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和姐姐去看了盼望已久的《MAMMA MIA》,和想象中的一样精彩.
但是跟几个朋友激动地说的时候,他们都只问我一个问题,什么是《MAMMA MIA》....(心碎)
下面来小介绍一下:
它是全世界目前最火爆、拥有最多演出的音乐剧。
它总共有11个团队演出,一周有超过八百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它已创造超过16亿美元的票房总收入。
百老汇音乐剧代表
美国人是在9·11之后才引进这部音乐剧的,那时百老汇遭受重创,撑过一周的音乐剧屈指可数,而 《MAMMA MIA》上演一周后即以怀旧上口的歌曲、轻松幽默的格调征服了百老汇,从此长演不衰。在百老汇的历史上,各个时代均有经典代表:上世纪30年代有《万事皆空》,40年代有《俄克拉荷马》,60年代有《芝加哥》,80年代有《猫》,90年代有《为你疯狂》,而评论家认为,代表21世纪百老汇艺术风范的则是《MAMMA MIA》
关于音乐:
在《MAMMA MIA》中,采用的歌曲包括《Dancing Queen》《The Winner Takes it All》(赢家带走一切)《SOS》(爱的呼救)《I Do,I Do,I Do,I Do》(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The Name of the Game》(以游戏之名)《Money,Money,Money》(金钱至上)《GIMME!GIMME!GIMME!》(给我,给我,给我)《I Had a Dream》《妈妈咪呀!》等22首歌曲,这些歌曲通过购买ABBA乐团的纪念合辑或在网络上搜索试听,都可以率先领略。值得一提的是,ABBA乐团的两名前成员就是音乐剧《MAMMA MIA》的音乐监制。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对音乐剧特别的着迷,错过了<<猫>>的时候就很后悔很后悔,坚决不能错过这一部.
周5跟老姐跑了2趟保利剧院去买票,由于票贩子太黑,我和姐姐周末先看《MAMMA MIA》,后看哈里波特5首映的计划泡汤了.
被蚊子咬,又花了重金才买到票.把票拿在手里的那一刹那,开心的象个小孩子蹦来蹦去的.坐在姐姐的小车里,我高唱:MAMMA MIA,姐姐深叹:MA-MA-.然后唱了一路的ABBA,两个人开心的一边比画一边笑.
周日,到了保利,我和姐姐都觉得没有真实感.直到舞台灯光闪烁,演员翩翩起舞,才进入状态.
《MAMMA MIA》讲述的是:在希腊的一个岛屿天堂上,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女孩,待嫁之时,她渴望让亲生父亲亲自送她进教堂,她偷偷翻看妈妈的日记,发现妈妈曾有3个男友。为了弄清究竟谁才是她的父亲,她根据旧信件地址,寄了3张婚礼请柬。当她的妈妈在婚礼上突然看到3个昔日情人同时来到,惊讶、尴尬地大叫“MAMMA MIA!"。
在欢快的ABBA舞曲中,妈妈和闺中密友一起被拉回幸福的舞会时光,曾经的舞会皇后,夺目耀眼的青春,曾经率真的爱情、纯真的友谊,在全球每个舞台上都唤醒人们青春记忆的共鸣,回归年轻岁月的浪漫与疯狂。
《MAMMA MIA》的成功是罕见的全球化典型案例。该剧音乐采用了瑞典国宝级乐队ABBA乐队的、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世界的20多首经典歌曲,串起温馨感人的家庭趣事,在世界各地都形成了少见的音乐剧奇观。
剧终,没有看过隐,全场观众起立拍手让演员返场.遂返之.一次又一次.
想起距上次看交响乐已经好几年了,但是那种震撼就象尘封的画卷突然打开...
如果没来看这部音乐剧,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竟然是这么的热情,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情感可以释放...仿佛从自己的头顶开出了一朵花,花茎越长越长,花朵越开越大.待绽放,便没有肉体,只剩情感.
ABBA的歌真的太熟了,每一首都喜欢,跟着轻轻哼.觉得自己仿佛也置身于那个希腊的海边.眼前一边蔚蓝.好象随便蹲在哪里,都可以拣到一块回忆的紫色贝壳,轻轻的握在手里,静静的看着面前善良矮小的从前的自己,摸摸她的头,惊然中,发现那种无忧的微笑,却怎么都已找不回来.
和姐姐拉着手走出剧院,下雨了.《MAMMA MIA》的音乐喧嚣仿佛还在耳边,雨,轻轻划落脸庞,那种蓝色的感动却永远在心里.
听了又听
|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好开心啊(nana)
貌似老外只要会唱就会演,只要会演就会唱(rockywenjing)
只有听原声的份拉现在
希望可以有机会看到
希望看到剧场的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