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封面是另外一种DG版的,据说30年代的录音更好
第二个平均律,感觉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重在听Gieseking,倒不是听巴赫。
怪。
音色好亮 更像在弹莫扎特 听久了粘的不行
感觉好随意啊
虽说可能录音效果一般 但绝对是平均律里的经典呐~~~
觉得太赶了…
好 快啊 录音杯具
不是很喜欢巴赫 宗教音乐 弹出来太像书呆子
老头儿飞起来了。
我是门外汉
听过的最潇洒帅气的一版
哥内牛满面T-T
不 不是这样
不想,不看,只听。
与我心中的巴赫不同,但演绎依然很优美
8.7分 这是吉塞金晚年55岁时(他于1956年去世,享年61岁)录制的平均律,也是为纪念巴赫去世200周年的项目。说来惭愧,自大学第一次听到巴赫平均律第一首后,这才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将48首全部听完,这些日子也是早上或者白天空隙时反复播放地循环聆听,现在看来,巴赫这部规模宏大耗时又长的系列确实不合适大一刚入门的我 虽然吉塞金以德彪西,拉威尔以及莫扎特见长,撇开先入为主的印象,他的巴赫是同样优秀的 小册子中提到,吉塞金与他老爸一样,热爱蝴蝶(昆虫学),他在年轻时,对于演奏“新音乐”:勋伯格,布索尼,欣德米特,希曼诺夫斯基,普菲茨纳,还有20年代依然称不上“古典”的德彪西,拉威尔是非常热衷的。作为一位极少进行枯燥键盘练习的天才,吉塞金的强大记忆力在小册子中一个与欣德米特有关的故事里得以充分体现
第一次听完传说中钢琴艺术的《旧约圣经》
4.5星
> Bach: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0 有用 丝管 2005-12-25 13:19:42
封面是另外一种DG版的,据说30年代的录音更好
0 有用 Halah 2010-07-08 10:50:14
第二个平均律,感觉完全不一样的
0 有用 吴非非 2009-01-30 22:05:53
其实重在听Gieseking,倒不是听巴赫。
0 有用 mecca 2008-05-28 23:22:11
怪。
0 有用 Fishman 2013-05-08 18:38:33
音色好亮 更像在弹莫扎特 听久了粘的不行
0 有用 第7天 2013-02-21 03:14:22
感觉好随意啊
0 有用 啦啦啦啦啦 2012-04-28 12:10:21
虽说可能录音效果一般 但绝对是平均律里的经典呐~~~
0 有用 田挖挖 2009-04-02 20:43:15
觉得太赶了…
0 有用 Quixote ドS 2011-03-02 16:09:09
好 快啊 录音杯具
0 有用 群青 2010-05-08 17:13:41
不是很喜欢巴赫 宗教音乐 弹出来太像书呆子
0 有用 \杠 2010-10-06 00:41:07
老头儿飞起来了。
0 有用 粑粑 2010-06-23 17:53:22
我是门外汉
0 有用 滑翔 2011-08-15 15:16:29
听过的最潇洒帅气的一版
0 有用 xXyDevil 2010-04-13 00:09:17
哥内牛满面T-T
0 有用 九十岁的少女 2011-01-18 20:37:31
不 不是这样
0 有用 牧鱼 2010-11-30 09:28:28
不想,不看,只听。
0 有用 leChercheMidi 2010-05-07 18:34:30
与我心中的巴赫不同,但演绎依然很优美
0 有用 余啸 2022-03-19 13:01:52
8.7分 这是吉塞金晚年55岁时(他于1956年去世,享年61岁)录制的平均律,也是为纪念巴赫去世200周年的项目。说来惭愧,自大学第一次听到巴赫平均律第一首后,这才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将48首全部听完,这些日子也是早上或者白天空隙时反复播放地循环聆听,现在看来,巴赫这部规模宏大耗时又长的系列确实不合适大一刚入门的我 虽然吉塞金以德彪西,拉威尔以及莫扎特见长,撇开先入为主的印象,他的巴赫是同样优秀的 小册子中提到,吉塞金与他老爸一样,热爱蝴蝶(昆虫学),他在年轻时,对于演奏“新音乐”:勋伯格,布索尼,欣德米特,希曼诺夫斯基,普菲茨纳,还有20年代依然称不上“古典”的德彪西,拉威尔是非常热衷的。作为一位极少进行枯燥键盘练习的天才,吉塞金的强大记忆力在小册子中一个与欣德米特有关的故事里得以充分体现
0 有用 子莒 2012-04-07 11:56:49
第一次听完传说中钢琴艺术的《旧约圣经》
0 有用 几何 2010-03-21 12:51:14
4.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