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妹+波切利《If Only》:神仙不打架,声音很和谐

大众意义上说,能被享誉世界的安德烈·波切利邀请献声合唱,已经是一种音乐界极大的荣耀了。因为这位享誉世界的男高音歌唱家,几乎代表了世界范围内天籁美声的最高级别。而他合作的对象也往往是席琳·迪翁,莎拉·布莱曼这种同样“被上帝亲吻过的嗓子”。
所以当这位盲人歌唱家,仅通过网络结识张惠妹的声线,便笃定邀其合唱一曲《If Only》,就更显好声音间的相惜,和张惠妹声音条件的过人之处,足以打动世界顶级的耳朵。

这也解释的通,为什么在这首共中、英、意三语版本的《If Only》中,张惠妹并没有配合波切利使用美声唱法,或者展示偏歌剧的技巧。尽管她也出演过《图兰朵》这样的歌剧,展示过有别于流行音乐的发声能力。但在《If Only》中,张惠妹只是如往常般,用声音最本真的一面去演绎这首咏叹调作品。
张惠妹这种听上去几乎不露技巧痕迹的声音,在《偷故事的人》中为人们所熟悉。所以当《If Only》她的声线跟随波切利渐进,听众首先会得到一种听觉上的安全感和自然感:张惠妹是以一种“真我”的声音自信,而非扮演某种声音形象,或者用西方熟悉的声音技巧,讨好西方受众挑剔的耳朵。
这种真切的效果显而易见,波切利的声音是淳厚密实的,张惠妹的声线则沙然如空气流动,两者似琴瑟和鸣般,有着近乎相反的差别,却又和谐于婉转的旋律中。通俗的说,像是巧克力搭配奶油,一味醇香一味松软。到了副歌“My Love if only”的“Only”处,张惠妹达至F6的假声,几乎唱出了她所有作品中的最高音阶,与波切利的实音相佐,更有天使降临般的圣洁质感。
在波切利举办的“Celebrity Fight Night”音乐晚宴中,张惠妹与波切利现场演绎这首歌。作为东方声音的代表,张惠妹在歌剧发源地、意大利的殿堂与波切利合唱,也让西方听众了解大洋彼岸亦有真实纯美的声音,虽有别于西方的发声技巧,却同样具有圣洁和纯美的真实力量。

Tips:
1.《If Only /但愿》由卢西奥·库兰特图(Lucio Quarantotto)填词,弗朗西斯科·萨托利(Francesco Sartori)作曲,二人是写出《Time to Say Goodbye/告别时刻》的“黄金搭档”。但库兰特图于2012年逝世,《If Only /但愿》成为二人搭档合作的“绝唱”,具有时代意义。
2.在发出合唱邀请前,波切利团队并不知道张惠妹在华人音乐界的影响,仅凭声音确定合作。
3.得知这首歌要用意大利、中文、英文三种语言演唱,张惠妹找来意大利老师学习意语发音和咬字长达一个月。
4.这首歌是张惠妹和波切利在两地录音,是一首默契的隔空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