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海:无聊日的嬉戏
我们的生活总是无可避免的充斥着无聊元素。现代社会的高压快速,还有精神需求的巨大负担,不知有多少个血肉之躯选择在这样的现实之中,“躺在沙发上,变成没知觉的植物”。
陈老师的新专辑《沙发海》,似乎意图就是在与这样的生活和解,十一首作品,就像11首形态各异的短篇小说,讲述着那些鲜为人知又感同身受的故事。
『伤害』—冷色调的悲情小说
由摇滚喷涌而出的情感。有人说这是一首写家暴的歌,有人说这是情绪上冷暴力的反抗。就像总能第一时间抓住无聊片刻的cult片,『伤害』直接、暴力的袒露一种情绪上的病痛,为『沙发海』打发“沙发时间”开了一个好头。
『小船』—浪漫主义与童话故事
悠扬的旋律搭配手风琴的冗长情绪,刻画出一副浪漫极致的美感画卷。鼓点的切入,像是童话故事里细小的波澜,故事最终伴随着细碎琴音润细无声的走向结束。
『残缺的彩虹』—暖色系的青春文学
暖色调的编曲,“想要听你说”,“没有你我是残缺的彩虹”,故事充满关于青春的呼喊,字里行间也是一种温暖的留恋,关于『残缺』,除了是一种完整的遗憾,也是一种单纯的自我告慰。活像张望青春期的纯情少女。
『台北的某个地方』—旅行记实文
“有人在吗?”
由旅行记实文结构引申对城市人的呼唤。时代正在分化不同信念的人们,陈老师期待音乐能再次换回大家对于家园的回答,情绪平静,但传达出的感情格外汹涌。『台北的某个地方』或许代表已经远走高飞的昨日美丽。
『沙发海』—琐碎记事小说
简单的琴弦堆叠,琐碎的描述。一首构成“中场休息”目的的放松曲目。就像是连读几本跌宕起伏、精妙绝伦的快节奏的文学,这时候读一则短小细腻的叙事作,可以舒缓紧张的神经,也可以把满溢的情绪进一步放松。
另外,『沙发海』也照应了全专立场:让你的琐碎生活多一个放松的场合。
“在沙发海漂流”,就像是过度利用生活的避难所。
『跳舞吧』—舞动梦境的快餐小说
一首轻微破格的作品,舞曲元素混搭了陈特有的表达情绪。“跳舞吧,随便乱跳”表明《跳舞吧》是《沙发海》的延续,一首让听众及时取乐的转折作品,甩开情节的负担,放松观者的筋骨,继续后半场的幻海奇情。
『她说』—情绪沉稳的鸡汤文学
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迎接崭新自我的烂俗观点,构成这首乏味却动人的《她说》。琴键牵动着作品的起伏,偶有片刻会跳脱出作品去揣测陈绮贞关于『新自己』的自白,那些困惑与坚定意外深刻。
『华生』—人物突出的表达扩展作
著名乐评小樱称该首作品三观碎裂,令人作呕。我反倒认为这是形容陈绮贞与歌迷关系的作品。世界上令人疑惑的课题很多,但陈绮贞渴望与观众构成『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关系,无比熟稔,又能一起解谜。
总有人说陈绮贞不惑之年还在少女不思长进,也有人说她的作品期待就是不断的复制黏贴。或许只有『华生』能懂『福尔摩斯』,也只有『华生』会信任『福尔摩斯』。
『变色龙』—爱情与自我的悬疑故事
身处狂恋的多彩与自身本来的面孔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红色的喧闹,油绿色的寂寞”,“受伤的变色龙,不懂被忽略的幽默,现在就回到最初的我”,《变色龙》像是对《她说》的回应,原来变色的终点是响应初衷。该首曲目的编曲充斥着浓厚的戏剧张力,暂认个人心中全专最佳。
『观察者』—疗愈大众读物,清淡适中
叙述时间里微不足道的得失。作为《沙发海》的闭幕作品,《观察者》以自身为出发点,讲述对世界的观感,“我哭了又笑了,愤怒了,放下了”,用疗愈为专辑做一个完美的告别。
『神魂颠倒』—未完待续的初稿
有人形容是雏形的『下回预告』,我会把这首bonus曲目当做一篇大致构思的初稿,像是对下次重返沙发的预告,吊足胃口也让人意犹未尽。
总而言之,干杯姐的新作《沙发海》延续了她关怀听众的浓情厚意。11首作品构成十一个风格迥异的故事。或许现在看来这些桥段大都泛善可陈,但是“沙发”的含义就是填充无聊又无用的时间缝隙。
我想或许这才是《沙发海》的本意,尽管听众只能从作品摄取到“沙发”般狭窄的“一亩三分地”,但是作品背后的情绪依旧波涛汹涌。
嗯,尽管一切都熟悉老套,尽管格局微小,但这里的一切依旧舒适可靠。
如果还能感动。
请继续漂流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