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首歌应该是copy的Mazzy Star的《Fade Into You》,不过变了下节奏和旋律的尾音。请各位对比听一下,尤其是背景音乐里吉他(貌似是夏威夷滑棒吉他)的旋律。
确实很像呀~~
米有 吖~~ 马格的很清淡 而MAZZY的很重音呢
很难形容马格的声音,没什么太大的起伏,更加谈不上技巧性的东西,平静略有些沙哑,就这么平平直直的出来了,不带丝毫伪装。《女孩与四重奏》是张只有三首歌的EP,另两首是“远远的远,远远”和“雪”,词曲编均为金武林,当初有人指责金武林的“远远的远,远远”是抄袭Mazzy Star的“Fade into you”,的确两首歌旋律上面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首歌的气息完全不一样,Mazzy Star带着甜蜜的颓废,而马格则是从灵魂深处呼出的雾气。“雪”则露出忧伤的稚气,歌词也是儿童式的直接了当,这种简单显示出纯净到极致的美感。《女孩与四重奏》是字母唱片公司最具有价值的专辑之一。 这是马格第一张专辑,也是最后一张,之后她还是做回编辑,然后结婚、生子,和所有人一样上班下班,就如她所说的“我觉得我没有能力控制我在这个领域的发展,享受不了当歌手的乐趣。我只喜欢唱歌,不喜欢当歌手。说到底,我还是要摆弄文字吧.......”
旋律抄袭不会因为你改了节奏把原伴奏部分降低电平当背景就不算的…… 而且,最多算是翻唱,或者改编,你不能说是你写的旋律,明白不?
恩,知道她后来情况了。。 为我之前在下面的贴所说的抱歉。
确实很像
同意楼主 女孩与四重奏 也像曾经听的一首琵琶曲 具体情况不清楚了 并且觉得提琴处理也很笨拙 不喜欢
其实不一样了 或许是灵感来自这个 要说一样太多了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第一曲还和他自己的平均律第一个曲子是用用个和声的
然后我记得有主持人还问丁薇她自己唱得女孩儿和马格是同样的曲子 其实也都是同一格和声作出来的2个曲子 音乐其实限制也蛮多的 听多了 就像人脸长得像 总会遇到
下面是我写的: 今天吃晚饭时候,重播“我型我秀”,丁爽——《你把我灌醉》,跟着唱了起来,丁爽唱到“你把我灌醉,你让我心碎”的时候,我把这句唱成了“我背负你的爱,像见壳与大海……” 也就是说我连词带旋律把歌给做了移植。这是无意识的,即兴的。因为这两段旋律非常相近,乐理里好像应该称之为合弦相同。 “思念并不甜,然而我却不冤,虽然你不在身边,而你的爱,在我心间,我背负你的爱,像见壳与大海,为你多捱点苦,泪也流干,也应该……”一盘合辑磁带,唱的好像是个叫童(熊)欣的女生,词曲是巫启贤。歌名忘了。 以前我私下里也把几首歌联系起来:林志颖《野菊花》“野菊花啊,野菊花,哪里才是我的家……”对应朴树《那些花儿》“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想他……”蔡琴的“是谁,在敲打我窗……”和柴一钢协还真是有些像。 英文歌《500 MILES》对应苏芮《牵手》,suzanne vega的《solitude standing》对应《女孩儿与四重奏》(一次有个女主持采访丁薇说,她这歌和她让马格唱的那首几乎一样,丁薇却只连说不是,而不继续解释一下) 古典音乐方面,巴赫平均率第一曲和大提琴无伴奏第一曲又是可以互相依偎的;叶小纲给《玉观音》作的主题曲起始处,与德彪西前奏曲中的Bruyeres又互成镜像。(包括德彪西自己的曲子,很多也像极了) Schubert的钢琴奏鸣曲845第四乐章里听着就让人联想到帕格尼尼的那个著名的、后来被无数人用来变奏狂想的动机。或者反之?听到帕格尼尼的…… =============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我如果懂乐理 会作曲理论 音乐其实不神秘的
有个老摇滚乐队Pavlov's Dog的一首歌Preludin前奏也有点像女孩与四重奏,应该是个常用套子吧
应该是一样的。在颜峻的一本书里好像提起过
金武林太冤了...人家Mark Kozelek那么牛,Song for a Blue Guitar也是抄的Fade into you啊,而且还比他晚
我听下来倒是不觉得像
给移动城堡写的点赞
你去听张曼玉的那首Strawberry Stain,和fade into you才是真像。。远远点都不像好嘛。。。
> 去女孩与四重奏的论坛
马格版本和丁薇版本完全不是一首歌啊!?(九月)
谁手里还有这《女孩儿与四重奏》的老专辑,我想收藏(易destiny)
她去哪了([已注销])
求《女孩与四重奏》那个昏黄色调的mv(danyboy)
两个版本是一首歌吗?(davidsummer)
确实很像呀~~
米有 吖~~
马格的很清淡
而MAZZY的很重音呢
很难形容马格的声音,没什么太大的起伏,更加谈不上技巧性的东西,平静略有些沙哑,就这么平平直直的出来了,不带丝毫伪装。《女孩与四重奏》是张只有三首歌的EP,另两首是“远远的远,远远”和“雪”,词曲编均为金武林,当初有人指责金武林的“远远的远,远远”是抄袭Mazzy Star的“Fade into you”,的确两首歌旋律上面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首歌的气息完全不一样,Mazzy Star带着甜蜜的颓废,而马格则是从灵魂深处呼出的雾气。“雪”则露出忧伤的稚气,歌词也是儿童式的直接了当,这种简单显示出纯净到极致的美感。《女孩与四重奏》是字母唱片公司最具有价值的专辑之一。
这是马格第一张专辑,也是最后一张,之后她还是做回编辑,然后结婚、生子,和所有人一样上班下班,就如她所说的“我觉得我没有能力控制我在这个领域的发展,享受不了当歌手的乐趣。我只喜欢唱歌,不喜欢当歌手。说到底,我还是要摆弄文字吧.......”
旋律抄袭不会因为你改了节奏把原伴奏部分降低电平当背景就不算的……
而且,最多算是翻唱,或者改编,你不能说是你写的旋律,明白不?
恩,知道她后来情况了。。 为我之前在下面的贴所说的抱歉。
确实很像
同意楼主 女孩与四重奏 也像曾经听的一首琵琶曲 具体情况不清楚了
并且觉得提琴处理也很笨拙 不喜欢
其实不一样了 或许是灵感来自这个
要说一样太多了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第一曲还和他自己的平均律第一个曲子是用用个和声的
然后我记得有主持人还问丁薇她自己唱得女孩儿和马格是同样的曲子
其实也都是同一格和声作出来的2个曲子
音乐其实限制也蛮多的 听多了 就像人脸长得像 总会遇到
下面是我写的:
今天吃晚饭时候,重播“我型我秀”,丁爽——《你把我灌醉》,跟着唱了起来,丁爽唱到“你把我灌醉,你让我心碎”的时候,我把这句唱成了“我背负你的爱,像见壳与大海……”
也就是说我连词带旋律把歌给做了移植。这是无意识的,即兴的。因为这两段旋律非常相近,乐理里好像应该称之为合弦相同。
“思念并不甜,然而我却不冤,虽然你不在身边,而你的爱,在我心间,我背负你的爱,像见壳与大海,为你多捱点苦,泪也流干,也应该……”一盘合辑磁带,唱的好像是个叫童(熊)欣的女生,词曲是巫启贤。歌名忘了。
以前我私下里也把几首歌联系起来:林志颖《野菊花》“野菊花啊,野菊花,哪里才是我的家……”对应朴树《那些花儿》“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想他……”蔡琴的“是谁,在敲打我窗……”和柴一钢协还真是有些像。
英文歌《500 MILES》对应苏芮《牵手》,suzanne vega的《solitude standing》对应《女孩儿与四重奏》(一次有个女主持采访丁薇说,她这歌和她让马格唱的那首几乎一样,丁薇却只连说不是,而不继续解释一下)
古典音乐方面,巴赫平均率第一曲和大提琴无伴奏第一曲又是可以互相依偎的;叶小纲给《玉观音》作的主题曲起始处,与德彪西前奏曲中的Bruyeres又互成镜像。(包括德彪西自己的曲子,很多也像极了)
Schubert的钢琴奏鸣曲845第四乐章里听着就让人联想到帕格尼尼的那个著名的、后来被无数人用来变奏狂想的动机。或者反之?听到帕格尼尼的……
=============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我如果懂乐理 会作曲理论 音乐其实不神秘的
有个老摇滚乐队Pavlov's Dog的一首歌Preludin前奏也有点像女孩与四重奏,应该是个常用套子吧
应该是一样的。在颜峻的一本书里好像提起过
金武林太冤了...人家Mark Kozelek那么牛,Song for a Blue Guitar也是抄的Fade into you啊,而且还比他晚
我听下来倒是不觉得像
给移动城堡写的点赞
你去听张曼玉的那首Strawberry Stain,和fade into you才是真像。。远远点都不像好嘛。。。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