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词曲评——对错皆无恙 王源《The Wrong Things》
歌至深情之处,不一定非要歇斯底里高吼发音,适当时候,喃喃自语的温柔絮语,恰似酷暑热极时从清湖吹来了一阵风,把从头发丝到脚底窝的皮肉筋骨都吹得软丝丝的。有深度的音乐即如此,全凭心悟,留白处的静谧,无声胜有声。
第十首单曲第二首英文歌,此般定义下的《The Wrong Things》,一登场就赢得了八方掌声和鲜花。
初听《The Wrong Things》时,是心动的感觉。新歌保留了乐曲最原始的旋律和王源最真实的声音,混入似有似无的细碎杂音,全曲不靠修音,全凭王源的一副好嗓子去咬文嚼字、或勾词连句,舌尖卷入慵懒,上颚抵住性感,句末的收尾音节,听来都让人全身酥麻。而我,只需安上一双耳朵捧着一颗心闭眼去听,便深陷在王源的音乐之海。后三分之二段的拉高尾音和转音,入耳的第三秒,血液如热汤般沸腾。
歌至深情之处,不一定非要歇斯底里高吼发音,适当时候,喃喃自语的温柔絮语,恰似酷暑热极时从清湖吹来了一阵风,把从头发丝到脚底窝的皮肉筋骨都吹得软丝丝的。有深度的音乐即如此,全凭心悟,留白处的静谧,无声胜有声。
犹记第一首英文歌曲《Sleep》,灰暗式呐喊的词曲旋律,把人拉入中世纪的欧洲城堡。或是Roy伯爵为心念之人悱思,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或是Roy孤独卧躺,思考人生不能解,探索灵魂。一二之间,灵魂取胜。《The Wrong Things》亦如此,每个音节的跳动都是在亲吻不安的灵魂。
先言词曲基调。当故事从《Sleep》转到《The Wrong Things》时,虽都为偏向舒缓的曲风,但后者于情感上略胜一筹之处在于——So when you ask me how I am I say fine. 无论言语真假,之与“我”的“你”,「无恙」即答案。这首英文歌,与其说是“我”与“你”的交流,不如说是王源与Roy的内心剖白。“你”是平行时空的另一个“我”,“我”的孤独与低迷、苦楚与伤痛、困惑与迷茫,都不忍心告诉那个快乐天真内心强大的“你“。「Sometimes the truth is a lie,but not for you」所有的安然无恙,都是善意的谎言。
再谈语言赋能。王源从两次联合国的全英文演讲,到前后两首全英文歌的演绎,音准更显完整优美。主歌未给前奏哪怕一秒钟的时间,歌词单刀直入,「No it wasn't meant to be」的say no,温暖依附慵懒,慵懒中透露理性的坚持和感性的倔强。若说《Sleep》稍显平缓及重叠略多的词曲是王源在英文歌领域的浅尝,那《The Wrong Things》抑扬顿挫的高中低音和真假音的转换就不会是辄止。从发音的准确度和单词的层次感为着陆点,足以听出王源在语言上的创造,远不及此,未来可期。
三论情感表达。从《Sleep》的跃跃欲试,到这首由洛杉矶知名音乐制作人Justin Gray的精心制作、Roy Wang深情演唱的《The Wrong Things》,王源细细咀嚼着每一个词。第2′18″集中在「fine」处持续14″的拉长尾音,王源将十七岁少年的忧郁且细腻的心事用声音的远近深浅剖解得痛痒入骨。王源此处的唱法,听似断断续续略有瑕疵,实则是将内心无法言明的痛苦分解与人听,一起一顿,哭腔阵阵,摄人心魂。你听他喉结与缠绵滚动,感受他的鼻息把纠结包裹,一双唇舌,沙哑而歌,搅得人心颤颤,陷入那意难平的挣扎中,欲语泪先流。
曲毕,再听王源从「lie」到「fine」的起承转合,心血激涌。一如冬夜里,你送我千堆雪,我赠你长安月,皑皑白雪月皎皎,月下影成双,你一把雪打在我的胸膛。
无恙,十八岁了,该尝一口沾血的疯狂。
文编/蓼蓝 校对/凤兮 美编/橙子 更多→ 王源周刊1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