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歌手“艺术人格建构”案例
回顾Ariana Grande的歌手生涯,很容易发现她的聪明之处。
因翻唱Mariah Carey的《Emotions》红遍网络后,她没有过度消费她声音中Vocal系的可能性,第一张专辑《Yours Truly》以甜美的少女情思搭载复古流行与些许现代都市气息调味,差异化撷取第一波受众。
而后的《My Everything》进入大流行热单制造机模式,《Break Free》也好,《Problem》也好,《Bang Bang》也好,在那个时期的她一方面在专辑中延续少女系情调,一方面又以大块节奏、Big Chorus征战排行榜,从固定受众走向Pop Machine模式,高马尾、长筒靴、美黑,辨识度逐增,彻底闯入大众视野。
《Dangerous Woman》在之前的基础上加入了女权议题,试图让pop machine的形象更具灵魂与个人色彩,同时《Dangerous Woman》的风格在主流流行的基础上进行了多角度的尝试,大比重的Feat曲目打开她在Trap、雷鬼、另类R&B等向度的探索。
而《Sweetener》是一次不那么明显的声音转型:她把原本高亢明亮的演唱方式调适到了相对轻柔、低沉、慵懒的气质中。在新的声音设定中,她的演唱更加自信笃定,完成了一次温和转型,专辑统一在细碎、松散、轻盈、不断盘旋、重复、令人麻醉的R&B美学之中。
粗略总结:《Yours Truly》到《My Everything》稳固基本盘攻城掠地。《Dangerous Woman》到《Sweetener》风格探索最终找到声音方向。《Sweetener》基本确定了她摒弃高音轰炸,放低、放轻,走向性感松散的演绎风格。之后的歌曲基本都在这个路线之内。
《Sweetener》诞生于她遭遇恐袭之后,因此有种阴霾之下麻醉式疗愈的气息。那也是A妹在社交网络上不断被拉出来巡游的过程,恐袭,Mac Miller的死,牧师的性骚扰、分手……她的生活在社交网络上被放大,这个过程也伴随着她在流媒体平台的崛起。A妹的音乐与她经历的一切公众事件被有机地联系起来,于是她天然地具备了往前一步的条件——她抓住了这个机会。
如果说之前我们对她的印象还是一种“声音演绎者”的歌手定位,歌曲具有声音的个人标签但很难说是唯一性的,换句话说,是存在被翻唱出更好版本的可能性的。
但到了单曲《thank u, next》发布的那一天,她作为流行文化icon的特殊性被建立起来了——她清楚知道大众喜欢通过她的各路八卦来揣度她本人,于是她自己开了个帖让大家一起来玩耍。她没有强烈的态度表达,没有深入的细节描绘,她只是把话题引出之后就露出一副岁月静好我已成长的轻松姿态,同时附上一句thank u, next。
这种一边解构自我一边建构个人作品与大众relate的思路让她比一般的三线pop machine有了更显眼的品牌辨识度。她的声线、她的经历、她的音乐彼此捆绑,我们在聆听她的音乐、看到那些歌词时,自动浮想联翩,超出了简单的听觉审美范畴。
举个例子,波兰先锋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广岛受难者的挽歌)》单听音乐只是一堆无指向性的噪音,被套以这个名字之后,聆听时脑中浮现出的核爆受灾地的苦难、愤怒、无助都从每个恐怖气息的不和谐音符中透出来。
音乐欣赏从不只关于音乐。每一个在传播过程中加入的信息都会牵扯到新的情感连接,包括你现在在读的这篇文字,包括你之后写下的评论,发表的每一个言论,看似与音乐无关,其实都参与了流行音乐强关联的流行文化的建构。
这也是我建议各位多发言、多讨论的缘由。不必服从权威,其实每个个体都在参与流行文化的历史。第一个玩“惹”的人必定不知道今天这个字能有这么多奇怪的内涵。
扯回《thank u, next》,这首单曲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除了在音乐之外加入了诸多“八卦背景”、“个人色彩”建立丰富的共鸣空间之外,还伴着轻飘飘的音乐创造了一个简明扼要之外附带微微婊气的口号。
与之相比,之前的《God is a woman》接受度相对较低,或许也是因为神话女权的主题与她个人形象相冲。当她放下沉重的理念,走向简单明快的小情绪抒发时,反而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在单曲《thank u, next》的引领下,专辑的建构变得容易得多——一个都市个性女生的情绪、心思、欲望被合理地融贯在她作为一个被广泛曝光的形象之中,因Ariana Grande的符号认知度而具备了个性与辨识度。
这个“都市个性女生”设定在自己的情绪与其他都市男女听众之间建立了联系。《imagine》讲欲望和性幻想,《needy》讲需要对方时产生的不安全感,《NASA》讲爱情中对个人空间的要求,《bloodline》讲have fun之后不必进入彼此生活,《fake smile》讲不想在社交中掩饰情绪,《7 rings》是嘻哈惯用炫富拜金题材,《break up with your girlfriend, I’m bored》讲欲望、嫉妒与任性,希望看上的男生迅速和他女友分手……曲目大都取材于都市情感生活的某个场景,Ariana Grande没有打算宣说什么大道理,她的歌词里传递出的态度就是“我喜欢,我就去做,这没什么值得羞耻的”,落脚点在于情绪的共鸣与宣泄。
尽管部分人会谴责这些歌词略显浅薄,但也如前所述,这是社交、流媒体时代背景之下的她的恰当选择。这些歌是一篮子各色单曲,独立存在代表某个情绪,作为整体又被统一在她的人格之下,对流媒体格外友好。
在音乐上,这张专辑的流行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没什么苦大仇深的东西,很容易enjoy。除了部分黑化单曲外,大部分单曲都在另类R&B的营养中获得了与首专类似的流畅动听。
除了标题曲,我比较喜欢的歌有《imagine》、《NASA》、《bloodline》、《fake smile》、《ghosting》、《7 rings》。
《imagine》是一首与碧昂斯《Rocket》类似的性幻想描摹,只是色调更为纯美,后半走向如入仙境,倒是让我想到首专的《Honeymoon Avenue》,只是当年的少女已成熟到开始谈论成人话题。这个结构相对复杂的单曲作为开场出现是很聪明的举动——在专辑中歌曲整体体量偏“轻”偏“塑料”的境况下,拿《imagine》压场能顺便压住对听感厚度的指控。
《NASA》有着让人会心一笑的趣味。无论是“N!A!S!A!”的俏皮hook还是副歌的活泼的反复,无论是“give you the whole world I’ma need space”的双关,还是太空感的808鼓,都服务于那种可爱中透着自我呼吁的幽默感。
《bloodline》的dancehall让人想到她的上一首雷鬼热单《Side to Side》,框架也有些类似,只是不像《Side to Side》那么高亢、洗脑,而是更为小切口、氛围化。拉来的复古小号hook同样出彩。
《fake smile》副歌宛如Mariah Carey上身,第二段主歌有着出彩的说唱段落,但歌曲最有趣的部分还是在于其中拼凑的趣味采样,透出某种古老的出常气息,夸张化表达自己的谐谑和无奈,
《ghosting》是专辑中的情绪低谷,那是对Mac Miller的思念。另类R&B的氛围,制作极简,全程贯穿着如梦中极光般流动的合成器烘托出静谧的深夜,她的声音仿佛处在向另一个世界表达自己的牵挂。混入的和声像是唱诗班,在有些许new age色彩的合成器中,缓缓将思念的对象置于遥远的天堂仙境之中,末尾点缀的暖色弦乐划上终点,令人动容。
《7 rings》是最显然的“黑化”曲目,极简的Trap她也处理得像模像样,她声音中的慵懒气质与处理快速咬字时的音色质感是她扎进黑人音乐的资本。
如前所述,专辑围绕A妹自身“都市个性女生”的人格设定,以不同情绪侧面、不同风格指向性的单曲打开格局,顺应时代潮流,将流行拖向更为氛围化、节奏化的漩涡中。
在《Sweetener》找到声音方向之后,6个月的时间里她迅速以《thank u, next》趁热打铁奠定新女性代言人地位,靠的不仅是勤奋,更是对市场的洞察与对自身演绎能力的自知。
在大部分歌手几年磨一剑谋算突破与质量的背景下,她选择用话题、个人标签、持续的单曲不断轰炸你的社交平台维持曝光——像90-00年代初期竞争激烈的香港乐坛一样,密集的存在感最后考验的就是新鲜感与审美疲劳的博弈。
她把这条路走通了,越来越红。回看她这一路,能越转型越红的流行歌手又有几个?
THE END
感谢关注
微博:呆若木一
微信:呆若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