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曼彻斯特的“丧”
看这个海报,你可能以为是一部爱情电影?
很可惜,这既不是一部浪漫的电影,也不是一部节奏紧凑的故事片。
整部片子充斥着一种失落和遗憾,以及生活的突如其来变故和无法释怀的痛苦……
用“丧”这个字来形容简直是再贴切不过。
电影的中文宣传片选择了这首《野蛮》
--选自杨乃文《离心力》专辑
而出演这部哀伤影片的男主角是卡西·阿弗莱克,也是凭借本片获得了第89届奥斯卡收获影帝宝座。
没错,他哥哥就是鼎鼎大名本·阿弗莱克 ↓
左:卡西·阿弗莱克、中: 本·阿弗莱克、右:马特·戴蒙
在此之前对卡西·阿弗莱克了解很少,甚至当我看到他的面瘫脸时都无法相信为什么这个宝贵的影帝会颁给他。
直到看完影片,我愿献上膝盖!
他的面瘫脸完美诠释了“丧”,对生活的沮丧,对家人的懊丧,对人生的迷失……
我要剧透了……
在 《海边的曼彻斯特》里,这个因为自己的“得瑟“的酒醉后失手引发了屋子失火的爸爸,在这意外中永远失去了三个可爱的孩子,而同时被妻子的怨恨以及内心的愧疚而完全吞噬掉了对生活的感知。
他与妻子离婚,也离开了原本自己生活的城市,去做一些体力劳动来尽可能以一种麻木的方式回避过往这些再也不想被提及的伤心事。
原本拥有亲密的家庭关系的男主瞬间掉入了人生的地狱,仿佛再也找不到出口……
他的这种逃避,在哥哥的离世后,被打住。
接到了哥哥突发疾病离世后,哥哥的遗嘱里希望男主可以成为自己儿子的监护人,面对这个突然而来的“任务”男主很抗拒,因为他需要再回到原来居住的城市,面对自己的过往……
男主离婚后的妻子,在得知男主哥哥离世的消息后主动联系了男主并宽慰说会来参加告别式。已经又成立家庭的前妻带着现任丈夫和刚刚又出生的孩子,前妻拥抱了他,且在告别式结束后,又偶遇了男主,她希望男主可以释怀,因为她意识到在失去孩子后她的怨恨不仅没有办法挽回那些失去的,更把男主丢入了人生的深渊。她希望她把怨恨收回可以让男主也得以解脱。
就是海报中的这一幕,也是本片让人最无法忘怀的一幕戏。短短几场戏的米歇尔威廉姆斯把这个丧失孩子又痛失丈夫的女人的心路历程在几分钟的过程里,表达到了极致。
然而……
我揣测米歇尔·威廉姆斯对于这段情节的演绎来自于自己的本人经历,因为她的孩子的父亲是已故的希斯·莱杰,没错就是那个小丑,那个断背山的男人……
希斯·莱杰于2004年和米歇尔·威廉姆斯相恋后订婚,隔年女儿出生,2007年结束了这段关系,就在四个月后,2008年初,希斯·莱杰被发现死于家中,死因是意外服药过量,他服用了六种不同的止痛药和镇静药。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的米歇尔悲痛不已,因为在希斯莱杰得知自己患病后情绪失常,(患病一事米歇尔并不知情)两人争执后决定分手,对于当时希斯莱杰的情绪更是雪上加霜。米歇尔之后表示至今仍然无法释怀此事,懊悔不已。
后来米歇尔就开始短发造型,她说因为希斯·莱杰喜欢她短发, 以此来纪念他,她懊悔在分手前没有注意到他的健康状况,而因为分手带来的情绪问题也可能是后面造成他药物过量的原因。
这种感觉很像《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男主的情绪状态,对于这个情绪的转移,米歇尔·威廉姆斯代入感很强,可能也助力了这次的表演。
总之,电影的演员交足了功课,气氛也烘托到了极致,影片也收获了很多大奖,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关于这部电影的音乐-
本片的配乐主要是管弦乐团的演奏,
有少许的爵士乐,主要是在男主出入的一些酒吧里会有这些音乐的垫场和烘托,这种芸芸众生皆醉我更醉的状态,是不断围绕“丧”的阐述……
海边的风景线,犹如一股海风飘过的超脱,人声的空灵,在一开始男主和哥哥还有侄子之间的亲密互动如出海一样,自由自在,轻松而亲密。
钢琴的跳动,节奏的局促,让突发的事件和变化一下子通过音乐把剧情转折突现出来
-尾声-
影片中对于兄弟情的刻画没有太过刻意,但是很充分,因为哥哥是男主生活的信心和鼓励,而他的去世也让男主陪着侄子一起面对这个人生的变化时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变化和如何继续。最后的最后,叔侄二人在路上走着,彼此决定了自己生活接下来要走的方向……
就像我们一开始说的,这既不是一部爱情片,也不是一部如何如何的故事片,它很简单,但是直击人心!
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即关注
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