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再怎么说,读哲学是因为学不成商科,做栋笃笑是生计和揾食,都无可否认,黄子华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而他最初的理想,说出来或许有点可笑,不过是成为一个演员,打破每个人一生只能扮演一个角色的地心引力,经历不同的人生。
就像之前我说过的,因为自己做不到,我们才会去喜欢那些理想主义者,把他们想象成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走自己走不了的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可是你又如何去想象,他们走着这样一条理想的路,途中有过多少的失败与妥协,坎坷和心酸。
今时今日的黄子华,舞台上挥斥方遒,风光无限,万人拥戴,你看到的,无疑是一个成功人士。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个成功人士的自嘲,也许永远都不够有说服力。
可是,假如你也曾有过那些浪漫而可笑的梦,又最终成了无奈在世俗中浮沉挣扎的普通人,你或许会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程度上的溥仪”,是什么意思。
娱乐圈血肉史系列,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故事,这个故事足足讲了将近30年。
他说,满怀梦想直闯高峰,原来已在下山途中。他说,火柴男,如果不燃烧就是废柴。他说,成长,便是由“有病”到“没药医”的过程。他说,你以为自己能掌握人生这出戏,其实你连戏名都掌握不了。他说,人生无非就是你能不能接受人家是“果D”,而你自己是“呢D”。最后,他说,咩得就咩,做错好过错过。
他没有成为影帝s,没有成为李小龙,罗伯特德尼罗,马龙白兰度。他或许不那么有才华,不那么聪明,不那么有天赋和能力。他朝着梦想的方向,摸着爬着走着,却发现走了另外一条路。间或迷茫,却没有迷失自己,不为名不为利,甚至不为梦想本身。站在舞台上,回望过去,他说,即使拿出最好的一个角色,我也不会和你交换我现在的位置。
他说,我知道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喜欢看他,超脱自我,扮演众生去嘲笑这个浮华世界的荒谬;我也很喜欢看他,挣扎在自我的悲观敏感完美主义桎梏中难以自拔,最终又努力地说服了自己;我喜欢看他,飞蛾扑火般地追着那个追也追不到的梦,却终于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可是,我也知道,我不是他。
我看不到,那道想用生命去抓住的空中火花。
这个show,便是我与他最远的距离,他是那道光,我看着他,而我在尘埃。
理想主义者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