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风霁月赤子心——罗云熙

2018年12月27日,这个日子对于常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对于罗云熙而言,却是他出道八周年的纪念日。八年,他参加过综艺,成立过组合,经历过解散,发行过专辑,拍摄过电视剧,演过电影,终于在这个夏天,以温润如玉又隐忍深情的小鱼仙倌走到了众人面前。
他现在的身份,是一个演员和歌手,但在微博认证上却是把歌手排在演员之前,既然如此,那就从他的第一张专辑《12人生》说起。

这张专辑我细细听过,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打上了属于罗云熙独特的烙印。在唱片市场如此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他居然在做专辑,而且还不是敷衍了事的做,在润玉一角小爆之后,他也没有说趁热打铁,营销自己,反而又开始筹备第二张数字专辑。所以我觉得他对火或者走红等事并没有多么强烈的欲望,心态好到甚至有一种佛性的随和,对于自己的人生,他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
在这张《12人生》的专辑里,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是《不是我》

他曾在采访中坦言:这首歌讲述的就是早些年的自己,因工作因生活而心生迷茫,路途坎坷却不得不走,一路走得怀疑忐忑。
『怕天亮了化成人鱼的泡沫,回不去海底在等我的王国,还不懂也失控,只有痛难摆脱,怕落空顺从更轻松,却还做着相同没有人懂的梦』
他的声线特别温柔,加之这首歌的歌词曲调都透着一股淡淡的哀愁、无奈和不得已。每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我就总是会想到他少年时那段我不曾参与过的灿烂耀眼的青葱岁月。歌词里那个回不去的被深藏在海底的王国,是否是那个曾经那么接近却最终失之交臂的光芒耀眼的大舞台呢?
又不得不提到他参加《幻乐之城》节目的那场表演,一露面就惊艳了全场,仿佛是一个忧郁的中世纪王子穿越重重时空走到你面前,仅仅是几个眼神就述尽了那漫长时光里他忍受的无尽哀愁。当音乐响起,在那狭小的钟表楼里,在和新的时针共舞时,在拿起斧头准备自我牺牲前,他倨傲又漠然的挥舞自己苍白又修长的手指,这时的他,和曾经那个万众瞩目的芭蕾舞者罗云熙重叠在一起,让我有些恍惚。

表演结束来到台前,许久未在观众面前露出自己舞者的一面,却猝然被被导演表扬曾有11年芭蕾舞经历的那个瞬间,他那个不知所措的眼神让人心疼,有迷茫、有疑惑、有羞涩、有惊慌、然而最终都化为了释然和坚韧,我特别想给那个时候的云熙一个温暖的拥抱,摸摸他的头告诉他你很棒,无论什么时候的你都很棒。

有一次采访的时候被问到,再也没能站到舞台上跳芭蕾有没有后悔,他神情严肃的想了想说:“遗憾肯定是会有的”然后微微低头几秒后又抬头,认真而坚定的说:“但我不后悔”。话说完却依旧低了头,好像在回想什么,那一串的小表情着实让我感到揪心。
他说自己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走上演艺这条路。他从小就学习舞蹈,专业练习了11年芭蕾,曾参加桃李杯舞蹈比赛并进入决赛表演《天鹅湖王子变奏》,据说桃李杯舞蹈比赛是中国舞蹈界的专业赛事,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的美誉,当年的云熙才15岁。他曾获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比赛金奖,曾和同学代表上戏参加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表演群舞《柴可夫斯基狂想曲》,在抽签的即兴表演里,他单人表演的一个即兴solo《燃烧的火苗》,获得全场第二高分,最终助力《柴可夫斯基狂想曲》获得金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一起参加比赛的都是他们舞蹈专业里的佼佼者,而他作为年纪最小的大二学生却被选中,还被老师同学委以重任表演单人即兴solo,可见他的优秀。

他还曾于09年登上国家大剧院, 担任《奔月》领舞,参加了09年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文艺晚会,同年在cctv新闻台直播。
看过《向北飞》纪录片全片,那是他曾经的一段充满热血和奋斗的青春,镜头里的他,肆意张扬,野蛮生长,随性自由,未加修饰雕琢却依旧在人群中出类拔萃,散发着掩盖不了的夺目光芒,浓密的睫毛下是一双麋鹿般灵动的双眼,闪耀着自信激情和对未来的期待憧憬。
那时候的他,还会傻乎乎的对镜头做怪相鬼脸,会傻笑着扛着摄像头到处怼同学的脸,会像个豌豆射手一样噘着嘴在大冷天呼呼气,会被冷得受不了揉着红彤彤的鼻头瑟缩着脖子龇牙咧嘴,会一脸呆萌的对着一大桌子菜吃得不亦乐乎,会在个人表演时冷静沉稳发挥出色,会在赢得比赛后下台抱着老师同学哭成个泪人喘不过气。

《白色舞鞋》是他娓娓道来的芭蕾舞故事的一段记录,混合了血泪和汗水却又充满了力量和热情的一段人生,对于从舞者到演员的转变,这个有着一双清澈双眼的少年,带着舞者的执着,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也曾置身泥沼,也曾迷茫,也曾犹豫,也曾颓废,但他从未放弃。
八年的时间过去,那个放肆哭张扬笑的小小少年消失了,褪去了青涩的他眼中多了沉静,只有偶尔在特别开心时,才会露出那曾经的开怀大笑,但蜕变沉淀之后的他更加的成熟和通透,他曾说没有想回到过去,也不想穿越到将来,活在当下,把握好自己,最重要。既然做出了选择,就不后悔。
“我是个对自己非常狠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学习舞蹈的人,身上都有一股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更何况是学习了十几年的以残酷著称的芭蕾舞,不对自己狠是坚持不下来的。
作为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他没有系统专业学习过演戏,但要强的他硬是凭着一腔孤勇演活了润玉,我没记错的话,他曾经在直播中说过,光是拍戏前研读剧本都用了好几个笔记本。“拍的时候专注在角色里,拍的时候没注意到自己落泪” “哪一场需要什么情绪转变,我都记在小本本里,就提前做好准备”“我把自己当成润玉,他该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不需要刻意设计,自然而然就呈现出来了。”

考古看了他以前的《何以笙箫默》和《屏里狐》等作品,他的演技真的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提升,并且发现他还专门去找过台词老师学习了台词,也专门学习了表演。做任何事都力求最好,跳舞是,打游戏是,演戏更是,聪明的的他知道自己的不足,就默默的沉淀下来,像贝壳用柔软的蚌肉接纳并包容那沙粒,忍受疼痛将它转化为美丽的珍珠。
《勇》是他自己作词作曲的一首歌,透过略显生涩的歌词和旋律,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自己并不太顺利的那段时光里,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的倔强少年的模样。
『再苦再累,不怨不悔,呐喊出心中最深处那卑微。』
人生是严酷的,光有一腔孤勇或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对抗这残酷的世界,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而罗云熙他就具备了这样的热情和智勇。经历过生活的刺痛,耐得住寂寞,才能孕育出现在这个干净淡然通透的罗云熙呀。
比起温柔甜美的《梧桐街》,我更觉得《钢铁人》这首歌更像是他唱给粉丝的歌。
『钢铁人也害怕受伤,满身盔甲不能抵挡,像孩子一样,想得到在乎的人拥抱和夸奖,像微小的光,静静的守望』
多么真实的写照呀,在粉丝面前他就像个小孩子,在意粉丝对他的肯定和夸奖,同时又像个大哥哥,对粉丝有求必应宠溺关心。

魔熙先生里,看得出他逻辑严密,语言能力极强,热情奔放又开朗乐观,就像绝大部分时候的他都是温柔的,好似冬日里和煦的暖阳,柔和却不刺眼,但有时候的他又是冷清的,就像寒夜里高悬的明月,带着淡淡的与世隔绝且孤独冷清的疏离感。
我看到很多业内人士或自媒体的采访工作人员对云熙的都是诸如“温柔”“认真”“有礼貌”“谦逊”“照顾他人感受”“是一个非常谦逊有礼的邻家小哥哥”等评价。
我觉得,他的谦逊有礼,有自身良好家庭教养的原因,也有自身温柔善良性格的原因,更有他对这个世界有种疏离感的原因。
温柔却不软弱,倔强却不偏执, 疏离却不冷漠。簇拥的掌声和鲜花被他柔软的接纳,谦和有礼的表示感谢,投掷过来的利剑被他炼化为盔甲,反而让他变得愈发强大。无论是被误解被冷落被嘲讽被伤害亦或是被追捧被夸赞,他都淡然处之,他有着一颗最柔软却又最强大的心。
《电影人生》这首歌有一种浓浓的八十年代港风的味道,是特别倔强又有力量的一首歌。
『时光这尊沙漏,是最温柔的却又无情的小偷,真实的自在游走,认准的路总不会丢,不惧山高路远初心依旧』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电影,各种情绪经历,或哭或笑或喜或悲,均掺杂其中,而在属于罗云熙的电影人生里,角色和真人难以分辨,他扮演好了每一个阶段的角色,或者说没有扮演,每一个又都是他。
过去的人生多么的戏剧化,那一幕幕慢慢划过镜头,曾经阳光明媚的小少年,在那些溜走的时光里,经历了徘徊寂寥怀疑惶恐,穿越了荆棘泥沼晦暗,最终沉淀成了现在这个真实自在洒脱的他。
他的内心应该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独立美好的精神世界的吧,光风霁月赤子之心,随时可以归零,随时可以从头出发,对世界温柔以待,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卸下演员艺人的妆容后出门游走,没有了英雄也没有了小丑,只有最真实的罗云熙。@罗云熙Leo
最后附上最近在听的一首歌,《世界以痛吻我》,私心觉得很符合熙崽的境遇: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棱角在颠簸中摧残 压抑中压抑低喘 因人生曾有喜乐短如轻叹 便不肯置换 怀抱锐刺锋刀腊月寒 亦微笑着与世界说晚安 痛让你震颤 爱使你酣欢 而你可否 配得上 你所受的苦难 身陷牢笼唇吻花瓣 泥浆中挣扎痛喊 也拥紧不屈的冥顽 你的灵魂 本就应 如晦暗中斑斓 渺小却照彻河山 纵身跃入深海臂弯 以枯瘦指端 与波涛痴缠 看那是他们的人生 耀目到让人失神 而你默默默默活的多认真 爱的多诚恳 正因你曾被万剑加身 曾承蒙多少冷遇与质问 才成为如今这个有故事的人 而你可否 配得上 你所受的苦难 身陷牢笼唇吻花瓣 泥浆中挣扎痛喊 也拥紧不屈的冥顽 你的灵魂 本就应 如晦暗中斑斓 渺小却照彻河山 纵身跃入深海臂弯 以枯瘦指端 与波涛痴缠 来路漫漫 这一程 披挂风雪烟尘 赤足寒冰满怀余温 也能以蜿蜒掌纹 去爱抚穿胸的利刃 步履蹒跚 仍敢在 风暴正中安身 破碎也一息残存 用舌尖抵烈火的唇 这参差烙痕 亦堪称热忱 千百擦肩陌路人 均是你眉目寻常的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