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pass心理测量者》——支配正义的声音

也是旧稿,到这边存个档
支配正义的声音
《psycho-pass心理测量者》到现在已经出了2张原声CD,一张是单独发售的OST1,另一张则是随蓝光、DVD的第五卷附赠的OST2(小声吐槽这不是非逼着人去买DVD才能把OST收全吗……),两张碟都是15曲,但目测这30曲仍然不是PP音乐的全貌,还有动画里出现过却没被收录的曲子。不知道之后还会不会出OST3呢……不过就目前这两张OST的收录来看内容也已经足够丰富,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鉴赏环节吧!
OST1
开篇是长达6分39秒的对PP的整体印象曲《PSYCHO-PASS》,跟作品同名的此曲不仅奠定了整部作品的音乐基调,也是OST1的风格基础。高BPM的节奏,合成器的背景乐仿佛不停追逐的脚步始终缠绕,电子味道浓郁,很好地营造出“科幻感”。贝司的力度和钢琴的柔转交替,仿佛在讲述着主干之外的内容。6分多钟的长度,却几乎没有完全重复的片段,好像是将PP整个13话的故事的印象都浓缩了进来。到最后的干脆收尾,有点像戛然而止一般,也类似PP那仿佛随时可以继续的结尾。
第二轨《その銃口は、正義を支配する》,一样是使用合成器做背景音,但低沉阴暗的音符和前曲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带着压迫和沉重的气息,却又不紧不慢、按部就班地前进着。这就是所谓“正义”吗?枪口下的正义,或许就是这么沉重呢。
第三轨的《犯罪系数》,是PP特有的“犯罪系数”设定的印象曲。依旧用合成器与电子乐强调出科幻感,但大鼓等打击乐做配器,多少有点恐吓的味道。最后收于钢琴的轻音,像是槙岛的一声嗤笑。跟着接上第四轨《人の心》的钢琴音,接合非常顺滑。到目前为止最平和温柔的一轨,配合标题,是不是相信人性本善、人的心始终还是柔软温和的东西呢?
第五轨是公安刑事科一班的主题曲《公安局刑事課一係》。轻松俏皮的blues节奏,吉他扫弦扫得人心痒痒,忍不住挂上笑意。在没按键的时候,喜欢开玩笑的秀星、逗哏捧哏都行的征陆大叔、意外会开玩笑的狡啮、以及看起来被欺负比较多但被大家爱着的宜野座,一班的大家都是好人,平时在一起的氛围也一定是轻松愉悦的吧。
第六轨是西比拉系统的主题曲《シビュラシステム》,合成器的部分是现代感的强调,和音有人声的rap,大抵是强调西比拉系统与“人”的关系。编曲上这一曲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提琴部分的旋律平和却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虽无颂歌般的旋律,不过还是有“神”的意思在吧。
第七轨和第八轨都是属于执行官的,《猟犬の嗅覚》,猎犬的嗅觉。休止符的运用让人似乎能看见猎犬走走停停、不停嗅探寻找线索的画面。《刑事の勘》,刑警的直觉,如果说上一轨是以在现场寻找线索为印象而创作的,那么加入了各种人声效果音、用比较常见的架子鼓和吉他做配器的这一轨则是在跟各种人打交道之中的刑警了的印象了。
《観察眼》是让人听着非常不安的一轨。低音的合成器音、中音的电子乐、时不时出现的高音钢琴音,仿佛是恐怖片一般的感觉,不舒服,被人监视着一般。接下来的《強迫観念》也同样是让人觉得不舒服的一轨。虽然没有用什么重音和大音量的配器,但仍然传递出“被强迫”的感觉。第十一轨的《秩序》,一开始高音钢琴音仿佛是在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建立起秩序,然后第二层次是合成器的部分加入,秩序建立之后的感觉一般。第三层次则是添加更多的旋律,是秩序建立之后的运行一般。这接连的三轨都跟PP的世界观设定相合,是故事中的社会设定的曲目。
十二轨《ボーダーライン》,底线。让人感觉略严肃的一轨。提琴音量的渐渐加大、弦乐器时不时的加入,到最后的一声干脆收尾,就像是压力逼近底线到最终崩盘的过程。
十三轨《ドミネーター》,dominata,就是剧中那把高科技的枪。简单概括这曲就是酷帅狂霸拽。节奏跳跃,电子合成器的多重运用,基本上就是在强调“很时髦!很科幻哟!”。
十四轨《法と秩序》几乎就是战争的节奏。急迫、紧张,剑拔弩张的两方下一秒就要开打。是刑事科代表的“法”是正确的,还是西比拉系统所维持的“秩序”是正确的?曲子之中并没有给出答案。
最后的《命の在り方》应是给剧中消失的所有生命的一曲镇魂曲。前奏之后钢琴的独奏是那么的带着怀念的寂寞,提琴音加入的时候仿佛是回顾,回顾那些不会再来的过往。可那些不舍得告别的眷恋有怎能忘却?只是已经没有办法了。钢琴独奏再次响起,之后的配器音也只做附和,最后以一个音符收尾,一切再次归于虚无。
OST2
OST2一上来就是《潜在犯》,略显紧张刺激。PP中潜在犯也就是所谓的犯罪预备军,所以音乐也给人一种“要提高警惕”的感觉,但在中途加入的小提琴柔和悠扬,又仿佛是在告诉大家“事实并非如此”,可接下来又被合成器的音乐盖过……要怎么理解呢?还是要靠大家的判断吧。
第二轨《矛盾に満ちた世界》可以说是个人最喜欢的一轨。宁静平缓的钢琴音温柔美丽,好像和标题“充满矛盾的世界”充满了矛盾,带点惋惜一般,充满了遗憾的琴音,或许就是在叹惋世界充满矛盾,而人们又无能为力。这一曲和第四轨的《光》有一点呼应的感觉。同样的温柔美丽,多一重小提琴伴奏的《光》,比之《矛盾に満ちた世界》多了许多的希望。
第三轨《命の重み》和第五轨的《信念》,都是略沉重但依旧有力量的曲目。尤其《信念》的人声和声部分,虽然没有什么主旋律可言,但是却能让人感受到分量——那样的东西,就是所谓“信念”吧。
第六轨《廃棄区画》是PP中狡啮他们去检查城市废弃区域时候的BGM。紧张与危险感呼之欲出,在这个无人管辖的地方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而接下来的《偶像》给人更多的感觉是虚无。而细碎的合成器的声音更容易使得人们怀疑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偶像”的真实性没有得到体现,更多的是质疑。《犯罪游戏》多少有那么点异域风味,皆因多种弦乐器的运用。可是在异域风情之外,合成器的部分又把人拉回到那个世界的“现实”。是犯罪?是游戏?总而言之,你也分辨不清却都是“非现实”。这连续的三轨都是贴近PP世界的社会生活的,结构设计上跟OST很像。
第九轨的《サイコハザード》曲名由来是片中设定的疾病名称,受到精神不健全的人或者周围环境的影响,自己的psycho-pass值变化的现象。关键点在“环境”和“人”,所以本曲以念叨不停的女声做背景音,又以合成器做出多层次的环境音,在剧中是第一话女人质受影响时候的BGM。接下来的第十轨《精神构造》和前一轨有接续性。极其短暂的这一轨除了合成器以外使用了经过处理的声音素材,表现出的是构造不明、被什么掩盖一般的意味。
十一轨《聖者の晩餐》是有意思的一轨。信息量颇大。这曲名同时是动画中十一话的标题,全身除了大脑以外全部机械化的泉宫寺丰久自以为是更为上等的生命,以猎杀他人为乐趣。11话就是和他对决的一话,所以这一曲的紧迫感和危险感都十分强烈。
而十二轨《神の意識》从标题上看好像跟前一轨有关联性,实际上除了危险感好像延续了下来以外,内容上并不相同。PP的世界中并没有神。那么自以为是神的是谁呢?放缓的大提琴音和人声的和声似乎是在营造“神”的氛围,后半女声的加入似乎有唱诗班的意味,但这些混杂在一起,却依旧不能让人觉得“神圣”。
十三轨《乐园》是剧中樱霜学院时候出现过的BGM。贵族女子高校,听起来仿佛是乐园一般的地方,钢琴曲也活泼跳跃着,基调明快。只是这个地方是不是真的是乐园呢?看过动画你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十四轨是反派大BOSS槙岛圣护的个人曲,就像他这个人一样,编曲层次十分复杂,配器也较多,甚至有加入一部分噪音形成效果。但总体的印象却也有深沉大气之感。槙岛是高智商罪犯,觉得世界太无聊了所以向西比拉系统发出挑衅的他,倒是所有人之中最尽情享受生命的一个。
最后的收尾是和OST1第一轨对应的《PSYCHO-PASS Symphony》,同样是长达6分39秒的交响混编版。感觉则和《PSYCHO-PASS》完全不一样。如果说OST1的这首印象曲是科幻感和紧迫感比较多,那么交响版则完全没有这两种味道,更大气磅礴,更有抒情叙事感。这倒是学院派的菅野本人最擅长的编曲方式之一,对fans来说则有点意外惊喜。