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能有人找到共鸣(只是但愿而已)。写的东西是从我以前的东西里摘抄来的。后代又陆续有点,但是先发这个再说。我写这些,大概ToT是一方面,希腊古典悲剧是另一方面,而给于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尝试的启发的,则是尼采。大概有这么条主线将他们相连:酒神-山羊-悲剧-卡桑德拉与艾吉斯。
2007-May-9th Kya
Tragedy这个词是个地道的古典词,希腊语的τράγος(tragos),意为山羊,ōidē(或许这个也就是ode的词根)则是歌唱。因此,tragedy的愿意即为“山羊之歌”。原为希腊城邦中祭祀酒神的披着羊皮的歌者所唱。这大概就是“悲剧”的起源。尼采提出的悲剧与喜剧的世界观的矛盾,我甚为接受。世界上的人,并不都是拥有同一思想的。认识论的反映论告诉我们,这种不同的悲剧抑或喜剧世界观思想的形成,大致也是不同的人生经历所造成的。但悲剧的世界观让你面对痛苦,正视自我,接受痛苦,反思自我,同时也不屈服和绝望于痛苦,情愿用永世的精力与心中的那团阴影永远抗争下去。发自最深的内心的声音,才得以被称为艺术。按照尼采的说法,酒神的祭祀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也是一种“醉”。而正恰巧,山羊祀者所供奉的酒神巴克科斯,正是酒神精神的代表—正是通过他,“酒神精神”才得名。精神上的“醉”,这种片刻的沉迷引出的却是持久的永恒,在片刻中领会精神的极致和充盈的力感。撒提尔神因着其山羊的形象,给人的印象颇为不好,醺酒,好色,容易冲动,性情刚烈。可是这却又是一种豁达,一种无所顾忌。他在寻求的路途上残喘,在痛苦中挣扎,于是爆发出来的,是沉静的对世事的不屑,早已超出了对于外界的浅薄的不满。山羊歌者没有不满,因为他们早已放弃;没有仇恨,甚至没有时间去关注;没有对于他人的桀骜与艳羡,只剩下在内心中对于自身的关注和反思。他们不得以而冷静,只为仔细观察心中的阴影。
而与此同时,我们来看看喜剧,Comedy,它也是一个古典词,由希腊语的kōmōidos意为喜剧演员,与aoidos,歌者而合成。在古罗马,一旦有重要的全民性质的集会,有三种人是不能参与的:妓女,小商贩,和喜剧演员。喜剧的精神不是一种在大智之后而来的善对世界的姿态,而是一种功利主义。喜剧精神者爱这个世界,可是爱的本能产生,正是由有利可图而激发。世界对于他们,是外界,是异类,从异类那里有所获得,理所当然是好。而对于悲剧精神者,这个世界就是其自身,造成悲剧的源泉,却也正是这个世界、他们自身。喜剧精神者满足于自我,满足于生存,满足于所有让他们满足的世事,与其看着闹心,于是便闭眼不观世界的悲剧本性。
这张专辑的名称是艾及斯,智慧女神雅典娜手头的那面羊皮盾(或者其有着美杜莎面孔的胸甲)。Aegis有着与tragedy相似的词源:aig-也是山羊之意。而实际上,伊利亚特(Illad)中的太阳神阿波罗(Apollo)也是穿着艾及斯的。这样一来,就引出了太阳神阿波罗。
ToT的歌词,看似没有联系,实际上,晦涩隐去了所有表面的联系。晦涩本身不是不愿意交流,却是世界上最科学的交流:它只与当看者交流。卡桑德拉(Cassandra),正如此歌名,就与阿波罗神有着密切的联系。卡桑德拉是特洛伊城普利安(Priam)国王与俄库芭(Hecuba)皇后的女儿。她曾经在太眼神阿波罗的神殿中过了一夜,夜中神殿中的蛇将她的耳朵舔舐干净,于是让她获得了知晓动物语言与预言的能力。她曾经预言了特洛伊木马,阿伽门农(Agamemnon)的死亡,以及自己的死亡。但是,
至于这一专辑名称Aegis的另一来源,我想是源于此,或者从一个侧面暗示了这个:卡桑德拉预言的自己的死与阿伽门农的死,其实是同时的。卡桑德拉在特洛伊城破后,流落至麦悉尼(Mycene),成为麦悉尼王阿伽门农的小妾,后与阿伽门农一起为阿伽门农的妻子克吕门捏斯特拉(Clymemnestra)与妻子的奸夫艾及斯图斯(Aegisthus)所谋杀。Aegisthus(意为“山羊之力”,goat-strength)这个名字的字根,就是Aegis!于是,Aegis这个字眼也就符号化了卡桑德拉的一生:从阿尔法到欧米加。她的生,是守着穿着Aegis的阿波罗神的佑护;她的死,是因为艾及斯图斯(Aegisthus)的谋杀,或太阳神对他的诅咒。
(PS:增加一些对原先的修改:卡桑德拉在特洛伊战争后还曾经被小阿贾克斯(Ajax the Minor)在一个神殿中强暴,而这个神殿就是阿波罗的太阳神殿。这也可以看作是太阳神对她工于心计获得预言能力的后续报复。)
Aegis,Tragedy与Cassandra
|
原来ToT的含义这么深……此前是偶尔听到他们的 A Hamlet For A Slothful Vassal觉得很赞,便开始关注,只是关于他们的信息好像很少,找起来不简单。
谢谢LZ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在前一年写出的《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这本哲学小册子后写出的美学/哲学论著,不同于尼采其他的箴言集,比如《朝霞》、《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道德谱系》等——尼采就其本质上来说不是一名地道的哲学家,而是一名箴言家,说他是古典语言学家则更为贴切,因为他先前在德国大学里教授的就是希腊语和拉丁语。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一书中,其主线有些类似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就是对一个特定时代中的所有哲学家进行全面的调查,而这个时代就是希腊的悲剧时代。这么说不是因为那是一场“悲剧”,而是悲剧作为希腊的一种剧种大行其道的时代,于是尼采将悲剧与悲剧时代的哲学脾性挂上了钩,从中研究倾向悲剧性的哲学。毫无疑问,尼采在哲学上继承的是叔本华的衣钵,后者即是悲观主义者,而悲剧与悲观主义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共鸣。
求Aegis翻译。。。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