见证》里的话:“我的交响乐多数是墓碑。我国人民死在和葬在不知何处的人太多了……只有音乐能为他们做这件事。我愿意为每一个受害者写一首乐曲,但是这不可能,因此我把我的音乐献给他们全体。”
《第五交响曲》写于1937年4月18日至7月29日,同年11月21日由姆拉文斯基指挥在列宁格勒首演。这是肖斯塔克维奇受到官方粗暴批评和不公正指责之后,经过深思熟虑而创作的一部无标题交响曲。作曲家把已经在排练的《第四交响曲》收藏起来,用新创作的这部第五交响曲作为对他的批评的回答。作品上演后引起了巨大反响。1937年12月28日肖斯塔克维奇自己表示:“我的新作品可以成为抒情英雄性交响曲。它的基本思想是一个人的感情体验和全面肯定乐观主义。我想要在交响曲中展示的是通过一系列内在心灵斗争的悲剧性冲突来肯定作为世界观的乐观主义。”
但是,当时有些西方音乐评论家倾向于贬低这部作品,他们认为这是“对政治压力所作出的让步”。还有人认为作品的主题平庸乏味,只是依赖配器中令人眼花缭乱的高超的技巧,才得以吸引观众。但不管怎样,有一点看来是确切无疑的,那就是:作品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作品浅析
《第五交响曲》规模雄伟,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用中板速度,采用奏鸣曲式。音乐富有戏剧性,其中包括悲剧性因素和复杂的思想情感,通过两个基本主题来表现。主部主题内部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刚毅严峻的音程大跳和附点节奏音型,再陷越高低两个声部用模仿性织体陈述,预示一场斗争的来临;另一个是第一小提琴奏出的歌唱性旋律,象征一种痛苦的求索。抒情的副部主题速度略为加快,第一小提琴的宽广的旋律,在竖琴和其他弦乐和弦音型伴奏下,显得明朗、纯洁和崇高。在展开部中这两个对比主题在性格上发生质的变化,形成了剧烈的矛盾冲突。乐章的高潮处在压缩的再现部,副部主题进入时才恢复了宁静的气氛。乐章的结尾,音乐暗淡并渐渐消失,流露出一种惋惜告别的情绪。
第二乐章是一首狂放的诙谐曲,采用小块板速度,结构为复三部曲式。这是一首典雅、轻快、明朗的谐序曲,舞蹈特征突出,富有幽默情趣。音乐开始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奏出,像是古老笨拙的舞蹈。乐曲中部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担任,音乐类似街头歌曲。这段音乐似乎暂时偏离了交响曲的主题思想,它并没有阐述什模深刻的思想内容,而是以嘲讽和幽默的笔触讥讽了突然想回到过去的那种创作。
第三乐章也许可以说是整部交响曲中最美的、也是感人至深的一个乐章,采用的是广板,结构类似无展开部奏鸣曲式。音乐深沉内在,充满悲哀的情绪。作曲家在这里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感情体验。缓缓流动的富于诗意的音乐,在听众的心中引起共鸣。
末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音乐充满自豪的气概,有一股一往无前的动力。仿佛主人翁消除了一切疑虑,对前面乐章中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明确而坚定的回答。经过顽强拼搏,冲出困境,跨入了新的境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是这个乐章的主题思想的发展线索。音乐的结局是庄严辉煌,气势磅礴,俄罗斯进行曲风格的主题越来越有力、雄伟,最终把这部交响曲带到了一个胜利狂欢的解决,象征前程一片光芒。
音乐思想
《第五交响曲》是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一部以表现内在的矛盾与冲突为特征的悲剧交响曲,他的主题思想——克服孤独、痛苦,走向乐观、欢乐,与贝多芬交响曲的“从黑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的主题思想还是比较接近的,因此也有人把肖斯塔克维奇的这部作品成为“新贝多芬风格”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比较严肃,采用传统形式,无标题,作曲家自称为 “一个苏维埃作曲家对批评的答复”,描写“人类思想在新理想影响下接受再教育”。
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有着个性鲜明的艺术特征:咄咄逼人的冲击音型,极富张力的悲剧氛围,怪诞机智的幽默反讽,忧郁感伤的哀歌慢板。这些特征随着他不同的创作时期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前期突出滑稽幽默,中后期则明显多了反讽和嘲弄。中期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第五交响曲》的慢板乐章可以说是作曲家平生所写的最好的慢板。圣歌式的主题平缓而有力地延伸着,展现了从宁静平和到紧张沉重,乃至悲恸至极的全部情感历程。
说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是20世纪的优秀作品,首先在于他的作品所表现出的大众性与平民性。与为艺术、为行家的唯美主义创作相比,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当然是为人生和为大众的现实主义作品。“假若一件作品不是为人民而创作,又是为谁呢?”。与贝多芬优秀作品的英雄性格不同,肖斯塔科维奇所关注的是芸芸众生的命运。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英雄还是恶棍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普通人。而时代的基本冲突就发生在这些灰色的普通人中间。“我试图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写这些人,写他们非常普通、平凡的理想和希望。”
创作《第五交响曲》时,肖斯塔科维奇自觉地把音乐创作看作是一种深刻的精神与道德活动,在创作独具个性旋律的同时肩负起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这责任中有记录,有揭露,有捍卫,有拯救。这部以自然主义的真实手法直面血淋淋的历史的杰作,无疑给愈来愈“贫血”的俄罗斯“音画”注入了充满生命力的血液。这种艺术家的胆识和作品高度艺术化地完美结合,恐怕在整个20世纪也无人能够超越。
说到这部20世纪音乐优秀作品的美学特征有两点。一是崇高与媚俗的并存,或者说是一种带有媚俗的崇高。经常在很庄严的作品中,可以听到突如奇来的喧闹的法国号,嘶哑的长号,跳跃的钢片琴,附点音型的定音鼓,以及小提琴在高音区的独奏等等。这些音乐处理的隐喻,就是把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那个“轻”拿出来调侃一下,讥讽一下。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的这种特征更多是由他与社会的矛盾所形成,是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与现行观念冲突(有时是妥协)的产物。当然,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改造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也许这是作曲家与领袖之间的一种不成文的默契。
第二个美学特征是悲剧色彩浓重。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应该让人想起生活,想起悲剧,想起受难者与受害者。我们很难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大作中找到为艺术而艺术的技巧,找到为优美而优美的旋律。他的焦虑、恐惧、蔑视、挑战、希望、信念等无一不渗透在效果强烈、粗犷有力的进击节奏中。而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内心深处对自己民族的深切而诚挚的爱。
结语
在20世纪西方各个音乐流派中,肖斯塔克维奇很难归类。他并不坚持任何特定的流派,却仍然创造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音乐语言的根基是传统的,有调性的,但也使用不协和音响与偶然的无调性,只要吻合表现的需要。
当多元构成的20世纪音乐舞台转入21世纪的音乐舞台时,当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具体音乐、抽象派音乐、环境音乐、概念音乐纷纷实验操练完毕,我们发现,群星闪耀过后,真正灿烂的并没有几颗。反而是20世纪初露出“大师相”的那几位真正成了各具风采的大师。被批评为天性守旧、风格保守、最少实验性的肖斯塔科维奇最终成了20世纪交响音乐不可替代的纪念碑,并被世人公认为是20世纪苏联、甚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现代作曲家之一。他和他的《第五交响曲》及其他优秀作品被载入人类光辉的历史史册,他的音乐思想将提醒后来者,音乐要永远与大众在一起。
CD 2: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e小调,作品93)
1953年12月17日在列宁格勒由列宁格勒爱乐乐队首次演出,E·A·穆拉文斯基指挥;总谱和作者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谱于1953年由音乐了出版社第一次出版。
乐队编制:短笛,2支长笛(II=短笛),2支双簧管,英国管(第二双簧管III),高音单簧管(第二单簧管III),2支单簧管,2支大管,1支低音大管(第二大管III),4支圆号,3支小号,3支长号,1支低音号,定音鼓,三角铁,铃鼓,小鼓,钹,大鼓,锣,木琴,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演奏时间——50分钟)
第十交响曲离前一首交响曲隔有八年之久。在这些年内肖斯塔科维奇写出了二十二首作品,他创作的体裁和形象的范围更加扩大了。其中的创作,有一系列大型声乐的和声乐——器乐的作品以及一些新影片配乐,作曲家响应了1948年2月10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著名决议的号召。从1946年到1952年肖斯塔科维奇写出:电影音乐“青年近卫军”“易北河会师”(这部影片中的“和平之歌”最为风行),“攻克柏林”,“皮罗戈夫”,“米丘林”等,清唱剧“森林之歌”,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革命诗人的词为混声合唱谱写的十首音诗,大合唱“阳光照耀着我们的祖国”,为钢琴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全部大,小调),第三,第四和第五重奏和其它的作品。这一时期作曲家开始积极参加保卫和平运动,他以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委员的身份,经纽约和其它的城市的保卫和平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肖斯塔科维奇继续担任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工作。
作曲家的全部丰富的生活和创作的经验,尤其是那些在题材上与现代生活——苏联人的劳动,他们争取和平的斗争等——直接联系着的作品的创作,不能不影响到他的交响曲的创作,这一点在标题的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里表现得十分明显,不过在非标题的第二交响曲里,较之以前各交响曲,也有许多新的东西。
激励整个进步人类的许多思想和感情,通过作者的个性独特的和复杂的反映,在交响曲里得到了表现。在这里反映了由新的战争威胁引起的不安,以及由于和平与进步势力的增强带来的希望。这一切确定交响曲所具有的深刻的人道主义的内容。
像以前的交响曲一样,在它里面有许多悲惨的篇幅,不安的沉思,甚至表现痛苦的因素(这一切主要的是在第一乐章里表达的),但是不像第七和第八交响曲那么直接,体现可怕的恶劣的“死亡的机器”和破坏。倒数第二乐章——不是悲剧性的Largo(像第五和第八交响曲那样),它是一个独特的而又内容充实的Allegretto,在它之后接着出现生气勃勃的终曲,充满新生,希望,属于青少年的形象——光明的未来的象征。
交响曲的音乐织体比作曲家以前大型交响曲中的更为清彻,心理上的变化更为细致。歌唱性的成份得到了加强,按照音乐的结构部甚至最内部“流动”的乐章获得很大的完整性。表现出了作曲家风格的总的“明朗化”
这部交响曲,由于内容复杂,在作曲家协会和报刊上引起了一场有趣的创作的争论。有些评论家指出,终曲的光明因素,正如在第八交响曲中那样,与前面各乐章中的悲痛内容不均衡,说终曲不是从前面的发展中有机地产生出来,最后,说这部交响曲缺乏坚毅有力的因素,缺少征服黑暗,克服痛苦沉思的成份。另一些评论家认为,不能要求每一部艺术作品都对现实界的所有最重要的方面作出“平衡”,均等的反映,他们的意见是,为了确定正面的理想,在终曲里并不总是非得光芒四射不可,有时只要“一线光明”,造成黑暗即将驱散的感觉,也就够了。但是不和怎么说,绝大多数参加争论的人都指出了这部交响曲的异乎寻常的高度艺术水平。
第一乐章(Moderato,e小调)跟第五和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一样,是用展开的奏鸣曲式和缓慢的运动进行写的(演奏需时二十多分钟)。这个乐章的曲式与第五和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的曲式的重要区别在于:在这里,像第六交响曲一样,主部主题以前是比较大的前奏,而不是包含在主部本身中的短小的前奏因素。前奏(e小调)的开头由大提琴和低单提琴用最弱音奏出。
这个音乐表现出深刻的,凝静地沉思,但是没有第五和第八交响曲的前奏的主题的那种强烈性和冲动性。
主部主题(e小调)是以稍快的运动进行。单簧管首先奏出它的旋律,而小提琴奏出伴奏的声部。
旋律定于歌唱性的特点,是把俄罗斯抒情歌曲旋律的一些特点加以概括变化而成(多次的变奏回到小调音阶的第五音级以后落到第一音级)。这个旋律有一点像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中的副部(即又是歌唱的)主题。
主部的发展是完整的三部曲式,在它的结尾中主题重新回到最初的样子。
副部,由独奏的长笛引进像第五,第七和第八交响曲一样,比主部的运动稍快,此外,像上述的交响曲一样,主部的复调识体在副部的开头把位子让给了主调和声的识体。它的旋律,像主部的旋律一样,常常重新回到一个音,但是具有另一种的性质:在里面可以听到舞曲的色调,有节奏地微微摆动;同时感觉到有某种的神秘的警惕性,运动被束缚住了。长笛独奏的音色冷冰冰的。和声特点是色彩忽明忽暗,“摇摆不定的”(在报刊中甚至进行过争论,这个主题到底是用什么调写的,是G大调还是g小调)。
展开部是以大管奏出主部主题的陈述用最弱的力度开始。像第五和第七交响曲一样,它包含着很大的戏剧性的增涨,呈示部的主题和前奏的主题有明显的变化,使它增加强烈的,悲惨的声音(其中,副部的音调带有顽固纠缠的性质,好像“苦恼的”感觉),但是与第五和第八交响曲的展开部不同,第十交响曲的展开部不包括速度的加快(它在呈示部的主部的速度中整个贯彻到底的);它里面也没有在第五和第八交响曲的展开部里那样的“恶势力进行曲”的形象。
第一乐章的整个高潮,像第五,第七,第八交响曲一样,包含主部主题(与上述的交响曲不同再现部的主部在这里不是出现在主调——e小调,而是在升高半音的f小调)强调地“宣告”(最强奏)再现部开头部份。
在这以后再现部的副部依照奏鸣曲式的传统在主部(E大调)的同主音调上进行。它按另一种和声配置,比呈示部明朗和宁静,它的旋律由二支单簧管——用平衡三度
在轻轻的结尾(尾声)里运用了前奏的主题材料,形成整个乐章的框架。此外,二支小长笛的建立在主部音调的基础上的二重奏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二乐章(Allegro,降b小调,三部曲式)是急速的,特殊充满动力的和强烈的谐谑曲,与第一乐章形成极其明显的对比。它的在连续的涡旋中穿过,整整延续了四分钟。
深深沉入第一乐章的个人——抒情的和悲痛的感受的境界以后作曲家彷佛突然把听众投入到生活的,充满激昂的神经紧张的沸腾的漩涡中。
第一部分的主要的主题材料在几小节引子以后由木管乐表现奏出。
开头四拍子的乐句的总的旋律轮廓像第一乐章前奏的前两小节(运动按小音阶的前三个音上行,然后下降和上升到最高音。但是富有表现力的性质,当然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在那里是集中的,一些难解的思想很慢的展开,在这里是有弹性的,“弹簧“很快的展开,给以后的连续不断的运动造成巨大的动力。
中间部份是新的主题,带有平衡三度(弦乐)变音进行的,具有“魔鬼轮舞”的特征:
以后还出现一个由小号独奏和长号独奏的主题。
第三部份(再现部)开头的主题在低音区中低音弦乐和管乐)奏出并给予扩大(即用更大的音值)。此外,主题是节奏均匀的,好像“拉直”了一样。
在结尾(尾声)里运用了谐谑曲的两个主要的主题,其中,中间部的主题是由铜管乐奏出。
这个谐谑曲的特点之一是末尾(以及叙述开头的主题的第一乐段的末尾)没有通常节奏遏止(音值的扩大)。音乐“在气促中”结束,留下了某种突然性的印象。总之,这个Allegro按它的非常高的“动力温度来说,甚至在肖斯塔科维奇的谐谑曲中也是特殊的。
第三乐章(Allegretto,c小调)使听众回到抒情的境界。但是,和第一乐章相比,运动更带有从容不迫的性质;似乎激昂的谐谑曲以后人感到了深刻的内心的生活的规律性,它的神秘的美,无穷性。在曲式方面Allegretto是非常独创的而特点是一些主题的有很大的发展。
一开始使主部主题与两个其它的主题按照迥旋曲的形式相互交替(或迥旋——奏鸣曲ABACABA)。但是主部主题(A)最后的陈述显然完全改变了和转入到大的充满动力的奏鸣典型的展开部,在它以后接着出现结束(尾声)。结果Allegretto的结构布局形成下面的样子:ABACABA——展开部,结尾。
由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A),把沉着的抒情的歌唱性与叙述的因素相结合,把行列进行的和舞蹈的节奏性与个别音调的语言的表现性相结合。
由木管乐引入的第二主题(B),具有性格的主导动机,它不仅在Allegretto获得很大的意义而且在交响曲的终曲获得很大的意义。这个动机运用的只有四个不同的音(d,es,c,h),看起来,如某些评论家所指出的,是作曲家的姓名(D.Sch)。
上引的动机用各种节奏的变化,用不同的音色和音带有不同的和声配置,贯穿在第十交响曲的第三和第四乐章内,但是差不多总是用这四个“音乐字母”的音,它们进入不同的调性里,改变了自己的调式的意义。这个动机的作用在交响曲的戏剧布局里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有机地从上述的发展生长出来的:Allegretto的第一主题也是用那四个音开始,但是顺序不同,证明这是作曲家的意思,而不是偶然的巧合——不是。(见谱例82)显然节奏也和这个主题的相近。
Allegretto的开头也起源于第一乐章前奏的开头。在那里也是那个音调公式,用其它的调性,另一种速度,节奏,音区。由于以上所说的这些很富于特点的和有明确轮郭的,主导动机d-es-c-h使人感到像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它最后定形以后,多次的反复,在它的不同的面貌中都保持着一种固定乐思的顽强的力量。
紧跟着回到开头的主题(A)以后出现了新的插部,奏出了第三主题(C):这是“园号的呼唤”,它是非常简单的同时按表现力来说,按引起的联想来说又是容量很大——可以听出既深远的回忆,又是从人的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充满热情的号召。
在这个动机陈述的音组之间出现了其它主题(如对它的“回答”):一开始是在低音区的对第一乐章前奏主题的回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然后是在高音区里新的富于表现力的旋律(大长笛和小长笛)。
重新回到主部主题(A),在这一次是由英国管而用另一种调性奏出(比Allegretto的主要调性升高半音),而在这以后再一次奏出了主导动机(B)——用和以前同样的高度,但是配的和声不同。
主部主题第四次陈述(以全部小提琴和中提琴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八分音符连续不断的运动背景上开始),如前面提到的,有强烈的变化:主题彷佛“残酷无情起来”用最强奏进行节奏也变了。它转到紧张的展开,三个主题全部运用Alegretto演奏,包含着音响的增长和速度的加快。
下降以后开始了尾声。它以轻轻的“园号的呼唤”开始,然后与Allegretto两个其它的主题回声交替着。
同最后的“园号的呼唤”结尾的音一起传来了轻轻锣点声和Allegretto在弱的高音区中由大长笛和小长笛完成了主导动机(B)三次的陈述,是以弦乐拉长的和弦为背景。主导动机第三次陈述予以节奏的扩大。弦乐的和弦静下来了……
终曲(Andante,b小调,Allegro,E大调,奏鸣曲式)是以慢的前奏开始(Andante),它的材料在最后的奏鸣曲式的Allegro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前奏的主题用低音弦乐叙述,双簧管回答它。
这是肖斯塔科维奇风格的典型抒情沉思的主题。它的调式结构特点是:小调带有大量降音级的(例如,可以和用同样的调性写的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相比。)
在前奏中逐渐地产生了终曲(Allegro)的主部主题的生动的音调,如果不是逻辑上的推论,那末在任何情况下,都使人感到是摆脱上述的心理上状态的独特的“出路”,是它的“解决”。
由小提琴奏出的这个主题,像简单的朴实的曲调。在这个主题中有特点的又简单的,但是在开始中(mi-si)节奏强烈的五度音调,以及轻微的明暗——大调和同主音小调的对比(升G音和本位G音)。这种手法从来就运用在表达霞光,黎明的感觉的音乐里,此外,还在苏联作曲家的表现青年和类似这样的旋律中经常遇见。这一切,同其它的特点一起,使生动的曲调成为“人生的青少年时期”,青春,希望的形象。
主部用三部曲式叙述;它的中间部份建立在同样活跃进行的新的主题上。副部(也是三部曲式)与主部因素中的一个相近,但是用小调(g小调)写的,而按照运动的性质有一点像进行曲,又有点像加洛普舞曲。
终曲主要的对比不是在奏鸣曲呈示部的主部和副部主题之间,而是在慢的前奏和以后的Allegro之间形成的。这个对比在以后缩短重复,因为在奏鸣曲的Allegro再现部以前重新奏出慢的前奏主题。
在展开部里运用了呈示部的不同的主题和终曲前奏的变化了的主题材料(现在在很快的运动中进行)。发展指向主题的激烈化方面同时使它们与本身之间互相接近。总的增长中还插入谐谑曲的材料。
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终曲,一般地说不是单层次的:例如,在明朗的终曲里通常有使人想起前几乐章的悲剧的,悲伤的,惊慌的强烈因素的插部。上述的增强这个功能也完成了。在它的顶峰突然的出现了第三乐章里的主导动机。它的声音庄严而意味深长(整个乐队最强奏),好像对运动“档住道路”。在这里这个主导动机在交响戏剧布局的有特别意义的作用成为很明显的。
在全休止之后,这时只是定音鼓奏出哀减的震音,终曲的前奏主题由大提琴轻轻地开始(不是至今为止运用在展开部里那样快的进行强烈的节奏,而是像最初的面貌那样)。这个主题与主导动机d-es-c-h的提示交替(长号和小号)。
奏鸣曲再现部的主部是由独奏的大管引进,它用缓慢的进行(扩展法)和低沉的,断断续续的声音奏出(以打击乐和低音弦乐为背景)。接着恢复了以前的,如在呈示部里那样的主题的运动(单簧管),然后主部的第二主题也出现,最后,副部(用e小调)它像主部一样,同呈示部比较起来大大减缩了。
在结尾里第三乐章的主导动机起着主导的作用。它与其它的动机的结合和交替,它在不同的音区和节奏的时值中最强的奏出——由园号和小号开始,然后由低音弦乐和低音木管乐,最后由定音鼓。
整个建立在同样的四个音的基础上的,这个动机又进入完全是另一种调式和声的结构关系中,处于其它的调性的条件下。主导动机也就结束了交响曲的Allegretto。但是这个结束是轻轻的,神秘的,不稳定的,有点儿莫明其妙的,也就在这里主导动机非常顽强的奏出,好像最终肯定了自己的立场。
CD 3: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二交响曲,名为1917年。为纪念列宁和伟大的十月革命而作。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革命的彼得格勒。沉重的主题(将在后面反复出现)开篇即来,几经反复和发展,变得明朗而富有战斗力。
第二乐章:拉斯利夫。湖名,列宁曾在这儿住过。由圆号奏出的第一主题,展示出一幅水雾升腾的湖面景象。弦乐上的第二主题则极具抒情性。浓厚的低音始终弥漫着,使音乐充满一种神秘感,潜在着巨大的能量……
第三乐章:奥芙诺拉。十月革命炮击冬宫的巡洋舰名。在定音鼓的轻击和弦乐的拨奏声,如同缓行的奥芙诺拉。之后的鼓号齐鸣,则如同隆隆的炮声……
第四乐章:人类的黎明。在奥芙诺拉的巨大轰鸣中,圆号奏出具有展望性的第一主题,雄伟而壮丽。经乐队反复和过渡,小提琴奏出非常甜美、梦幻般的第二主题。第一主题在展开部再次出现时,显得高远而富有预示性。黎明的曙光出现在再现部里定音鼓的敲击声中,全曲在一种雄壮、喷薄的号角声中结束。
这是纪念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交响曲。
这部作品的构思是几十年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形成和修改的。“写一部纪念符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交响曲,是我多年的宿愿。创作这部交响曲的想法还是在1924年产生的,肖斯塔科维奇于1940年写道全国哀悼日子”(注解1)。此时这部未来作品的计划已有了四个乐章的声乐——交响曲的明确轮廓。“列宁交响曲打算四个乐章的作品有合唱,独唱和朗诵参加。第一乐章——伊里奇青年时代,第二乐章——列宁站在十月革命突击的前列,第三乐章——弗拉基米尔逝世和第四乐章——列宁逝世后,我们沿着列宁的道路前进。许多的音乐片断已经准备好了,后来这些片断都用到我的目前这部最重要的作品里……(注解2)
起初想以玛雅科夫斯基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长诗的片断,日姆布尔和苏莱曼,斯塔尔斯基的诗,有关列宁的民间歌曲(在交响曲音乐中作曲家也曾起运用这些歌曲的旋律)的词作为作品的诗词基础。
在《作曲家扎记》一文中肖斯塔科维奇阐明了自己的想法:“伟大领袖的巨大形象体现在艺术中是非常困难的创作任务。我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当我谈到本交响曲的情节时,我指的不是与列宁名字有关联的那些历史事件,生平事实,而只是作品总的主题,总的思想。我很早以前就在不断地思考怎样用音乐的手段表达这个主题。(注解3)
1940年底,作曲家宣布了打算在1941年完成交响曲的作品,然而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这个计划没能实现。直到二十年之后,才有可能重新着手计划的实现:肖斯塔科维奇说“……要表现我们这个复杂时代巨人的形象需要集中全部的创作力量,——很想在符拉基米尔,伊里奇诞生九十周年之前完成这部交响曲”(注解4)。
可是后来交响曲的构思有非常重要的改变。1960年10月29日肖斯塔科维奇在电台发表了演说:
“现在我按照交响曲的次序,创作第十二交响曲。(……)在1957年我写了第十一交响曲,献给第一次俄国革命。第十一交响曲完成时,我已开始考虑它的续编;于是产生了创作第十二交响曲的构思,这部交响曲将献给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交响曲的四个乐章中有两个乐章已经差不多写完了。我想,过两、三个月这部作品即可完成。
因为我的构思已相当成熟,所以我可以谈谈第十二交响曲,它的内容和思想,当我创作第十二交响曲的时候,这些都使我感动不已,而且还将使我感动直到完成它。
当然,想写一部交响曲,献给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我是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难题。我竭尽全力,使交响曲在某种程度上符合这个范围和这个重大的主题。当创作十月革命作品时,首先出现劳动人民伟大领袖的形象——符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所以,交响曲既是献给伟大十月革命,也是纪念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
谈论自己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新的交响曲的主题使我很激动,我想,在我创作的生涯中这部作品应该是重要的阶段。我认为这部作品有巨大的意义。
帮助我实现这个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是十月革命事件的目睹者,我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到达彼得格勒那一天,在芬兰火车站广场上听他讲话的那些人当中的一个。虽然那时我很年轻,这件事却永远铭印在我的记忆中。当然,对那难以忘记的日子的回忆帮助我创作这部交响曲”(注解5)。
交响曲的总谱作曲家完成于1961年8月22日。
第十二交响曲于1961年10月1日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大礼堂,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科学院交响乐队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功勋艺术团首次演出。
1961年10月15日在音乐学院大礼堂,交响曲在莫斯科首次由苏联国家交响乐队演出。
第十二交响曲总谱于1961年由《苏联作曲家》出版社出版。
CD 4:
在中国最普及的柴科夫斯基作品是芭蕾舞剧《天鹅湖》;在音乐会上演出频率最高的作品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最后3部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有“悲怆三部曲”之称,第四和第六分别冠以“命运”和“悲怆”,第五交响曲无标题。但从现存的柴科夫斯基创作札记中,可以看出该作有着明确的标题性构思:“这一作品从完全听从命运,到对命运发生怀疑,最后决心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从而表现出肯定生活的思想”。
既然《第五交响曲》是一部承前启后之作,简单了解“第四”和“第六”很有必要。
柴科夫斯基写于1877年的《第四交响曲》,是为他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部交响曲。该作题献慷慨资助其创作的梅克夫人,在“我们的交响曲”中,威严的“命运”主题贯穿发展;1893年10月完成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为作曲家兄弟莫杰斯特所起标题。第一次公演几天后,柴科夫斯基溘然辞世,所以,有人称“悲怆”是其为自己谱写的一部安魂曲。
在写《e小调第五交响曲》前10年,已步入艺术成熟期的柴科夫斯基却彷徨于创作上的空白时期。该作1888年11月17日由作曲家本人指挥在圣彼德堡首演,音乐正是沙皇统治下的知识分子心境的真实写照,矛盾不安而非消极无为。
虽然“无标题”,同冠以“命运”的“第四”相比,“第五”则更强调、更突出“命运”主题。两个“命运”主题大相径庭,前者代表外界的力量,后者作用于自我;前者只在第一、四乐章出现,后者如同一条大动脉贯穿始终,只是以不同的形象显现在各个乐章中,“命运”主题不断变化表情,展示作曲家对命运的认知与抗衡的复杂过程,最后在终曲化作胜利与狂欢的赞歌。
第一乐章———行板转生气蓬勃的快板,奏鸣曲式:从一开始直接由“命运”主题叙述引入,单簧管领衔序奏,忧郁而沉重的主导动机,恰似一首送葬进行曲,p和f形成强弱反差,象征给人以威胁的力量,音调富于讲话的韵味,听者无意间会产生关于死亡的联想; “怀疑、怨诉、谴责”的主部,确立了音乐的戏剧性特征,并与清新愉快、优美抒情的副部形成对比;新的主题逐渐把情绪转化为明朗的抒情段落,而欢乐热烈中总是笼罩着不安的色彩;大管奏出的第一主题,更为阴郁的雾障黯淡了那一线光明,只留下苦难和绝望的形象。
第二乐章———略带自由感的如歌的行板,复三部曲式:这无疑是柴氏镶嵌在所有“悲怆”中最热情洋溢和宽广无限的篇章,它更加深刻地描绘着向往光明与幸福的形象,因而也可称作核心段落。
引子由弦乐队领奏一串圣咏式和弦,随之而来的主题丰美而鲜活,同引子投下的阴影形成温暖抒情的鲜明对照,这正是本乐章独具魅力之所在;优雅的旋律来自圆号的独白,单簧管自由模仿的衬腔,散发着一种凝神冥想且惆怅伤感的情调;第二主题率真明朗,仿佛是前一主题的应答与补白;平静而温柔的主题,在第一主题的威胁与干扰中再度显露“一线光明”。
第三乐章———中庸的快板,典雅的圆舞曲,三部曲式:在温情脉脉诗意盎然的沙龙里,婆娑舞姿妙曼乐音,暂时冲淡了苦难与忧伤。小提琴奏出富于歌唱性的主题;长笛和小号的闪现增添了冬日的色彩;单簧管和大管浓重而晦暗的音色,将神秘的“命运”主题混入圆舞曲,好比乐而忘忧却并未如愿以偿。
第四乐章———终曲,庄严的行板转活泼的快板,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开头是小提琴和大提琴齐奏的引子,用“命运”主题写成,大号和贝司强调其行进节奏;全体铜管组吹奏出带有宗教色彩与合唱风味的乐音;俄罗斯民间舞曲欢快跳跃的基本主题,同第一主题构成强烈对比;坚不可摧的“命运”在豪情万丈的凯旋进行曲中渐渐消失,辉煌灿烂与欢腾热烈如盛大节庆般的尾声,这一切,预示着人们终于挣脱出命运的重压与束缚,沉浸在欢乐与喜悦之中。
《第五交响曲》是柴氏“悲怆三部曲”中最复杂的一部,而终曲又是最具矛盾、最不平衡的一个乐章。这“表现生命、欢乐和幸福”的音乐十分动人,无数历经苦难的人们倍感亲切。
CD 5: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大约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
本曲虽属于标题音乐,但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个人的感情描写,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共同具有的悲怆情绪而已。因此有的乐评家认为,本曲不应视为纯粹的标题音乐。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慢板,转不很快的快板,b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序奏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虚的重音作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乐器则如叹息般地继续。乐曲自开始就笼罩在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片段1)。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
第二乐章 温柔的快板,D大调,5/4拍子。自始自终 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5/4拍子的分配方式为, 各小节的前半部分为二拍,后半部分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乐,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片段2)。
第三乐章 甚活泼的快板,G大调,4/4拍子,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而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本乐章第一主题为谐谑曲式,轻快、活泼,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片段3)。 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 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片段4)。 此部分略经扩展后,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
第四乐章 终曲,哀伤的慢板,b小调,3/4拍,自由的三段体。 本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而本交响曲正相反,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片段5)。 本乐章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这一乐章正如本交响曲的标题,描写人生的哀伤、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之美。
CD 6:
BOXSET里唯独缺少了这张, 实属遗憾.
CD 7:
莫扎特的《第三十三号交响曲》
莫扎特的《第三十九交响曲》、降E大调,K543,作于1788年。莫扎特最后的3首交响曲均完成于1788年夏,这首交响曲完成于6月26日。
共4个乐章:
1.慢板序奏转主部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序奏以乐队演奏和声乐句始,然后长笛奏小8分音符音型,弦乐优美地应答。呈示部第一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呈现,圆号与低音管与之应答,然后转由大提琴承奏,木管应答。经经过部,第二主题转入降B大调,拥有两个相互对照而优美的主题,先由小提琴与木管,大提琴伴奏;再以弦乐表现。呈示部结尾极短,经反复后,进入发展部。发展部以第二主题及其前后出现的乐句为材料,然后又以原型进入再现部。
2.行板,降A大调。第一小提琴奏优美的第一主题,反复后出现相当于副主题的旋律,最初主题重现,反复,加入新乐念,开头主题再出现,然后进入第二主题部,第二主题为降E大调。这个乐章无发展部,直接进入再现部,按原型再现,以各种主题为材料形成终结部。
3.小步舞曲,稍快的快板,降E大调。这是莫扎特最美的小步舞曲之一,经常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小步舞曲主题天真而又活泼,中间部与之形成对照,优雅而富田园情趣。
4.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充满喜悦,由第一小提琴呈现后,转成不同的素材,有海顿的风格。由第一主题再衍生出第二主题,呈示部结尾后,进入短暂的发展部,然后以原型呈现再现部,进入终结部,这个乐章的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各有反复记号。
CD 8:
C大调第一交响曲(Symphony No.1 in C major, Op.21),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于1794至1796年,作品21号。1800年4月2日在维也纳霍夫堡剧院首演。据说这部作品是应斯维顿男爵的建议而作,斯维顿男爵是莫扎特和海顿的保护人。 C大调第一交响曲是贝多芬的第一部交响曲体裁的作品,但事实上早在1788至1789年间,也就是贝多芬20岁不到的时候,他就曾经试图创作交响乐,但是没能获得成功。C大调第一交响曲真正问世已经是十年以后的1800年,贝多芬当时已经三十岁了。
全曲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柔板—快板(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开头有一段仿效海顿的缓慢引子,主题是舞蹈性的。第二主题是双簧管和长笛的对答。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活泼的快板(Menuetto. Allegro Molto e Vivace),实际是诙谐曲,有极快的速度,频繁冒出的节奏重音,瞬息休止的与急剧的力度对比。 第四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Adagio - Allegro Molto e Vivace),回到模仿海顿:奏鸣曲——回旋曲的曲式,充满欢乐的喜剧性,似乎充满了对海顿模仿的机智笑声。
这部作品的突出部分是第三、四乐章的轻松、诙谐、活泼,首演时那些正统的评论家曾认为“这种大量使用粗俗的不谐和音及所有乐器发出的超闹”,损害了莫扎特与海顿,其实作品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敬意。
C大调第一交响曲,其整体风格沿袭了前辈莫扎特、海顿的很多东西,有些评论家甚至感觉有些许节奏正是莫扎特在以前某部作品中使用过的。该曲给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觉,而又略带一些舞蹈性,韵味上接近莫扎特、海顿时期的交响曲。C大调第一交响曲的某些旋律段中,贝多芬展现出了自己不同凡响的一面,只是这种独创的态度显得还不够开放,而过于拘谨。这部旋律不失激昂、幽默的作品,听来通俗易懂,但与贝多芬以后的那些名作又似乎有着较大的区别。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The Symphony No.3 in Eflatmajor,Op.55),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作品55号。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此乐时常被例举为浪漫乐派的创始作品。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奏鸣曲式。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它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
这一乐章,最重点在于发展部和终结部的扩大。乐曲由两个降E大调主和弦之壮大强奏开始,然后大提琴便奏出分解和弦的第一主题,经过一段发展,由双簧管、单簧管及长笛依次奏出新的动机,不久春风煦日般的第二主题亦由双簧管提示,再转手予长笛及第一大提琴。
发展部乃此乐章之核心,以第一主题为主,变化多端,乐曲进行得极为紧凑,同时也有新主题登场,这个新主题,在弦乐所演奏的连续属九和弦音量逐渐减轻之时,顺畅地在E小调上出现,并且与第一主题互相交错,其后亦于终结部分再次出现。再进入再现部份四小节前,法国号吹出第一主题之主和弦音,与之同时出现的第一小提琴音却是七弦音,结果主和弦音跟属和弦互混合,当年不论排练或首演,皆是由贝多芬操刀的。然则,不少乐团在现时之演奏皆采纳华格纳之修订谱。
经过再现部,便进入几乎可称作“第二发展部”之终结部,而乐曲所带出之炽烈感情,跟华格纳一言“恰似自然的熔铁炉一样,表现天才于青春期所涌现之种种情绪”相吻合—特别在最后第六五五小节到六六二小节小喇叭光芒发丈地高鸣第一主题,更叫人热血沸腾。
它以雄伟、果敢的总奏和弦开始,紧迫且恢弘,体现了英雄意志的充沛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在一段简短引子严峻有力地冲击之后,河堤被冲决了,生活的泉流以其不可遏制的力量浩浩荡荡冲击海洋,各种乐器奏出的声音汇成一股激流,强烈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弦;中间情绪虽有所缓和,但英雄意志的激流仍然没有停息,惊慌的沙沙声,悲戚的申诉,崇高的筹思,以及胜利的呼喊,仍是乐曲的主旋律。
罗曼•罗兰曾这样描绘这一乐章:“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种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任他再也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极慢板,c小调,3/4拍子。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凶猛的骑兵嬉游曲。本乐章极为著名,经常单独演出。
这是个沉痛悲戚,但又美到极点的乐章。在第一小提琴弱奏当中,哀婉的主要主题凄凄而现,降B大调的中间部,仿似抚慰破碎心灵,未几,又返回降b小调,情绪亦由此再起高涨,跟死神的咆哮毫无分别;而主题的喃喃自语,亦静静结束此乐章。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整个乐章围绕着开始部分的弦乐主题而展开,力度逐渐加强,显得乐曲充满悠闲自得的气氛,令人沉醉。 跟第二乐章刚刚相反,此乐章呈现无比朝气,全曲以常动式的性格展开,作曲手法简洁细致,跟大师理念同出一辙。主题在弦乐轻快的伴奏当中,由双簧管兴高采烈地呈示,中间部(Trio)可谓名副其实三重奏,三支法国号巧夺天工的呼应配合,美妙之至,主部再夺后,有二十小节之终结部,最后强而有力地结束。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降E大调,2/4拍子。乐章的主题采用贝多芬早年的普罗米修斯主题,并以短的经过部和发展部共同构成自由变奏曲形式。
此乐章加入赋格曲及奏鸣曲式的特征,交融成别具一格的新曲式,更因此表出贝多芬之创作理念。该乐章包含两大主题:首先是从乐章开始由弦乐拨奏呈示,接著双簧管及单簧管随後奏出轻快、及与第二主题相近似之旋律;另一个对贝多芬支持者而言实在不会陌生—贝氏早於1799年至1801年负责作曲的舞剧“普罗米修斯”之终曲及1801年作曲之“十二首方舞曲”第七曲当中,使用此曲作主调。上述两大主题亦曾在1802年之“十五段变奏曲与赋格”(作品35,又称“英雄变奏曲”)当中亮相。
最后一个乐章以希腊神话故事的普罗米修斯精神为主题,把英雄的不屈不挠,发挥地淋漓尽致,使短暂的音符如火花般激越、崩进。整个乐章声势浩大、热闹、隆重,人们尽情地跳着各式各样的舞蹈,庆祝英雄的胜利和凯旋。
乐曲由上述主题作了七段变奏,最后的终结历时七十七小节,当中不乏重要主题,但予以变形,终结部尾声之时,忽转急板,以强烈主和弦之连奏,带领全曲之终结。
CD 9:
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7号(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5年至1808年初。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此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全曲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辉煌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明亮的快板,2/4拍子,奏鸣曲式。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 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引出了展开部,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展开部中,转调非常频繁,这更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同。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两个主题再次汇合,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第二乐章,有活力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稍快的行板,3/8拍子,双重主题变奏曲式。第一主题抒情、安详、沉思,是由中提琴、大提琴拉出。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第二主题先是由木管奏出,然后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
在尾声中,第一主题作了简单的展开,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第三乐章,谐谑曲:快板(Scherzo: Allegro)
C小调,快板,3/4拍子,诙谐曲,是决战前夕各种力量的对比。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了跃跃欲试的音调,小提琴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决战的第一阶段仍由命运取胜。但是,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
最后,第一主题在第一小提琴的演奏下,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第四乐章,快板(Allegro)
快板,4/4拍子,奏鸣曲式。开始是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先是由乐队全奏辉煌的第一主题,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第二主题,表现人民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到发展部高潮时,狂欢突然中断,远远地又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但已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
这就是命运交响曲,高亢、激昂,催人奋进。这首在饱尝人生磨难、忍受身体与心灵双重伤害后,向命运发出的挑战与呐喊,是孤独的诉说,是病痛的呻吟,是愤懑的宣泄,是对人生多舛的拷问!
于是,辉煌、明亮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A大调第七交响曲(1811-1812),Op.92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从1800年,《第一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一直到1808年《第六交响曲》问世,在8年时间内,贝多芬完成了交响征程上的六个脚印。虽然与才思敏捷的天才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交响曲产量远远不及前者,但是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值得咀嚼的内涵和哲理,蕴藏了属于作曲家本人的个性与才华。其实从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历程而言,从1800开始直到1809年,这10年之间,可谓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评价,都是如此。但是从1809年开始,贝多芬逐渐开始走向沉寂,以至于他的第七部交响曲,直到1812年才问世,与《田园》相隔了将近4年之久!大家或许要问,这段日子贝多芬在做些什么呢?
1809年5月,曾经被作曲家所崇拜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法军进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炮声隆隆,战局紧张。贝多芬早年的先师海顿也在此时去世了。但贝多芬没有被战火所吓退,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创作出了包括《26号“告别”钢琴奏鸣曲》、《致爱丽丝》以及《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在内多部重要作品。当时维也纳的局势非常紧迫,侵略军的不断骚扰,货币的不断贬值让贝多芬的生活非常窘迫。好在1810年战局被平息了,维也纳恢复的往日的平静。但是贝多芬也就此陷入了一生中创作热情最低落的一段时间。
在介绍《第四交响曲》的时候,我们说到过贝多芬比较失败的爱情生活。在这时,经历了几年的甜蜜以后,恋人们逐渐远离了他,使贝多芬重新陷入孤独和寂寞当中,可以说这是贝多芬失去创作灵感以及动力的一个较大原因。其次,来自于耳朵疾病对他的折磨,其实当时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几乎让贝多芬完全丧失听力的程度。同时维也纳的经济萧条依然继续着,生活条件日渐艰苦,贝多芬不得不为衣食住行而拖累。不少知心好友也在这段时间相继离开了贝多芬,或是因为去世,或是去往其他地方发展,这让作曲家的生活越加苦闷。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贝多芬在1810到1812年,只写出了几部并不成功的作品,数量寥寥无几。
不过从1812年开始,这头“音乐雄狮”开始复苏了!而复苏的标志则正是他的第七部交响曲!虽然这时候的贝多芬依然生活的不怎么愉快,但是这部《第七交响曲》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舞蹈风格,可见作曲家已经可以做到抛弃凡尘俗念对他思想的折磨和困扰,只要一沉浸在音乐创作中,他就可以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威力!
贝多芬是特立独行的,他也不想让自己作品风格有所重复,尤其是对于交响曲这个表现形式。在《第七》之前的四部交响曲可谓部部经典、成功——英雄的讴歌、青春的赞颂、命运的斗争、田园的纯朴。这时候贝多芬想到了用快乐、疯狂的舞蹈性的节奏来作为新作的创作主题。第一乐章,似乎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优雅而欢快,充满一丝明亮。第二乐章是忧郁的小快板,带有葬礼进行曲的风格,虽然旋律并不快速,但是依然不乏舞蹈的节奏感。第三乐章,一上来就表现出愉快的感觉,会让人不由得跟随他手舞足蹈,跳跃的热情一轮高于一轮!然后第四乐章上来了,舞蹈开始趋于疯狂,似乎有酒后起舞的味道,高潮迭起,让人感觉呼吸都会跟随急促起来!贝多芬用最迅捷、最激昂的手法,写出了这个十分出名的快板,似乎是天下无双的!其实关于这部作品的赏析,我想没有必要多费笔墨,因为前不久的边听边入门刚刚介绍过这部作品,大家可以看看Pianosheep的评论,十分精彩。
《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CD 10:
F大调第六交响曲(Symphony No. 6 in F major,Op. 68),又名“田园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亲自命名为《田园》。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F大调第六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其中第三、四、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作者并不在主题上加以他善长的发挥手法,只是朴实地重复,形成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第二乐章,在溪边。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 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里。一组木管乐器摹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一条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
第三乐章,乡村欢乐的集会。快板,F大调,3/4拍子,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质朴而粗犷,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音乐出现了一些不安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欢乐的集会被打断。 第四乐章,暴风雨。快板,f小调,4/4拍子。在这一乐章中,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但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代替它的是田园牧歌。
第五乐章,牧人的歌。小快板,“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F大调,6/8拍子,回旋的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雨后复斜阳,大地恢复平静,草地发出清新的馨香,牧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这种喜悦、安宁、欣慰的情绪一直贯穿这个乐章,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
CD 11:
曲目 · · · · · ·
- CD1, 2, 3 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5 in D minor Op. 47
- Symphony No.10 in E minor Op. 93
- Symphony No.12 in D minor Op. 112 "1917"
- CD4 & 5 Tchaikovsky
- Symphony No.5 Op. 64 in E minor
- Symphony No.6 in B minor Op. 74
- CD6
- Tchaikovsky: Francesca da Rimini Op. 32
- Mussorgsky: Dawn over the Moscow River
- Glinka: Russlan & Ludmilla - Overture to Act 1
- Glazunov: Raymonda Suite
- CD7 Mozart
- Symphony No. 33 KV 319 in B flat major
- Symphony No. 39 KV 543 in E flat major
- CD8, 9, 10 Beethoven
- Symphony No. 1 in C Major Op. 21
- Symphony No. 3 Op. 55 in E flat major
-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Op. 68
- CD11 Wagner
- Götterdämmerung - Siegfried's funeral march
- Tristan und Isolde - Prelude & Liebestod
- Die Walküre - The ride of the Valkyries
- Tannhäuser - Ouverture
- Lohengrin - Preludes to Acts I & II
- CD12
- Tannhäuser - Overture
-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 Prelude
- Evgeny Mravinsky tells stories about nature and talks about his life
喜欢听"Evgeny Mravinsky (Coffret 12 CD)"的人也喜欢的唱片 · · · · · ·
Evgeny Mravinsky (Coffret 12 CD)的乐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乐评 1篇
1 有用 子虚乌有亡是 2012-02-10 05:18:41
我的耳朵不停升级
0 有用 stream 2018-04-06 17:38:34
贝肖相当lit
1 有用 hardisty 2014-09-15 23:11:54
给劲儿啊~
0 有用 漂泊的荷兰豆 2024-05-01 20:41:13 上海
大师弄得忒讲究了 细腻得发指
0 有用 EzönBAI 2021-12-06 21:20:33
神包,过几天重新听一遍
0 有用 ג'ו ג'יאקסי 2024-10-13 22:01:13 湖北
已买
0 有用 Ἐμπεδοκλῆς 2024-10-11 20:19:47 湖南
举世无双
0 有用 Scelsi 2020-06-22 04:32:06
那必然十颗星。
0 有用 夜航西飞 2022-08-19 02:08:36
Symphony No.5 in D minor Op. 47, 11:25; 12:35
0 有用 超短富特 2024-08-28 07:48:36 上海
沙皇的经华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