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活着还算有价值,会发光的东西都没毒
文:锐利修蕊
蔡依林又发新专辑了。
这张英文名直翻为《丑美》的音乐作品,是她本人对这个不断发展中时代所作的理解。或者让我们进一步,用一个“审美”来定义这张专辑所要表达的东西。
如果用类似乌托邦的视角看问题,社会定义包含高阶和下等。衡量的标准里,精神世界绝对要大于物质,这句话解释了人类对于“梦”的渴求。所谓梦的来源,基本上就将人群分为不同的个体,但现代人依附在“话题”上完成交流,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审美情趣。
审美是基于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及评判世界上万物存在的价值。这句话即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个“有生之年”对于环境相对舒适的社交行为圈,而将这个圈子冠名为“娱乐”,其衍生的审美产物,就叫做“大众审美”。
华语流行音乐经历繁荣到衰败。四年前,蔡依林用那张《呸》为“大众审美”对于“编曲”的普及创造了奇迹。值得庆幸的是,这几年来,人们对于“编曲”越来越看重,评价一首歌最大的动力来自编曲的优劣。当然那首《Play我呸》也成了传唱度很高的“神曲”,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流行产生了新的理解:流行也可以很高级。
最初,人们对于大众审美的需求,是依托于生存之上,在电视机是“限量商品”的年代,经典产物制造了“万人空巷”的精神景观。随后科技的发展,到如今各大行业基本会判断近几年的“流行趋势”,但从来没有人可以预测到十年之后的潮流所在,因为发展是不断在变的,也是不断更迭的,预测“未来的事”显得非常无用。
蔡依林的最新专辑封面,她顶着一头油腻的发型,穿着合身但却并不“合适”的斜纹套装,脸上是涩谷系妆容,那些“浓墨重彩”的黑色斑点,是看惯了光鲜亮丽的女明星不可尝试的形象。
在黑白背景之下,封面的底色用了堪称是灾难的“明黄色”。专辑名的几个字被放大,蔡依林的名字被缩小,这专辑封面实在不能说是好看,但却是一次属于蔡依林审美的颠覆,和受她影响的流行趋势,在她背后那些发散着的线条,像是“黑暗之神”的神迹,也是低俗的审美。
透过这样一张“丑”的专辑封面,蔡依林到底想说什么呢?
1. 关键词【自嘲】
首波主打《怪美的》,因为宣传误导让很多人以为是专辑同名,但其实算是这张专辑的一个集中点,更像是一个视角的输出。
《怪美的》可以有很多种含义,不拆分词组的话,怪美的落点还在“美”,就像是一句夸奖的话,但如果拆开来看,“怪”和“美”虽并不是一对反义词,但如何也不可能完成某种形容修饰上的搭配,更像是一种形容这个人不可接近的措辞。
但如果仔细分析吴青峰的词,你会发现蔡依林给她的命题,就是写出“过去的蔡依林”。擅于给女歌手挖掘内心的吴青峰,之前可以说是为每位歌手量身定做了一首主题歌单曲,给张惠妹写的叫《你和我的时光》,给莫文蔚写的是《看看》,给杨丞琳写的是《青春住了谁》。
而这首《怪美的》,就是吴青峰写给蔡依林的“审视之作”。这首歌从开头的弹舌,就展现了一种“并不在乎”的腔调。开头“垂涎的邪恶,陪我长大,在软烂中生长,社会营养”不需要多解释,是很早就出道以来,蔡依林一路上被骂的历程。
但她一路走来,“过去坑疤的让我站稳了”,是一种释怀的调侃,“那些神丑的评谁乱正的”,是无关痛痒的新闻报道,或是有关痛痒的谩骂评论,但对于现在来说,都不重要了,因此用了一句emoji表情的“笑哭”了自嘲。但这不是结束,她的反击是“这什么标准?谁可以决定谁适者生存?”
副歌部分,青峰帮她写的是:那些喜欢我的、讨厌我的,或许并不真的了解我,外在和内在有时候自己都搞不懂。如果要她评价自己,那她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很自信的说出:“我还怪美的”。
看吧,这样的反讽,在另一首《红衣女孩》里面也特别明显。凑巧的是,专辑第一波评论,填词的严云农和吴青峰是最被群嘲的两位,但这两位填的这两首却是专辑的“主心骨”。
严云农在《红衣女孩》的开头提出一连串质疑?这些“红发和红茶”都有关于“红色”背后的物理属性,而之后的“红色白纱和红花”,是含义表象。
严云农提出对色彩的质疑,也很像是哲学里的思辨,也许我们人类基于公平的条例,既定出的色彩,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色彩定义,但未必是唯一准确的标准。吴青峰和严云农的词被吐槽,也正好是这两首歌含义的悖论。《红衣女孩》提出质疑,但是没能有解决的答案,因为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此最后只有宣泄的那句“I like it red...U fucking dead.”
红也像是明星、歌手所处的位置,一句“红或不红”就能在这个时代被轻松概括。专辑里另一首“自嘲”的歌,来自第一首《恶之必要》。这首歌开头就说了“不想是完美,崇拜我表面”,之后跟着完整的自我解析,是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样难堪的处境。
因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就是一种需要忍耐的感受。《恶之必要》歌词一面写邪恶的念头要不得,一面又告诉听歌的人这种邪恶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非常自然和正确。另一个角度,这首专辑的开场白式歌,也借用一句“恶女是谁?我冷所以我美”为这张专辑的主体奠定了基础,这不是一张好听,好唱,普通意义上的“流行音乐专辑”,这张专辑里面所唱出来的词,可能并不好听,但这是一场对蔡依林自我的剖析。
三首歌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蔡依林都用了很脏的唱腔来处理。无论是《怪美的》里面的低音lazy song口音,或是《红衣女孩》用暗黑童话包装自己的说唱口吻,在《恶之必要》里,主歌部分的吞字、模糊音鱼龙混杂,这种唱腔上的改变,都是蔡依林对过去“受够了”的演绎,因为如今的她NBCS别人的评价。
2. 偶像背后的【社会属性】
所谓偶像,最初的定义其实等同于榜样。但渐渐的,被青少年当作是对明星的泛称。新时代的偶像背后,只需要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作毫就够了吗?只需要在舞台上表演完美,发挥顺利就够了吗?
蔡依林这张明明是说了不要这样的。或者不只要这样,对于一个曾追求于“完美”的偶像歌手来说潮流如影随形,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背后需要关怀的是这个社会中最弱小的那部分。只要稍稍有了解蔡依林上张专辑,里面有一首《不一样又怎样》。
当初为这首歌拍了几个真实的故事,制作成纪录片。前段时间被各种自媒体报道,其中有一个故事是生性温柔的男孩,被同学校的同学霸凌致死,她的母亲这么多年来都不愿意接受自己孩子的死因,是校方不愿提起的“失误”。那故事最让人泪崩的是,母亲说自己孩子有什么错?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样一个生命的逝去,并不只是一个,只因生性善良的灵魂,就活该被其他人欺负吗?
《玫瑰少年》写的就是这故事的主人公,但是用了第三人称的视角。专辑里大部分的歌词开头都是反问句,反问句以表对这些“不正确”事物的看法,并且也发出了应有的叩问。蔡依林找了五月天的阿信一起合写这首歌的词,那句“乱世总是最不缺耳语,那种没理会换来妒忌”是很柔软的一句讽刺,但刺中了霸凌在心理层面的关键所在。有时候身处霸凌原因就在于成长中的无知,和人性中的善妒成分。
逝去的生命无法回复,《玫瑰少年》更像是一首单方面的歌。
唱的是有相同经历的弱小群体,“最美的盛开是反击,别让谁去,改变了你”是这个时代应有的声音,也是学校不会去教导的。尽管如此,有这首歌可以抚慰真理的存在,也告诫那些施予邪恶的人。
沉重的话题,蔡依林用轻快地编曲,结合拳击赛中决胜负时刻的关键声响。在唱法的把控上,她也用了一贯擅长的口吻,用诙谐的小品风格,完成这样一个晦涩的故事,相信是歌手所能做的最伟大的事。
专辑里另一首疏导负面情绪的歌,就交给王永良填词的《消极掰》。关键词是life sucks.人生哪来的那么多正面情绪?人类不是机器,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拧紧发条,整装出发,这首歌同样是一首生活小品,写的是“消极的必要”,也可以当作是现代生活的毒鸡汤。
蔡依林依然用K-pop的编曲和咬字,懒懒散散唱的是“消极好”,消极的重要性,就是人生需要放松和什么都不去想的“充电”时刻。《消极掰》这个名字当然有用了台湾话中骂人的那句,但另一个侧重点在“掰”,意思是“瞎扯”,这也是放松休闲的一大妙招,同时双关“颓废”够了,和消极的情绪说“掰掰”。
3. 【甜言蜜语】?算了吧
《UGLY BEAUTY》里我很喜欢的一首是《甜秘密》,这首词阿弟仔写的很有意思。写的是现代人对于恋爱中的关系,互相需要又互相背离,一面是渴求精神互补的“我想你”,一方面是肉欲熏心占有欲的“我想要你”。
甜蜜的《甜秘密》像是一首耳语的重科技舞曲,一系列叠字密集喷薄而来。在副歌部分,蔡依林的声线薄且轻,吐出的是“人面兽心、驯服、翻云覆雨等”限制级字样,那句“baby it’s a piece of cake.”重复地多了,另一种意思也渐渐浮出水面,即为看似是恋爱关系中的“掌舵者”,有可能已经被对方完全操控。
这首歌的意境很有趣,解读的空间也有很多重。在爱情里永远不会有对等关系,只有普世的平等,一方愿挨,一方去打,乐此不疲是继续下去的关键,永远有新鲜话题是持续的动力,享受控制和被控制是爱情很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情感的歌,对照来看,蓝小邪填词的《你也有今天》,写的是“分手后”的故事。据我所知,所有分手后的情侣是没办法继续做朋友的,因为没有人愿意真的“希望对方过得比我幸福”,无论分手原因如何,人性的畅快之处就是“希望你(任何人)过得不如我”。
第一句就简明扼要写了“被最爱的人当作月抛的玩偶”,就像“在最幸福的云端被一脚踹落”,寻问的同时,这首歌真正的用意也开始显露,那就是最完美的报复。因为当初“自己”也被这样伤害过,所以“你”现在沦落至此,《你也有今天》啊,就像是对前任的一个告诫。
伤害有时,甜蜜也有时候。这首《脑公》简直是磕了一盒子的糖,甜到齁死。
蔡依林这几年的专辑善用流行词汇,这张颇多谐音和文字游戏。这首歌的甜度超越了之前的《桃花源》,每个人在爱的人面前都会撒娇,装可爱,这是每个人少女心的表现,蔡依林也用可爱的唱腔,完成了这首歌。因为太甜我不想再多说。
4. 关于【梦的解析】与凡人缺点
前几天看了赖声川的《如梦之梦》,里面讲庄周梦蝶,是一种美好的状态。人在梦里不愿醒来,是因为俗世的生活太糟糕。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里面,最核心的价值观是所谓梦,都是潜意识里的欲望。因此人们所说的“如果”,后面的话,其实就是他们想要的。
黄伟文填词的这首《爱的罗曼死》是专辑里我的心头好。因为写得好,唱的也相当好。蔡依林每张专辑里都有一首歌发挥了作词人的最高水准。如果说《呸》是李格弟流行词作的巅峰,那黄伟文的《爱的罗曼死》简直将流行情歌词汇玩的很流畅。
“海角天涯,狭路相逢,电光石火,惊天动地”这样爱情小说里出现的词,在假想百分之百的爱情里是存在的,但这份爱如果真的这么“轰轰烈烈”,想必就是矫情和狗血的代名词。
电影里的爱情,江湖任重道远,但身边结识了所爱的知己伴侣,分分钟拥有了无限隐秘的力量。因此在这场爱的白日梦里,“如果”后面跟住的欲望,是希望浪漫。
连同《爱的罗曼死》里的那个“死”字,都是婚礼上仪式感十足的“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但你知道凡人都很现实,明知“永远”是个不复存在的词,但只要相信就能成真。这首歌写开始的甜蜜,每场戏都是高潮,即使是分手也要迷人致死,人有多变态,化作那个“重口的罗曼史”。
黄伟文多变态,是挤兑林夕给孙燕姿填的《眼泪成诗》,孙燕姿明确表示过看不懂这首歌的意思,白费了林夕的美词,就是意义深重。黄伟文故意写分手的那段歌词,写的是“眼泪,不够写成诗”。可回到现实,这时代最好的情话不过说一句“送你房子”。
转头一看是伴侣平淡无奇的一切,原来浪漫人生早已不复存在。
在小宇宋念宇作曲的《如果我没有伤口》里,欲望是“没有伤口”,回到最初。《UGLY BEAUTY》前半张写坚强的金刚女芭比,后半张就回到了软软糯糯的小女人。即使不care那些流言蜚语,但这些“伤口”要是没有就好了。《如果我没有伤口》也是剖析蔡依林内心的,你可以说是情歌,也可以是《我》之后和“自己”好好聊了聊的深夜作品。
你我皆凡人,即使是女明星,再光鲜亮丽的歌手都会有缺点,都有软肋。蔡依林的新专辑改变了这么多年来建立起来的演唱技巧,和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吸引眼球。
如今华语乐坛,不会创造的女歌手很吃亏,这张专辑里,蔡依林有6首参与了词曲部分的创作,是专辑体量的一半,完成度说不上毫无缺陷,但仍然值得嘉奖,也要赞美她对于自己音乐的掌控能力。
谁能想到有一天,我们可以从大众流行审美标签下,蔡依林的作品中,找回流行音乐尚且熹微的概念作品。
这张《UGLY BEAUTY》重点并不在它有多好听,也不在于美丑本身。因为所有的审美都会改变,这季流行会被下一季替代,永远不曾停歇。人类创造流行审美,就是为了让东西可以销售出去,可以让人类在短暂的生命中不会因此而寂寞,但仍就是虚度了。
作为华语音乐的流行指标,用一己之力带动,蔡依林能想到这些,已然是华语音乐的幸事。
这张专辑也拉高了听众对于审美的需求,大众审美“转型”,在精神的世界里,但愿人们不再是单一接受音乐的口水和好唱程度。
这个时代衡量一件作品的优秀与否,音乐不该只是好听,电影不能仅为好看,书籍不可单纯针砭时弊。多得是听完以后有所感受和拥有。
夜深熬夜写了这篇乐评,写完已经黎明,那就请《你睡醒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