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荣浩开始做自己了,我就觉得他还有希望。
2014年开始成为李荣浩的粉丝,被他的前两张专辑惊艳到,歌曲有特点不俗套,风格鲜明,歌词立意有格调,也不是什么恶俗的情歌。当时感觉像是遇到了天才一般,从没见过内地主流音乐人有这样能打的创作能力,全能的唱作人,最主要的是他的音乐有可能被主流市场认可。
我当时觉得他或许能成为拯救华语音乐的一剂良药,因为他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李白》《喜剧之王》,从曲到词都是标新立异的,他是为数不多的被金曲奖认可的内地音乐人,从起点就是值得期待的,但好景不长,直到他参加了《我是歌手》。
绝大多数人是在李荣浩参加《我是歌手》后开始认识他;对于不太了解他的人,可能觉得《我是歌手》成就了李荣浩,《模特》火了,李荣浩火了,微博粉丝一夜之间从三十几万涨到了几百万;但对于那一开始就为了他的音乐支持他的那三十万人,他去参加《我是歌手》后,一切都让人失望透顶。
2015年一月参加《我是歌手》,李荣浩获得了关注度,让大家知道了他是个优秀的创作人,同年4月为《何以笙箫默》创作主题曲《不将就》。很幸运,《不将就》也火了,自此之后他邀歌不断,节目不断,李荣浩成功走到了他事业的高峰,获得了成功,但是他的专辑再也不能听了。
他不火的时候,有人说他声音像陈奕迅,风格像方大同,长得又像谁像谁;而他终于火了,他也终于连自己都不像了。
2016年第三张专辑,《有理想》,评分6.7,我不知道他的理想是什么,只能说无功无过,毫无特色,没有一首歌能让人记住。2017年第四张专辑《嗯》,评分5.8,如果时光穿越到2014年,打死我也不相信李荣浩能写出《嗯》这首歌。《嗯》的文案标榜的“唱作大神”并不能与它的内容相符,让人深感厌恶,这两张专辑真的让人失望透顶,难听程度超过了下限。《嗯》之后我觉得李荣浩完了,他不是我知道的唱着《哎呀》的温暖的样子,不是唱着《李白》的潇洒的样子,也不是上《我是歌手》坚持不改原版编曲的样子。
高的知名度带来的不仅只有成功,还有人对自我的迷失。赵雷在参加《我是歌手》之后发了一首歌《静下来》,但不是说要沉淀自我就可以做到的,听众是有耳朵的,一首歌能不能打动人心听一分钟后立马见分晓。
中国音乐的希望是什么?不是仿照韩国出什么男团女团弄出一大堆电子舞曲,中国人对舞曲的接受度这么多年始终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就是不接受!也不是跟风去做欧美主流的音乐风格,什么流行做什么,电子音乐是潮流,内地音乐人跟风做了好多,包括周笔畅,李宇春,但不也没获得主流市场的认可。我希望我们的音乐人可以带领国民的流行审美,不要只顾自我做一些个性音乐,谁也听不懂的高大上,创作可以打动人心的音乐,符合大众的耳朵又不屈服于听众的恶俗的低级趣味,这样的音乐是我们需要的。
李荣浩第五张专辑《耳朵》,终于让我看到了李荣浩本来的样子,看短评里有人说到:“ 一张自保认怂的专辑,所谓“重返一二专”,是一种低姿态的认命 。” 我觉得这张专辑就是这样的,当李荣浩放弃所谓的“突破自我”,放弃他《嗯》的四不像的实验专辑,成为他本来的样子,我就觉得他还有希望。我希望他可以通过这张专辑重新找回自我,重新找回自己想做的音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虽然这张专辑精品不多,不能和他的前两张专辑相比,但至少比全专都不知道他在唱什么的《嗯》强了太多太多。
推荐《我知道是你》《乐团》,特别是《我知道是你》编曲层层递进,有层次有内容又高级,歌词也是自我解读为主题,容易和听众产生共鸣。
成功的音乐人树立好自我风格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有自我特色顺延发展,才能在音乐市场的长河中屹立不倒,成为常青树。李荣浩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李荣浩还是内地的不可多得的创作人,希望他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为中国流行音乐做出他本能做出的贡献,而不是天天上节目,为大火的电视剧写一写狗屁不通的情歌。
带着希望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