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初期,一个乐团的生死完全取决於电台,芝加哥合唱团(Chicago)以铜管乐风格引领流行风潮,缔造出无数充满独特与全然原创歌曲的作品,让美国传媒从洋溢快乐的TOP 40播歌取向,缓缓的转型成曲式较为繁复、多元且自由的调频电台播歌品味,他们是第一支以管号乐为主体乐器的摇滚乐团。 这支具有先锋精神的队伍在70年代中期作了一次有趣的转折,蜕变成史上单曲成就最优异的摇滚乐团之一,一路走来,总计有十五张专辑销售获颁白金唱片,每一张专辑卖出一百万张,甚至更多。 相当巧合的,芝加哥合唱团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多风之城开展,1967年,热中於管弦乐的萨克斯风乐手华特帕拉柴德(Walt Parazaider)与念德保罗(DePaul)大学的同学-李洛南(Lee Loughnane喇叭手)、詹姆斯潘克(James Pankow 长号乐手)组成...(展开全部) 70年代初期,一个乐团的生死完全取决於电台,芝加哥合唱团(Chicago)以铜管乐风格引领流行风潮,缔造出无数充满独特与全然原创歌曲的作品,让美国传媒从洋溢快乐的TOP 40播歌取向,缓缓的转型成曲式较为繁复、多元且自由的调频电台播歌品味,他们是第一支以管号乐为主体乐器的摇滚乐团。 这支具有先锋精神的队伍在70年代中期作了一次有趣的转折,蜕变成史上单曲成就最优异的摇滚乐团之一,一路走来,总计有十五张专辑销售获颁白金唱片,每一张专辑卖出一百万张,甚至更多。 相当巧合的,芝加哥合唱团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多风之城开展,1967年,热中於管弦乐的萨克斯风乐手华特帕拉柴德(Walt Parazaider)与念德保罗(DePaul)大学的同学-李洛南(Lee Loughnane喇叭手)、詹姆斯潘克(James Pankow 长号乐手)组成一个乐团,帕拉柴德解释组团的点子时表示,当初只是想要作一点点改变,到德保罗与美国南部地区的俱乐部玩玩摇滚乐,他自己倾向於能跟芝加哥交响管弦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来个真格的同台演出,这支日渐茁壮的队伍不久後即加入了泰瑞凯斯(Terry Kath吉他手)、罗伯兰姆(Robert Lamm钢琴)两位优秀的歌手与鼓手丹尼塞洛芬(Danny Seraphine)。 他们管自己的团名叫做'Big Thing',事实证明,他们一出道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态势,虽然泰瑞凯斯是位风格创新、振奋人心的吉他手(*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也是他的头号乐迷),但管号乐才是乐团的焦点所在,他们以弹奏披头四合唱团的"Got To Get You Into My Life"、"Magical Mystery Tour"这些一般传统乐团不敢碰的歌曲,风靡美国南部一带的酒吧,这支乐团在组团的第一年又加入了贝斯手彼得塞特拉(Peter Cetera),他那飙高的男高音音色让这支乐团的和谐风格更见完美,一种完美的声音就这样诞生了。 德保罗一地的老友詹姆斯威廉葛利柯(James William Guercio)刚以制作哥伦比亚音乐厂牌旗下的巴金汉乐团(The Buckinghams-67年冠军曲"Kind Of A Drag")的成绩闯出名号,葛利柯接下'Big Thing'乐团的经纪人职务,向哥伦比亚音乐厂牌评估自己对'Big Thing'乐团的看好度,他将乐团遗师至加州的洛杉矶,与音乐产业保持更近的距离。 哥伦比亚音乐厂牌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对葛利柯的新发现作出决定,很幸运的是,葛利柯在那一年制作了血汗泪合唱团(Blood,Sweat & Tears)的第二张同名专辑,那张专辑的成功让哥伦比亚音乐厂牌确信一支融合摇滚乐与管号乐的东西真得是有赚头,葛利柯猹始为一支情同手足的乐团的首张专辑动工筹制,刚进入1969年的前几个礼拜,'Big Thing'乐团更名为芝加哥枢纽合唱团(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包含两张唱片、十二首歌曲的野心之作「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於1969年的春季上市,有七首歌曲的长度都在六分钟以上,专辑凝聚了七位团员所散发的硬式摇滚、节奏蓝调、爵士与生猛带劲的即兴乐风,此张处女作在较具实验精神的调频电台年代中迅速成为一张畅销大碟,不过却未能打造出一首畅销的单曲。 乐团作了一点点的牺牲後,没有畅销单曲的状况一下子就解除了,1970年1月,乐团在浓缩团名的情况下,发表另一张定名为「Chicago」(*又被称为「Chicago II」)的同名双唱片专辑,葛利柯将团名精简完全是基於逻辑上与现实上的考量:因为,当时芝加哥真正的枢纽-市长李察达利(Richard J. Daley)扬言要采取法律行动。在由潘克执笔、凯斯主唱的"Make Me Smile"(*此张精选辑收录的是含有另一首歌曲"Now More Than Ever"的版本)与兰姆执笔、塞特拉主唱的"25 Or 6 To 4"的声势助威下,专辑的商业成绩让芝加哥合唱团的团名缩水事件变得微不足道,"Make Me Smile"是从长号乐手潘克那段长度几乎占去整张专辑第二面内容的乐曲"Ballet For A Girl In Buchannon"所精萃出来的歌曲,就一首单曲而言,它所夹带的动能完全从汽车的扬声器直接引爆出来,生气盎然的管号乐突显了凯斯扎实的节奏蓝调嗓音,"Make Me Smile"跟当时的歌比起来就是不一样,同样萃取自"Ballet For A Girl In Buchannon"的细腻小品"Colour My World"则成为新世代典型的毕业舞会招牌歌,也提前揭示了芝加哥合唱团不久後成为重量级抒情歌乐团的指标。 尽管调频电台宠爱有加,芝加哥合唱团将组曲与乐章作段落切割与即兴创作的倾向,对於希望乐团能延续早期气势的CBS音乐集团高层来说显得有点为难,1971年1月,专辑「Chicago III」发行,处女大碟「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时期的作品经过录音室利刃剪辑後,此种作风为乐团引爆了"Questions 67 And 68"、"Does Anybody Really Know What Time It Is?"、"Beginnings"三首迟来的畅销曲,三首歌通通出自兰姆之笔,同年年底,乐团总计有八首新、旧歌曲攻入全美TOP 40,大部分的歌曲都是从长度较长与更具野心的作品雕琢而来。 乐团的专辑一直都很畅销,有时卖得超好,虽然葛利柯曾在「Chicago」的内页文字中自负的撂下'这张成品应该透过连续性的方式去体验'的坚持,但是,他们成为畅销单曲走向乐团的命运早已注定,芝加哥合唱团是70年代少数能够在多位主唱的情况下持续创造畅销曲的乐团,每一位主唱都有非常不一样、非常独特的歌声,乐团烙印的风格非常强烈,非常具有一致性,相当容易辨认,兰姆、凯斯与塞特拉三人都有担纲主唱的畅销曲,成功让他们更有避免自我重复的信心,这股惊人的力量一但释放,芝加哥合唱团持续成为当代最成功的美国乐团的地位是难以超越,无论是怎样的高音唱腔、歌曲节拍,不管主唱是谁,他们的每一首单曲都能进榜,大部分的单曲成绩更是辉煌。 那是一种具有其时代性与全球性共鸣的声音,1973年专辑「Chicago VI」中的"Feelin' Stronger Every Day"依然是集芝加哥合唱团早期优异风格之大成的典范,听到塞特拉唱出'oh,yeah'马上就能很清楚的感染到热情风采,热情持续堆积,最後在出色与喜悦的管号乐声中导入末尾的高潮,同样的,"Saturday In The Park"以简单的曲式作掩护,就跟所有杰出的流行单曲一样,在听歌者真得用心去听之前,他是听不出编曲的繁复性的,好的流行歌曲听起来就是很棒。 从心情快乐的"Just You 'N' Me"到充满怀旧气息的"Old Days",电台对於乐团的每一次发行都给予热情的拥抱,芝加哥合唱团的风采列车一路风行了好几年,未曾尝过任何的挫败(*何必玩弄成功呢?),历经严厉的巡回演唱考验,乐团的领导核心不得不在很快的时间内放弃了双张唱片的专辑概念,他们在葛利柯坐落於落矶山脉地区,新盖好的-驯鹿牧场(Caribou Ranch)录音室进行录音,不过,乐团也并未放弃美国西岸的音乐精神,1974年专辑「Chicago VII」中的"Wishing You Were Here",葛利柯徵召了海滩男孩合唱团(The Beach Boys)的团员卡尔威尔森(Carl Wilson)、丹尼斯威尔森(Dennis Wilson)、艾尔贾汀(Al Jardin),来点梦幻的加州合声。 1977年,芝加哥合唱团亲密的手足之情开始有松动的迹象,葛利柯因商业与创意的考量因素而遭到解雇,长期以来,乐手们对於乐团的精神导师执意於用罗马数字符号作为专辑名称的举动感到不悦(*罗马数字符号在70年代中期就已经被视为过气的东西,芝加哥合唱团当时正准备发行「Chicago XI」专辑),专辑封面上一直以乐团的标准字样作变化,而没有放团员的设计方式也让团员不甚满意。 芝加哥合唱团踏出新步伐,1978年,乐团发行首张不以数字当标题名称的专辑「Hot Streets」,封面上依然有著名的乐团标准字样,不过却加上了乐团的全彩团体照,「Hot Streets」也是乐团第一张没有凯斯参与录制的作品,凯斯在同一年稍早因为枪伤误伤自己而身亡,他们体会到凯斯的过世与葛利柯的分道扬镳都是乐团第二阶段已经展开的徵兆。 转投Full Moon/华纳音乐厂牌,制作人大卫佛斯特(David Foster)的入列,1982年专辑「Chicago 16」中由塞特拉与佛斯特合写的"Hard To Say I'm Sorry"成为一首非常受欢迎的单曲,歌曲柔缓的大众化情歌路线让一些团员不太自在,但是,无庸置疑的,芝加哥合唱团的第二波流行风潮已经扬起,乐团的「Chicago 16」、「Chicago 17」两张专辑都卖出白金唱片佳绩,这对一个成军很长一段时间的艺人而言可说是前所未闻。 在专辑「16」录制期间加入乐团的歌手/吉他手/键盘手比尔查普林(Bill Champlin)以84年专辑「17」中的畅销曲"Hard Habit To Break"再现乐团多位主唱创造不同畅销曲的光荣传统,他浑厚且充满灵魂乐风味的演唱方式正是乐团所需的助力,芝加哥合唱团就这样屹立於整个80年代,"Only You"接著成为一首跨国性的畅销单曲,不过,在为乐团演唱抒情排行大作"You're The Inspiration"後,塞特拉就离团,专注於个人的歌唱事业。 芝加哥合唱团团员立刻找来贝斯手杰森雪夫(Jason Scheff)为乐团之後的作品担纲主唱大任,让乐团的优美歌声不致於断炊,雪夫的歌声真是个完美的搭配,专辑「Chicago 18」中的"Will You Still Love Me ?"跟专辑「Chicago 19」中的畅销曲"I Don't Wanna Live Without Your Love"都是极为成功的畅销曲,在由查普林担任主唱、80年代畅销金曲创作家黛安华伦(Diane Warren)与亚伯哈蒙(Albert Hammond)携手打造的畅销曲"Look Away"的排行气势带动下,「Chicago 19」也成为一张白金专辑,单曲在美国销售获颁金唱片,更成为芝加哥合唱团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单曲之一。 畅销取的辉煌年代在1991年专辑「Twenty 1」中的"Chasin' The Wind"与"You Come To My Senses"推出後暂告一段落,不过,就在1995年,出自专辑「13」的作品"Street Player"被布鲁克林区的制作人/DJ 肯尼冈拉兹(Kenny 'Dope' Gonzalez)相中作为歌曲取样,将"Street Player"融合成The Buckheads乐团轰动英美的畅销舞曲大作"The Bomb!(The Sounds Fall Into My Mind)"。 芝加哥合唱团持续进行大胆的创意融合,听听他们在1995年专辑「Night & Day: Big Band」中改编音乐大师路易斯普莱玛(Louis Prima)的经典大作"Sing,Sing,Sing"(*与The Gipsy Kings吉普赛国王合唱团合作)就知道,就算他们未再推出新歌,因为此张精选辑所搜录的精湛与不朽音乐作品,这个世界变成一个饶富生意的地方。
曲目
· · · · · ·
Disc: 1
If You Leave Me Now
Hard to Say I'm Sorry [Single Version]
You're the Inspiration
Hard Habit to Break
Will You Still Love Me? [Single Version]
Baby, What a Big Surprise
Look Away [Single Version]
What Kind of Man Would I Be? [Single Version]
I Don't Wanna Live Without Your Love
Love Me Tomorrow [Single Version]
Just You 'N' Me
Happy Man [GH2 Edit]
You're Not Alone [Single Version]
Chasin' the Wind
Wishing You Were Here
No Tell Lover
(I've Been) Searchin' So Long
Colour My World
You Come to My Senses
We Can Last Forever [Single Version]
Disc: 2
25 or 6 to 4
Saturday in the Park
Questions 67 and 68
I'm a Man [New Edit]
Stay the Night
Only You
Dialogue, Pts. 1 & 2 [Single Version]
Old Days
Beginnings [GH Edit]
Lowdown
Another Rainy Day in New York City
Call on Me
Feelin' Stronger Every Day
Take Me Back to Chicago [Single Version]
Sing, Sing, Sing
Along Comes a Woman [Single Version]
Does Anybody Really Know What Time It Is? [New Edit][Edit]
大一时候收了这张CD的引进版,听了几首歌就一个反应,这TMD啥娘炮玩意,完全不能满足年轻躁动的荷尔蒙。现在已经是两个娃的爹了,下班躲在车里,听着if you leave me now,Hard To Say I'm Sorry,真是一种享受和放松。。。当少年心气被社会和生活消耗殆尽时,才发现听这些’娘炮‘的老歌比洗浴中心按脚还舒服
大一时候收了这张CD的引进版,听了几首歌就一个反应,这TMD啥娘炮玩意,完全不能满足年轻躁动的荷尔蒙。现在已经是两个娃的爹了,下班躲在车里,听着if you leave me now,Hard To Say I'm Sorry,真是一种享受和放松。。。当少年心气被社会和生活消耗殆尽时,才发现听这些’娘炮‘的老歌比洗浴中心按脚还舒服
0 有用 MoonsorroW 2022-11-07 12:55:25 新疆
大一时候收了这张CD的引进版,听了几首歌就一个反应,这TMD啥娘炮玩意,完全不能满足年轻躁动的荷尔蒙。现在已经是两个娃的爹了,下班躲在车里,听着if you leave me now,Hard To Say I'm Sorry,真是一种享受和放松。。。当少年心气被社会和生活消耗殆尽时,才发现听这些’娘炮‘的老歌比洗浴中心按脚还舒服
0 有用 MoonsorroW 2022-11-07 12:55:25 新疆
大一时候收了这张CD的引进版,听了几首歌就一个反应,这TMD啥娘炮玩意,完全不能满足年轻躁动的荷尔蒙。现在已经是两个娃的爹了,下班躲在车里,听着if you leave me now,Hard To Say I'm Sorry,真是一种享受和放松。。。当少年心气被社会和生活消耗殆尽时,才发现听这些’娘炮‘的老歌比洗浴中心按脚还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