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的乐评 (17)
《种树》——从自然流出的歌声
第一次听到《种树》这首歌,是在去年的金马奖上,这首歌当时给我的印象之深就好如之前一届金马奖上的《小情歌》。同样,在那晚《种树》这首歌多次被提到,从大会的介绍中,多少能了解到在这首歌背后一定隐藏这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当晚更令人震惊的大概就是林生祥拒绝领取金马奖...
(展开)
我眼中的生祥——从座谈会回来
(发现小组讨论不算乐评,只好再发一遍。) 去座谈会了。虽然今天挤不上地铁,出了地铁又找不到公车,导致迟到了四十分钟,遗憾地没有看到美浓的关于反水库和现在生活的两个短纪录片。但是还是很开心。座谈会持续到六点。越来越喜欢生祥了。没有失望,这是一个认真生活和思...
(展开)
《種樹》十年:那些給美濃種樹的人
他曾揹著很多東西,又甘願把它們放下,林生祥在交工樂隊時期的《菊花夜行軍》,以聲繪象、編曲豐盛(將嗩吶模擬風神125高速行駛的引擎聲,將各種環境音效乃至仿古的電台廣播巧妙地融入),呈現了跨越歷史文本的音樂層次,以及較大的格局與企圖之心。到生祥單飛的《臨暗》發生了...
(展开)
拜请天公,疼你这个傻子。
然而,林生祥还是唱出了“伸手摸地青在心”的句子。 《种树》一首,我听过最美的中式民谣,它呈现了在美学上我一心一 意在乎的中华文明。 种树 种给离乡的人 种给太宽的路面 种给归不得的心情 种给留乡的人 种给落难的童年 种给出不去的心情 种给虫儿逃命 种给鸟儿...
(展开)
生命有什么难题,种一棵树吧
一入庚子,便陷入了隔离的状态,隔离的是空间,是距离,是皮囊,是关系,是情绪,也是欲望。 人类内心的欲望如猛兽,而驯服一匹野兽的过程,无疑是漫长单一而无趣的,内心的野兽被长期放养,又增加了驯服和可控难度,这无疑是一个自我博弈消解,一直到血肉模糊的过程。 看窗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