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聞《看不見的城市》
Post-Rock之「革命」,乃是對傳統搖滾或是傳統唱片工業下之操作、創作模式的顛覆、打破;我以前也有寫過,來自大連、現在已經是中國數一數二的Post-Rock樂隊——惘聞,正正能夠不斷地改變自己、顛覆自己,貫徹著Post-Rock的最重要、也是最寶貴之精神。他們2014年的《八匹馬》,混進更多的音樂元素,優雅與荒蕪感並存,大膽地拋棄了專輯的「一致性」追求,令8首歌曲呈現出分裂的感覺;到2016年的《歲月鴻溝》,又著重對「氛圍」的重構,變得更焦慮、黑暗,解除了要「相對克制」的束縛,樂器像更恣意地書寫,使到音樂顯得更浩瀚或壯闊(特別是《海洋之心》這首)。
然而,一樣是由Wouter和Lode兄弟倆擔任製作人的《看不見的城市》,卻再次張開溫柔的懷抱,不同於《歲月鴻溝》的狂野、或較為的工業化,此張顯得像是用更多的暖色油彩,所繪出的自然風景畫(惘聞專輯那不斷發生轉變的感覺,也跟他們從廢棄工廠、到回聲圖書館、到電影院排練房改造之錄音室、再到這回於冰島著名的Sundlaugin Studio進行錄音有關)。平和起行的《水之湄》,成為《看不見的城市》內的標誌性一曲,它特點是鼓擊拍子的規律性,如河水流動速度的相對固定,沒有像很多Post-Rock作品之節拍忽然地改變,以增強歌曲的跌宕之感,而是更靠著Trumpet等樂器的加疊方式,來令此曲顯得更加豐富,讓聽眾可以隨著音樂的「流動」,穿越在不同的風景/景象之中。
起首的《破曉》,亦是注重了旋律的部分,動聽地灑來了吸引人的光芒。它的輕盈之開頭,如清晨露水滴下,或像扭開奇幻的音樂盒;之後迎來了幽靈般的火光、引領聽眾進入詭譎幽閉的森林,或可能暗喻鋼鐵水泥城市的灰冷;跟著渾厚的銅管樂器之聲帶來了暖意、帶來了金色的微光;再之後整個氣氛一變,如變得清晰、不再朦朧,具「醒來」的意味,其音樂也好比破曉那樣,有向上爬升的感覺,振奮著人心。
惘聞曾在專訪中說過,他們「特別討厭後搖的那種一直悶在前面,然後爆發、爆發、再爆發的模式,可是世界各地(的後搖樂隊)都在這樣做,而且年輕人對這感覺還樂此不疲」。所以於此專輯裏,我們聽到了惘聞繼續地探索,如何避免自己作品再不斷陷進(不是說沒有),類似的Post-Rock傳統套路之中。像前面提過的《水之湄》,由一開始Trumpet的響起,就撩動了我的神經,能夠直接令聽眾一路在變化的編曲中,沉醉到結尾;而加入更多電子元素的《獨舞》,或閒庭信步般的《竹鶴》,也是並沒依賴於很多Post-Rock音樂的那種大開大闔的處理手法,前者迷幻且有股沉實的內聚力,而後者像投下柔和光線般的抒情,又可以暫時脫下都市人,所戴著的繁雜思緒之枷鎖。
惘聞於這張新專輯之中,依然著重音樂的醞釀、鋪墊,並以此能更突出高潮段落的震撼力之外,也令到他們不只是靠整隊樂隊一起地「爆」的方式,來達至那高潮的效果。加入了佛萊明語的《Lost in Train Station》,其接近後段的忽爾緩和、沉落,像表達出人在迷失現實中想要的一刻能平靜、鎮定的時間,亦使到隨後劃破長空般的電結他彈奏,更有衝擊性,如讓大家重新拾起了,能振作自己的武器。
這張《看不見的城市》之佈局,跟惘聞以前的唱片有所不同,我們可將《Lost in Train Station》到《竹鶴》,都視作為長篇的鋪墊,第七首獻給自己成長地方的《大連, 勿語》,才是全碟真真正正的高潮所在。歌名中的「勿語」,即不需要用語言,只通過音樂去表達他們對大連的印象、情感;歌曲可分為三個段落,第一段灰暗壓抑,如映照出人們營營役役或這失落城市的畫面;第二段Trumpet的重現,更喚起人感觸的情緒;第三段狂風暴雨式的編曲,又仿似週遭的崩解、坍陷,無法再去收拾。《大連, 勿語》的這種三段式的遞進安排,較為地常見,其帶給我們的震撼力,亦未必及得上他們的前作《海洋之心》,但因為有前面《獨舞》、《竹鶴》等的「蓄勢」、隱忍不發,令到雄壯的《大連, 勿語》,可以被更凸顯出來。
獨孤求敗的五劍境界,是利劍無意、軟劍無常、重劍無鋒、木劍無儔、無劍無招,而惘聞上張的《歲月鴻溝》,仿佛已處於獨孤求敗的第三劍之境界——大巧不工、修行得道,他們徑直揮動的「玄鐵重劍」,產生出很多樂隊之作品所難及的威力;可到今回的新專輯,卻不全是靠指天天崩、指地地裂之氣勢横行天下,而是更漸入化境、剛柔並濟;從宏大的劍指時代的音樂理念,重歸到生活之中,但通過這些對「平凡」景象、或熟悉的日常畫面之展現,又以「小」見大,讓人感受到在冰島那美如幻境之山水的比較中,現實的更顯渾濁,也讓人感受到惘聞對如同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筆下描繪的,那異化了的大連或其它後工業化城市之狀態,所流露出的一些感慨。
首選:水之湄
評分: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