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相生,老而弥坚
前天是Joseph Szigeti的生日,这几日正好在听他的巴赫无伴奏。喜欢Szigeti是从他的贝多芬开始,这套巴赫名盘入手较晚,但也这样也好。起初迷他,兼迷历史录音,待到听这套无伴奏时,自己也学会更为客观、辩证地欣赏了。Szigeti一直被视为追求音乐的深度,风格朴素而极富思想性的演奏家的典型。他确实有了不起的技巧,但这主要是在音乐表现的层面体现其光辉的技巧,如发音、运弓等等。因此在20世纪,Szigeti的人气远远不及Heifeitz等人,也不难理解了。当然,这位大师的技巧状态也衰退得较早。40年代已露端倪,到他灌录全套巴赫无伴奏时,种种老态的痕迹已无法掩藏。然而,能在这一切局限之中,依旧打开一个纵横开阔的境界,甚至比先前更加不管不顾,这反倒更加渲染了Szigeti的宗师气度。
有人将这套无伴奏比诸魏碑,或许不无道理。就“奇正相生”来说,它确实让我想到《张猛龙碑》,演奏中对于音响、句法、整体结构的表现皆如此。Szigeti独树一帜的深厚音色,经由他意味深长的运弓来呈现,音乐表现中的那种“一笔一划”的力道,有时近乎骇人,整体上竟又是那么洒脱,完全不受现实局限或演绎传统的羁绊。无论是看似笔意狂放,实则条分缕析的《g小调奏鸣曲》中的赋格乐章;还是有时几乎用力过猛,可同时也能将演奏的韵味发掘至绵延不绝的《C大调奏鸣曲》中的赋格;或者技巧方面貌似支离,却终归能够潜气内转的《恰空》,都让我感到无论局限怎样明显,这才是能让你听足一辈子的演奏。诚然,大师此时在发音中所流露的“干”,有不少已是岁月痕迹,同他早年的那种馥郁不尽相同。但观察Szigeti在此对于乐句的表达,无论整体自然的呼吸,还是分句与一些特别的Ruabto的表现,这真正奔放不羁的运弓技巧,恐怕是很多正当年的演奏家所未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