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ussy - La Mer, Prelude a l'apres-midi d'un faune, Danses sacree et profane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玛格丽特*年 2010-05-26 10:49:41

    经典!

  • 0 叉叉小箭猪 2010-08-26 06:38:09

    这个版本的牧神午后不错

  • 0 Jan2003 2011-09-28 13:29:35

    美爆了

  • 0 零下*sing 2007-06-25 06:12:26

    还用说吗!都是经典

  • 0 沙干鳅 2007-03-06 20:29:42

    无意中听完这张cd,心情豁然开朗,只是谱有点难,学会弹还需要些时日

  • 0 koko 2008-07-18 23:23:43

    葛室北斋(Katsushika Hokusai 1760-1849) 《神奈川巨浪》

  • 0 k 2011-04-17 12:21:34

    神曲~

  • 0 金蛇郎君 2017-01-20 12:02:49

    牧神午后的意境几乎是我听过的所有西方乐曲里最仙最缥缈的

  • 0 南野文 2018-08-01 21:28:38

    之前德彪西听多了没反应过来 后来听完一小圈发现德彪西果然不一样呀

  • 0 只收一半 2021-12-23 21:09:52

    牧神的午后

  • 0 Maximilian 2014-01-30 23:16:59

    不就是中法建交50周年嘛,一张碟搞定的事要糊弄全国人民一晚上…………

  • 0 Crepúsculo 2023-08-03 15:45:28 广东

    封面有意思,日本主义(Japonisme)盛行的年代,受影响的不仅有绘画领域的梵高、莫奈和高更,还有德彪西受葛饰北斋影响创作的交响诗《大海》

  • 0 非真 2008-07-18 04:26:09

    牧神的午后

  • 0 珈琲貓少女 2020-02-23 19:01:34

    📍2/22/20

  • 0 幻游火車 2020-02-18 19:23:50

    LP☑️

  • 0 有栖月 2020-02-28 19:57:21

    德彪西耽于感官逸乐的『前奏曲』,开创了一个音乐审美的全新世界,这是一个与门德尔松、瓦格纳和勃拉姆斯的德国浪漫主义音乐流派完全不同的世界。当德国浪漫主义音乐传统中的作曲家坚持一个有明确轮廓的主题时,像德彪西这样的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却在暗示一种短小的动机。代替清晰的节拍和规整的节奏的,是印象主义音乐家爱用的不断转换重音来模糊节奏的律动。最重要的是,印象主义不再用音乐的色彩去加强音乐的主题,而更愿意让乐器去展示它们独立于主题的音响。因此,在德彪西的作品中,被允许存在的只是美丽的音响,它不必以主题的形式进行发展。

  • 0 Imabara Mayu 2024-10-24 23:11:47 四川

    一只脚踏进古典大门(

  • 0 应弦 2020-05-07 17:29:18

    牧神午后

  • 0 年轻船长 2021-01-06 20:06:53

    永远爱牧神午后..

  • 0 grace 2020-11-15 11:16:26

    有种静谧和欢快因为配合着乐谱听的到不同的音律出现的时候,会辨别不同的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提琴……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