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波哥23岁的肖邦,自信满满,伟大而不自知的热情和兴奋,就像23岁的德拉克洛瓦画了《但丁小舟》,米开朗基罗23岁创作《圣母和耶稣》
Klaviersonate Nr. 2 b-moll op. 35. Grave - Doppio movimiento:波各雷黎奇的肖邦《降B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这里没肖邦什么事,纯粹是波格雷里奇的自娱自乐……他有一个后花园,分别放着他的肖邦、他的李斯特、他的拉威尔、他的巴赫……自己和自己玩得好开心~~而这种随心所欲与鬼斧神工与纯净超脱,恰恰也就与拉威尔最默契,其余的存在就像是为了满足世人一颗猎奇和观赏的心,因为他的花园确实神秘幽美。
让pogo在肖邦大赛上弹到泪流满面的第二奏鸣曲 (;´༎ຶД༎ຶ`)
挚爱波哥
第二钢奏并没有那么特立独行,Pogorelich早年属于正常范围内的个性,真正离经叛道是丧妻之后。
肖邦,第二奏鸣曲。
好青葱的波哥= =
听音看故事(1980 年在华沙举行的肖邦比赛中,伊沃·波戈雷利奇 (Ivo Pogorelich) 因非常规的诠释而未能进入决赛,这引起了轰动。这是因为陪审团的评分存在很大差异;一半的评委小组给他最高分,一半给他最低分。他只因其“非凡的原创钢琴天赋”而获得特别奖。玛莎·阿格里奇 (Martha Argerich) 辞去评审团职务以示抗议,“Pogorelich 事件”成为全世界的头条新闻,不仅因为... 听音看故事(1980 年在华沙举行的肖邦比赛中,伊沃·波戈雷利奇 (Ivo Pogorelich) 因非常规的诠释而未能进入决赛,这引起了轰动。这是因为陪审团的评分存在很大差异;一半的评委小组给他最高分,一半给他最低分。他只因其“非凡的原创钢琴天赋”而获得特别奖。玛莎·阿格里奇 (Martha Argerich) 辞去评审团职务以示抗议,“Pogorelich 事件”成为全世界的头条新闻,不仅因为比赛中的轰动事件,还因为据说 Pogorelich 创造了一种新的肖邦风格。即使在今天,我们对肖邦的看法也是扭曲的。许多诠释者夸大了肖邦作品中轻盈、悦耳的元素,并以松散的大师级宏大态度掩盖了更深层次的见解。--来自网络) (展开)
> 更多短评 18 条
> 7人在听
> 116人听过
> 42人想听
订阅关于CHOPIN RECITAL·IVO POGORELICH:Piano Sonata No.2·Klaviersonate Nr.2 op.35(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路德维希的冬天 2020-04-18 23:41:05
波哥23岁的肖邦,自信满满,伟大而不自知的热情和兴奋,就像23岁的德拉克洛瓦画了《但丁小舟》,米开朗基罗23岁创作《圣母和耶稣》
0 有用 Villegas 2015-11-12 22:44:51
Klaviersonate Nr. 2 b-moll op. 35. Grave - Doppio movimiento:波各雷黎奇的肖邦《降B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4 有用 Falleth 2013-02-26 13:23:38
这里没肖邦什么事,纯粹是波格雷里奇的自娱自乐……他有一个后花园,分别放着他的肖邦、他的李斯特、他的拉威尔、他的巴赫……自己和自己玩得好开心~~而这种随心所欲与鬼斧神工与纯净超脱,恰恰也就与拉威尔最默契,其余的存在就像是为了满足世人一颗猎奇和观赏的心,因为他的花园确实神秘幽美。
0 有用 P508954TS 2017-04-08 00:31:18
让pogo在肖邦大赛上弹到泪流满面的第二奏鸣曲 (;´༎ຶД༎ຶ`)
0 有用 Vivere 2013-04-23 15:37:24
挚爱波哥
0 有用 bpovpo 2019-09-14 20:28:02
第二钢奏并没有那么特立独行,Pogorelich早年属于正常范围内的个性,真正离经叛道是丧妻之后。
0 有用 丁小龙 2021-09-27 20:59:33
肖邦,第二奏鸣曲。
0 有用 Yitapi 2013-10-28 21:04:52
好青葱的波哥= =
0 有用 Vivere 2013-04-23 15:37:24
挚爱波哥
0 有用 rock3 2024-12-05 15:24:15 宁夏
听音看故事(1980 年在华沙举行的肖邦比赛中,伊沃·波戈雷利奇 (Ivo Pogorelich) 因非常规的诠释而未能进入决赛,这引起了轰动。这是因为陪审团的评分存在很大差异;一半的评委小组给他最高分,一半给他最低分。他只因其“非凡的原创钢琴天赋”而获得特别奖。玛莎·阿格里奇 (Martha Argerich) 辞去评审团职务以示抗议,“Pogorelich 事件”成为全世界的头条新闻,不仅因为... 听音看故事(1980 年在华沙举行的肖邦比赛中,伊沃·波戈雷利奇 (Ivo Pogorelich) 因非常规的诠释而未能进入决赛,这引起了轰动。这是因为陪审团的评分存在很大差异;一半的评委小组给他最高分,一半给他最低分。他只因其“非凡的原创钢琴天赋”而获得特别奖。玛莎·阿格里奇 (Martha Argerich) 辞去评审团职务以示抗议,“Pogorelich 事件”成为全世界的头条新闻,不仅因为比赛中的轰动事件,还因为据说 Pogorelich 创造了一种新的肖邦风格。即使在今天,我们对肖邦的看法也是扭曲的。许多诠释者夸大了肖邦作品中轻盈、悦耳的元素,并以松散的大师级宏大态度掩盖了更深层次的见解。--来自网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