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权力
很久以前看到一条评论,后来的陈升实质是一个偶像,无论他在台上做什么都可以。曾经有人说过,天才拥有犯错的权利,以至于一种为所欲为的程度。这样的评论对6,70年代的Bob Dylan可能还不适用,即使在1978年他已经注定是那个世纪最重要的音乐人之一。 翻看这张专辑当年的乐评,几乎可以说恶评如潮。批评的焦点集中于编曲的改动大多源自于排场上的变化,无论是乐队还是和声的数量,Bob Dylan在日本的演出都是远超出以往的。甚至于有人评论说,我们的英雄还不如Cheap Trick在日本所表现出的那样恰如其分的自制。 只以我个人的经验,从整体上来说,确实这张专辑显得十分平常,直到那首I Want You。于是去Youtube上找这首现场,很遗憾似乎并不存在,甚至这个版本的音频都不存在。但有意思的是,可以在网上找到这首歌其他的现场版本,大多是同一年的录音版本。如同很多人指出的,Bob Dylan在1978年决定revisit这首歌。在听了很多以后,我可以非常确定的说,这张专辑中的I Want You绝对是神作。 我愿意将1975年的Blood on the Tracks作为一个时间截点,这张专辑似乎标志着Bob Dylan一个时代的结束。1978年,Bob Dylan发行Street Leagl,在这张专辑中,Bob Dylan选择启用更大的乐队和更多的女性和声,而他在日本的这场演出也是同年。他这么做的原因我相信一大部分原因是他的嗓子在那个时期已经不行了。 如今在网上流传的他于1978年的I Want You大多和这张专辑的版本是相同的,但可以说几乎都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以至于我们可能都不能留意到这个改编的版本。但这首歌在这张专辑中显得如此突兀,因为Bob Dylan选择了一种几乎清唱的方式,当时的他应该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现场中将之表现到最好,而不至于变成如今我们可以听到的他在巴黎的现场中那样一种灾难表现。如同我在Blood on the Tracks的评论中所提及的,Bob Dylan的小情歌是要人命的,而I Want You正是这样的一首歌。至于他在1966年为何创作这首歌,而在1978年又是想唱给谁,可能恐怕永远会是一个迷。 如今我们知道,Bob Dylan实质上后期很少唱歌了。在1992年那场传奇演出中,他几乎没有唱任何一首,而他个人的演出很多曲子改动极大,这是为了配合他的嗓子。好像他在国内的两场演出,当年的我可以说是相当失望,但是如今却被我当成是自己的人生成就之一。 如我开篇所说,这样一种为所欲为是天才的权利,亦是他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