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手的倔强与温柔
前记:大概六年前,刚出碟的时候写的乐评,编辑以《吉他手的倔强与温柔》为题,发在南都娱乐周刊上。
前记:大概六年前,这张碟刚出的时候写的乐评,编辑以《吉他手的倔强与温柔》为题,发在南都娱乐周刊上。
忽尔,六年就过去了。距离 2006年 11月,第一次在中大梁球琚堂看她的现场,也有十二年了。
那时的她,还和二汶一起,跟在一峰后面做嘉宾,一起唱《The Best is yet to come》……
乐评原文
卢凯彤《你安安静静地躲起来》
其实《你安安静静地躲起来》这个专辑名是个很骗人的名字,因为卢凯彤的这一个人第二张大碟并不安静,甚至不甘于安静,而是较前更为进取、喧哗、恢弘,就如她为之而组建的the Ripples Band那样,充满野性与野心的投身band sound,头也不回地化身又一Rock妹。
然而,这位从9岁始即研习古典吉他的小女生即便是玩起band来也还是带有她自己的少女心性,一则她没有像何韵诗、或张悬这些同样是从主流pop往Indie Band转型的女歌手那样不仅在音乐上强调实验性,题材上更是对公民政治及性政治等社会议题毫不讳言;二来,作为香港第一女吉他手的她更多还是喜欢在音乐上体现自己那把acoustic guitar,从个人处女碟《掀起》到这张,都可以在大部分曲目里听到她对吉他音色的细腻呈现。
也正由于这个原因,Ellen自己在这张碟里所玩的Rock,大抵还是在原先的民谣摇滚基础上,抹一点另类摇滚、迷幻、艺术摇滚和流行小电子以及她在之前就曾涉猎一二的BossaNova等些微爵士奶油以作调味之用。而这个被她自己称作acoustic rock的乐队风格,虽然不算得上有多大革命性的颠覆举动,但对希望获得更多国语主流听众认同的Ellen,此举可以既保证自己音乐个性同时,亦能向主流乐迷展现她文艺小女生一面。何况,相比起之前全部由人山人海包办幕后制作的上张专辑,此次加上以前在at17时期《变变变》专辑就有合作过的原大头佛鼓手黄伟勋,以及触执毛乐队的两位乐手Mike Orange和Waiting Soul等香港独立乐团菁英协力,听觉上也比梁基爵和蔡德才的单纯录音室制作要多了不少真BAND LIVE功架。
一个简单的对比就是,《掀起》开头的《不脱知女生》和《雀斑》是由浅入深,自缓而急,直到《荒芜中起舞》才开始亮出身藏利刃;而在《你安安静静地躲起来》起首第一式的《谁》,就已由清脆的电吉他、爽朗的鼓点先声夺人,再结合下首《你根本不是我的谁》里的英伦音墙和失真电子,乃至歌者自己有意无意间似在师法Adele的唱腔,予人的感觉犹如一下子被拉出香港乐坛乃至华语流行乐坛藩篱之外。及至由“娃娃”魏如萱作词的《了不起》,更是玩Band玩到最High点,这种热烈而嬉闹的风格固有“娃娃”的黑暗小女巫魔法因素,但更多还是来自触执毛,就像他们自己那首《Welcome To The Graveyard》般奔放。如把这部分的她视作the Ripples Band整体作品,那么身为女主唱的她没有为了迁就自己的原声吉他而做绥靖,反而更能在夹Band中磨砺出自己声音的多种可能性。这一点应该也是身兼制作人的卢凯彤对自己的一种清醒认识。
在她身上,同时兼具倔强和温柔的两面,在这张专辑里,也一样。
因此,你既可以在她自己写的词里看到对建制的控诉(《你根本不是我的谁》),或对性政治等社会议题的主见(《只要美丽》《谁》);但也同样可看到对贪新忘旧者,对异地恋这些爱情话题里的小情绪(《子弹》《小雾》,对逝去亲人的遣悲怀(《如果还有时间》)。而她的吉他就成为了穿起那些温柔情感的一根线,从《只要美丽》有点仿似朱韵诗《How I Wish》的海风柔拂,到《See you later, Alligator》吉他solo里阳明山的清晨薄雾,这些女性特有的情感碎片令到歌者形象更为鲜活,但也令专辑稍显零碎,尤其是在《玫瑰木》后的那几首慢歌,虽就个别而言依然是清秀别致的弦乐小品,却未免与此前的band sound有些脱节。
世界忽然间,真的安静下来,只是大幕落下,呢喃如晚节不保的达叔,有否落寞?
对于制作人卢凯彤,固需理性的冷静,但冷静并不代表情感的冷却,温婉细腻也不仅仅止于沉郁静谧——就如她从十年前,第一次背着吉他入行开始,就已不再是那个安安静静的体制内中学生了。Rock得起,也Rap得起,这一位不屈从于传统男权主导的Cutie Idol审美观,不安守流行音乐工业陈规的女吉他手,如今的卢凯彤,如今的你,更不必安安静静地躲起来,因你有自己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