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众多巴赫小无的爱好者一样,这张谢霖演奏的小双张是我收藏的首选.
首先, 由于巴赫(大)小无的曲谱中并无特别标注演奏速度, 这给每位演奏家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演奏空间. 同时,演奏该曲速度的疾缓,音色的明暗,节拍的强弱以及整体的流畅性也构成了每个聆听者心中自己的巴赫(我不知为何每次听巴赫的(大)小无都能想起颜真卿的书法).如果借用诗评中的"诗无达诂"来近一步诠释,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乐无达诂".因此,每个爱乐者可根据不同的演奏家的演奏找到自己的所爱. 如海菲茨的凌厉,米尔斯坦的朴素,帕尔曼的温暖,克莱默的颠狂,以及梅纽因的温文尔雅. 但是,谢霖的演奏可用宏大来形容. 而且我认为该唱片是迄今为止能全面反映我心中巴赫小无的最佳版本. 其次,虽然我也拥有谢霖1965年演奏的Sony版,而且二者细比之下略有不同(例如第3奏鸣曲),但其音色却稍逊这款DG版.
无论我的心情是悲或喜, 也无论我是身处阴霾晦暗的清晨亦或风清月朗的深夜,谢霖的演奏都可令我释怀.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
> 去Bach: Sonatas &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让我灵感涌现的曲子(简简)
月半弯”的提琴前奏不就是这首吗?(flooringvip)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